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毁掉一代明君?为何康熙最宠爱的太子胤礽最后不成器?
原创

溺爱毁掉一代明君?为何康熙最宠爱的太子胤礽最后不成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胤礽是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的皇太子。

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胤礽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他数次监国理政。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实质上是有功劳的。

然而。历朝历代皇太子都是万难顺利登基的。作为康熙的皇太子。胤礽更是幸运中有大不幸。万难中有万难。

溺爱毁掉一代明君。这说法有些过了。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康熙因为对胤礽过分骄纵、溺爱。从而毁了一个君王好苗子。这应该是历史事实。

康熙儿子很多。他对儿子们的学习培养。非常重视。皇子们读书启蒙。康熙要亲自教。亲自为皇子们选定师傅。尤其对自己亲手带大的皇太子胤礽。更是如此。

对于皇子学业要求甚严。康熙在历史上出了名的。他曾说过——

“朕宫中从不读书之子。今诸皇子虽非大有学问之人所教。然已俱能读书。朕非好名之主。故向来太子及诸皇子读书之处。未尝有意使人知之。所以外廷容有未晓然者。”

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皇后。生下胤礽后产后大出血去世。康熙十四年(1657年)。二十岁的康熙因为对皇后有深厚的感情。又考虑大清王朝的长治久安。便按照明朝立嫡立长的传统。将刚满一岁的胤礽立为皇太子。并亲自教他读书。

咱们不妨来看看胤礽自小接受的帝王教育。

胤礽六岁时。康熙在畅春园的西面。为他修了一座小园林居住。又特请大学士给他当师傅。待胤礽渐渐长大。康熙又特地命人修缮了紫禁城东面斋宫与奉先殿之间的奉慈殿。改为毓庆宫。作为太子东宫。

胤礽在畅春园读书的地方——无逸斋。就在康熙所住的澹宁居旁边。可以说为培养胤礽。康熙是煞费苦心。时刻带在身边。悉心调教。用心监督。

康熙规定。太子讲学。要求“卯入申出”。一天要学习十多个小时。胤礽每天寅时起床。先要到康熙寝宫请安。汇报头一天所学功课。康熙听完。再给他讲当天功课。

清晨未亮。烛光闪耀。皇帝便开始教授太子功课。其勤其严。是史上少见的。

康熙给太子讲完课。胤礽带着新的压力去尚书房继续读书。康熙则换朝服。上早朝。

康熙下朝向太皇太后请安后。往往又会去畅春园无逸斋。检查太子当天的学习情况。

午膳后。胤礽没有休息。接着读书。

下午是“体育课”。由侍卫在庭院中树立箭靶。胤礽射完箭。回屋入座。开始疏讲(师傅翻书出题。学生依题疏讲。再由师傅做点评补充。)

傍晚。康熙往往还要再检查胤礽学习。用完晚膳。胤礽还得在太监掌灯下继续学习。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可熄灯。有时候康熙还会在深夜将胤礽叫过去。再亲自教导一番。

也许是自觉太子是好苗子。自己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于太子胤礽。康熙严格的背面却是极度的溺爱。而且极其护短。

而太子胤礽。在学习的重压和父皇“无原则”的溺爱下。逐渐开始走形。学业上看上去出类拔萃。但性情却越来越暴戾跋扈、奢侈骄横。

有一幕很能反映这一对父子在某些时候绝非明君善主。

胤礽每天读书。丝毫不体谅年迈体衰的师傅们。侍奉太子读书的一切礼仪统统不能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还不包括跪的时间。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胤礽十四岁。这天。师傅耿介因为天气炎热。又站立太久。突然晕倒在地。其他师傅见此情景。都心怀不满。几乎都在期望康熙能给一个说法。没有想到的是。康熙来到尚书房。听了汇报。不但不责备太子。反而怪到了师傅的头上。公开为太子护短。瞧他说的话——

“尔等侍立。朕焉得知?应坐应立。宜自言之。皇太子欲赐座。未奉朕谕。岂敢自主?”

在胤礽面前。无尊师之德的事情。康熙干过多起。有的甚至令人发指。胤礽有样学样。时常打骂授业师傅。甚至做过将授业师傅推进河里的恶劣事。

对此。康熙从来没有检讨过自己。也未处罚过胤礽。总之。在康熙眼中。皇太子始终是好的。即便有不好。都是他人的原因。

故此有人评价。皇太子万千教育。独缺“德”。

这样缺“德”的皇太子长大。会自私骄横。飞扬跋扈到何种程度。自然不难想象。

但康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是只治标。不治本。说白了还是护短。

胤礽的舅父索额图。怂恿暗助太子潜谋造反大事。康熙知道后。果断将索额图处死。胤礽为给索额图复仇。想要集结索额图余党卷土重来。康熙仍是只铲除太子羽翼。不动太子根本。

在康熙看来。不是太子坏了。而是周围人将他带坏了。

作恶不受惩罚。只能让胤礽变得更加面目可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巡幸塞外。带了太子胤礽、大阿哥等人随行。八岁的十八阿哥中途生重病。胤礽的幸灾乐祸。毫无兄弟之谊终于激怒了康熙。

