马未都是如何“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的?
原创

马未都是如何“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马未都是如何“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的?

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马未都在如今收藏领域可谓是出类拔萃骨灰级玩家之流。要问他是如何“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的。我认为。一个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在那众生皆为温饱疲于奔命的年代。首先是天时地利之和促成了马未都在收藏领域中的先人一步。后又正如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里有个马未都在某拍卖行里“捡地摊”的故事。或许以小见大。能够说明马未都是如何“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的。

收藏中的所谓“捡地摊”是泛指以地摊货的价位检到价值不菲的宝贝。马未都为了收藏去过很多偏远的地方。在他“捡地摊”的经历中。不仅有出入各古玩市场的慧眼识珠。也有在大小拍卖行里“捡地摊”的奇遇。

马未都曾经讲述过。自己去拍卖行买东西是十分的不方面。因为很多人看到马未都要买。就会引来很多的竞争。把原本不太高的价钱竞争的非常高!所以马未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拍卖行上举牌拍卖。可当拍卖行里出现“捡地摊”的机会时。马未都会用另一种方法。很巧妙地去“捡地摊”。

有一次。马未都正好路过一家拍卖行。可能就是职业病吧。见到拍卖行就想进去看一圈。一进去后。马未都就在展厅柜子的最底层看见一个瓶子。凭借多年的收藏经验。马未都判断这个拍卖行并没有重视这个瓶子。因为一般拍卖行认为比较昂贵的。比较好的藏品会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好吸引更多的人来购买藏品。

马未都就让工作人员把瓶子拿出来。上手后迅速看了一眼。立刻就放回去了。就看了一眼。马未都就决定把这个瓶子买下来了。

为了达到“捡地摊”的目的。马未都打电话让他的老婆去举牌。由于这个拍卖行和送拍人对这件梅瓶的误判。并没有对这件宝贝重视。只是简单的标了一个青花梅瓶。到了拍卖的时候是零起价。他老婆就坐在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当价格举到了2.5万的时候就落锤了。马未都就嘱咐老婆赶紧去交钱把这件东西买回来。以免中间出现什么差错。最后加上百分之12的佣金。不到2.8万元买回这个梅瓶。

其实这件梅瓶是永乐时期的。是一个“扫地皮” 的人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举行的拍卖会上5000块钱买回来的。因为瓶子上有一个小缺口所以当地人没人要。带回国后。“扫地皮” 的人找人修补了一下。最后在该拍卖行2.5万元卖出。

所谓扫地皮。就是专门有一类人。不是很懂收藏。但是有点小钱。又想在古董行业小赚一笔。于是就到各个地方边玩边买。碰着便宜的就买回国。然后交给拍卖行。如果是假的。因为花的钱不多。所以也不会亏太多。如果是真的呢。那就赚到了。

“扫地皮” 的人认为自己小赚了一笔。但是他们不知道永乐的青花梅瓶的存世量特别的少。能碰见实数难得。根据马未都的鉴定。这梅瓶如果是在国际大拍卖行亮相。估价会在百万甚至会有更高的价格。

通过这个故事。你能领悟到马未都是如何“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的吗?

我的回答是:由于爱。所以执着。一个人若痴迷上某行某业。且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必练就业精眼亮的本领。马未都之所以能“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其成功之道一是入门早。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三。那就是练就了业精眼亮的本领。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马末都先生是中国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他从70年代“捡地摊”开始成如今的千亿富翁。其主要成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把握绝佳收藏机遇。我国70年代是古董最不值钱时期。且真品很多。但收藏人群不多。缺乏古董的经济投资意识。那时候。一些菜农由于不知道一些古董的价值。来北京卖菜。顺便会捎上自家最值钱的老物件。其目的就是仅换一个冰箱、一台彩电或者一点现金而已。马未都先生当时对古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这些古玩摊上去淘古董。以1600元收藏的第一件钧瓷挂屏开始。淘到了好多真古董。有时候。马未都先生作为古董商人。以藏品低价购入再高价卖出的方法。的确完成了一笔笔不菲的原始资本积累。所以这个绝佳收藏时机的把握。为马末都先生后来创办的观复博物馆奠定了拥有大量藏品的基础。

其次。练就收藏“火眼金睛”。在收藏的过程中。马末都先生勤于学习收藏的鉴定经验。一是向书本学习收藏鉴定经验。他在知青时期。就开始勤奋读书。是知青中的“大文豪”。1975年他回北京当车床铣工时。经常跑图书馆。熟读了《中国陶瓷史》等收藏类书籍。为以后的收藏鉴定奠定了知识基础;二是经常与一些古玩商打成一片。多观察、常上手实物。向他们学习实际鉴定经验;三是善于实物细节观察。他经常打着手电详细观摩国家级博物馆里里精品文物细节。作为自己今后实物鉴定标准器。通过上述学习。他终于练就了收藏的“火眼金睛”。为后来观复博物馆创办奠定了收藏精品的基础。

第三。具备良好收藏心态。马未都先生一直强调“收藏第一件事要戒贪。第二是谨慎。”指出“搞文物收藏不能太贪。收藏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喜欢的门类的书读一遍。只带着钱去收藏。必死无疑。” 他在收藏时。很克制。亦非常小心。所以这些年来。同行栽在里头。家财散尽的不在少数。他却稳稳地都度过了。在圈里也有了名头。人称“马爷”。此外。他提出了“第一重是物质上的追求温饱的趋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一种社会动力;第二重是趋名。希望心情愉悦。表现为精神上有所寄托;第三重是趋静。灵魂上的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的“三趋”收藏境界。在收藏中他常以文人心态去玩“物”品“古”。探索历史之谜。欣赏艺术之美。在玩赏古董中不断陶怡心情。升华心境。怡然自得。其乐无穷。同时随着岁月流逝。藏品的价值亦不断上升。自己在圈内又名声鹊起。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功成名就”。不仅使自己成为物质上“千亿富翁”。而且又成为精神上的“千亿富翁”。

从“捡地摊”到如今的“千亿富翁”。马末都先生成就了自己富于传奇的收藏人生。令人敬佩之至。那么从马末都先生传奇的收藏人生中。我们在又学到了什么呢?

其他观点:

马未都赢在提前量上。也就说比别人下手早。早年个兴趣。玩着玩着成了社会潮流。这样便放大了马未都的传奇。出书作节目数量极地再扩张。马末都真成了传奇。平心而论我的收藏不是传奇而是神奇。一我没去过鬼市。没走街窜乡。都是它们跑到怀里的。二拿的时侯什么都不懂。只是顺势而为或误打误撞。二十年才发现太吓人了。三我是第一个收藏研究东陵宝贝的人。四有七八件可改写历史。达一级或二级文物标准。五慈禧翡翠壶是清代近千件遗存中唯一玻璃种滿制品。是翡翠史上第一座高峰。与世界级古董珠宝比绝不逊色。且别俱一格。六慈禧红宝壶由和田红玉和尖晶石组合而成。和田红玉自汉代有祀录以来唯一实物。比五大珠宝更希有。尖晶石七十多克拉。两个约一百五十克拉。可与英女王冠。沙俄王冠上的宝石比美。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45:12

    收藏,拍卖行,地摊,古董,富翁,的人,都是,藏品,地皮,鉴定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45:12

    没想到大家都对马未都是如何“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45:12

    马未都是如何“捡地摊”捡成如今的千亿富翁的?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马未都在如今收藏领域可谓是出类拔萃骨灰级玩家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