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首先。我们讲一个常识。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免死金牌。不过有类似于免死金牌的物品。那就是丹书铁券。丹书铁券出现于汉朝。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以后。那些异姓王和重臣们都得到了丹书铁券。在《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拥有朝廷颁发的丹书铁券。依靠自己后周皇室的出身。一副非常傲娇的姿态。到了明朝统治时期。朱元璋干脆颁发了20多枚丹书铁券。其中。大将徐达的丹书铁券含金量最高。徐达的丹书铁券能够免死3次。还能庇护徐达的儿子免死两次。
在民间传说中。丹书铁券是用金子做的。有的人把丹书铁券称为免死金牌。其实。丹书铁券根本不是用金子做的。而是一块普通的铁块。上边写着赏赐于谁。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等等。其实。丹书铁券是否有效。全依靠皇家的支持。如果自己家族能够得到皇族的庇护。那根本就用不到丹书铁券。与之相反。如果失去了皇帝的支持。那即使拥有丹书铁券也挽救不了自己的命运。刘邦在自己的稳固之后。开始清洗那些异姓王和功臣们。当时。即使拥有丹书铁券。也难逃杀身之祸。由此可见。丹书铁券仅仅起到了心理安慰的作用。
在宋朝统治的前期。由于各方面的局势不稳定。需要善待柴家人。但是到了宋朝的后期。随着江山的稳固。朝廷对柴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姿态。此时的柴进并不理解实际的处境。硬要摆出大周皇帝子孙的姿态。结果自然难逃厄运。即便拥有宋朝开国皇帝册封的丹书铁券。也没能挽救柴进。至于明朝的朱元璋。则更是如此。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朱元璋开始全面清洗往日的功臣们。李善长作为文官之首。他拥有的丹书铁券能够免死2次。但当朱元璋痛下杀手时。丹书铁券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 所以说。丹书铁券是否有效。全看皇帝的态度。
丹书铁券等于皇帝给重臣们开的一张空头支票。具体能不能兑现。还要看皇帝本人。清朝历史上没有丹书铁券。据说。乾隆皇帝在即将退位的时候。曾经为和珅写下了一份“保障书。”能够保障和珅的生命安全。任何人不能违背。得到了乾隆的保障书以后。和珅底气十足。屡屡与刚登基的嘉庆皇帝叫板。公元1799年。太上皇乾隆去世。嘉庆皇帝立刻开始清洗和珅。当时。和珅请出了乾隆遗留下来的保障书。发现是一张白纸。乾隆给和珅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同时给了嘉庆皇帝立威的机会。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其他观点:
我以明朝的例子谈一谈这个问题。
铁券。即丹书铁券。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是他仿效唐昭宗赐吴越王钱缪的铁券而作。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外刻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为凭据。
不得已。朱元璋于洪武五年(1372)六月。总结以往诸功勋大臣的不法行径与心态。作《申诫文》一篇。令人铸成铁榜。以永为诏示。在铁榜中。朱元璋一改以往姿态。开始对公侯铁券的免罪特权加以限制。同时。更在铁榜中明确告诫公侯不得庇护起家奴。家奴亦不得唆使公侯冒犯国典。违者重处。任何人不得干预。
铁榜的颁布是朱元璋首度以明文律法的方式限制公侯权力。规范其本人及族属、家奴的行径。铁榜颁定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功臣们的不法行为。
其他观点:
“免死金牌”在古代称作“丹书铁券”或“金书铁券”。是古代皇帝为了奖励功臣而颁发的具有奖赏性质的凭证。就如尚方宝剑和御赐黄马褂一样。
在造型上。古代的“免死金牌”因刻在铁制器物上。故名“铁券”。铁券的外形类似瓦片。其上刻字。汉时因为用丹砂填字。所以称为“丹书铁券”。汉代以后。多用黄金刻制。所以又称“金书铁券”。在内容上。铁券上一般会刻上赐券日期。赐券对象和被赐券者的功勋和特权。为了防止假冒。铁券往往被分割成左右两半。右边一般保存在皇宫。左边一半由被赐者保管。需要的时候。左右两半进行对接。如果吻合。则为正品。
铁券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汉高祖刘邦在马上得天下后。分封群臣。开国功臣如韩信、英布、彭越等皆得裂土封侯。赐丹书铁券。然而这时候的铁券并不具有免死功能。功高如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最终也落得个被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魏晋以降。政权更迭。铁券大批量地颁发。毫无章法可循。而这一时期拥有铁券的。也没有得到“免死”的特权。南北朝时期。李穆由于战功卓著。被提拔为武卫将军。封安武郡公。并被赐予“丹书铁券”。此铁券明确规定。可以“恕其十死”。此时的铁券有了免死的功能。然而李穆之兄李远被杀。李穆也在连坐之列。虽然得以免除一死。却不是因为铁券的作用。李穆也因此被贬为庶民。
宋、元、明时期。铁券的颁赐更为完善。明初铁券因官秩、军功大小而有区别。爵位高者尺码大。依次递减。明朝时有过三次大规模的颁赐铁券记录。分别是在洪武开国年间。永乐年间和英宗朝“夺门之变”后。明朝以后。铁券的颁布也就不复存在了。
纵观历朝历代丹书铁券的颁布。获赐者虽然不在少数。真正能得到“免死”特权的却是少之又少。高阳伯李文的“金书铁券”是得少数得到“免死”中的特例。瓦剌兵进犯大同时。李文因为指挥失误。导致瓦剌军突破雁门关。占领了山西等地。被该被军法处置。却只是被免爵。与铁券的作用不无关系。
总而言之。免死金牌不过是古代皇帝笼络人心。取得群臣信任的一种手段。真正的解释权永远在皇帝手中。想要免死以活的。往往是枉死以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861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丹书铁券,皇帝,明朝,乾隆,功臣,朱元璋,金牌,嘉庆,刘邦,家奴
没想到大家都对赫赫有名的免死金牌,在历史上,到底能不能免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首先。我们讲一个常识。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免死金牌。不过有类似于免死金牌的物品。那就是丹书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