而胤礽不仅不接受批评。居然顶撞康熙。还拿起马鞭冲出去鞭打辱骂侍从、大臣。

肆无忌惮地发完脾气。冷静下来的胤礽有了不祥之感。是不是灾祸临头了?因为寝食难安。他做了极蠢之事。不仅派亲信去窥视康熙的日常起居。而且自己也去了。

蠢的背后往往藏着恶。

胤礽的太子悲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的那些兄弟个个如狼似虎。想置他于死地。正是由于其他皇子的告密。“帐殿夜警”事件爆发。胤礽第一次被废。

让人唏嘘的是。之后的康熙依旧没能放下胤礽。当发现大阿哥用巫术镇魔胤礽后。他再次给了胤礽一次机会。康熙的逻辑还是护短老套路。胤礽变得如此丧心病狂。这是有人想害他。将附在他身上的妖魔鬼怪驱走。他就好了。好了还是好太子。

就这样。康熙复立了胤礽。

遗憾的是。这只是康熙的自欺欺人。不甘教子失败。其实胤礽已经无可救药了。

其他观点:

爱新觉罗. 胤礽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公开的太子。典型的高开低走。四王两二的牌让胤礽打个撕碎。但走路摔跤必须怨自己。不能怨自己。当然老爹活的太长也是一 个原因。

康熙在晚年在立储这件事情上是弄得乱七八糟。弄得九王夺嫡诸子争位。但早年康熙一直希望按照儒家传统来塑造国家。也希望就此得到汉族传统氏族认可和承认。所以在在胤礽很小的时候就立其为太子。但日后的一系列事情绝非康熙所预料的。完全超出的康熙的认知和想象。康熙从小就对胤礽加以

培养。青年的康熙和幼年的胤礽的交流中。父子亲情还是很亲厚的。康熙自幼父母不在。对于父子间感情寄托了他的感悟。康熙对太子可谓是父爱满满。也就是说胤礽小时候康熙待他极好。而康熙立胤礽为太子。是由于清朝不稳定。是出于国情稳定而虑的。

胤礽。生母是皇后赫舍里。索尼的孙女儿康熙的发妻。生胤礽的时候。难产而死年21岁。处于对发妻的厚爱的原因。康熙在胤礽立位太子以后。六岁就开始学习。十二岁的时候就可以熟练使用满蒙汉三种语言。四书五经也基本都粗通了。个人能力没得说。正式由于康熙的着力的培养和偏爱以及超出标准的待遇。这样的着力培养和明摆着的偏爱。导致胤礽个人极度思想极度报表。和行为不端。认为自己一定会接班。这得有多遭弟弟们恨啊。从康熙三十六年的时候。(康熙远征)胤礽22,岁留守京城代天子事的。就有开始有不利于胤礽的流言。康熙三十七年(胤礽24岁)。诸皇子封王。九龙夺嫡之就此展开。四十二年(胤礽31岁)。胤礽的舅舅索额图被圈禁至死。康熙四十七年。36岁胤礽第一次被废。应该说。康熙已经对胤礽彻底失去信心。继承人太子之位已经和胤礽无缘了。

清朝的皇子和明朝不同。清朝所有的皇子有能力的都要理政的 。有能力的皇子都想当太子。而胤礽之所以最后失败。一是康熙立太子太早。二是康熙对胤礽寄语希望太高。三是康熙活的太久吗。四是诸子争位。而对胤礽来说。他的失败首先在于他把皇位当做想然。就是他的了。二是对于长期当备胎不满(对比查尔斯幸运多了)三是对康熙喜欢其他的儿子感到“嫉妒和不满”认为所有的弟弟都应该对他有人臣之礼。第四就是过于自傲。当太子太早。自然有捧的。有捧的。就有踩的。胤礽性格的乖张。把大量的朝臣宗室推向了自己对立面。也是他失败的原则性原因。再从现实角度来说。胤礽有个牛逼爹。有一群有能力的弟弟。胤礽的命运和一个人很相似——李承乾。也可以说。胤礽后来的行为也是被逼 。如果新皇帝不是他。他日后一定死的很惨。生在帝王之家。无论是太子还是一般皇子。生存和死亡就是一念之间。无情最是帝王家。是确定无疑的。胤礽失败就在于自己作死。绝非康熙的溺爱。就是没有政治能力和水平。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其他观点:

1、康熙的溺爱和无暇顾及。

康熙早年的时候。对胤礽过分宠爱。胤礽又缺少母爱。极易养成叛逆的性格。随着国家大事的繁忙和胤礽的成长。康熙对胤礽的关怀肯定越来越少。胤礽越发骄纵。史载胤礽太子宫人犯事者众多。说明胤礽对手下门人很纵容。

2、索额图的教唆和怂恿。

3、胤礽热心皇权之争。行事逐渐冷漠无情。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十八子胤祄病重。胤礽对康熙的病情都漠不关心。更何况是这个小之又小的弟弟。最是无情帝王家。康熙希望太子懂兄弟之情。知手足之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政治权利斗争。互相倾轧。胤礽哪还有什么亲情。有的只是对权利的渴求。犹记得太子胤礽的过往种种。窥视军帐。勾结索额图。如今又无丝毫仁爱之心。康熙终于一废太子。

4、诸位阿哥的争斗与威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3:33

    康熙,太子,皇子,皇太子,师傅,溺爱,清朝,的是,万难,帝王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3:33

    没想到大家都对溺爱毁掉一代明君?为何康熙最宠爱的太子胤礽最后不成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3:33

    胤礽是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的皇太子。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胤礽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他数次监国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