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臣子高举免死金牌时,皇帝是如何处理的?
原创

在古代,当臣子高举免死金牌时,皇帝是如何处理的?

好文

热门回答:

想杀就杀。

免死金牌正规叫丹书铁券。但这玩意儿仅仅只是你犯了普通的法律免死的。譬如你杀人了。本是死罪。但你可以凭这个免除一死。一般丹书铁券都要写上免几回死。一般都是两三回。多的有十回。普通的死罪。你爱咋就咋。只要不是谋反。尽管大手一挥。免除死罪。

朱元璋的铁券上对功臣说:“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是说你可以免两次死。你儿子可以免一次死。作为对你功勋的报答。

但丹书铁券。无法保证完全的赦免。如果是谋反。谁也救不了你。皇帝还是想杀就杀。譬如《旧五代史》记载:

初。鲁奇至。友谦妻张氏率其家属二百余口见鲁奇曰:“请疏骨肉名字。无致他人横死。”将刑。张氏持先赐铁券授鲁奇曰:“皇帝所赐也。”是时。百口涂地。冤酷之声。行路流涕。

朱友谦被伶官诬陷谋反。庄宗也信了(对。就是《伶官传序》里的那个唐庄宗)。于是召见扑杀了朱友谦。还派人去杀朱友谦全家。朱友谦的妻子张氏。领着家属二百余口去见夏鲁奇(奉命来监斩朱友谦全族的)。对夏鲁奇说:“请列一张表。写上骨肉的名字。不要让无辜的人也死了!”

她是怕伶官为了泄恨。把其他人也牵连进来进行复仇。将要行刑的时候。张氏拿着朝廷先前赐的免死铁券。对夏鲁奇说:“这是皇帝亲自赐的。我不识字。不知道上面说的是什么。”

其实她怎么不知道。那是御赐免死金牌。朝廷亲口答应可以免死。但这一切不作数啊。讽刺朝廷说话不算数。

朱友谦家属被屠杀。冤酷之声。路人见了也都落泪了。你说这丹书铁券管用吗?管用。是真管用。有的还能让子孙亲属免于刑罚。但要说不管用。是真不管用。皇帝想弄死你。那就能弄死你。

《资治通鉴》记载:

帝亦为之怆然。遣侍中硃瑞赍铁券赐世隆。世隆谓瑞曰:“太原王功格天地。赤心奉国。长乐不顾信誓。枉加屠害。今日两行铁字。何足可信!吾为太原王报仇。终无降理!”

皇帝派遣侍中拿着铁券赐给世隆。世隆说:“太原王功高盖世。一片忠心。到最后还不是被枉加陷害。今日两行铁字。何足可信!我愿为太原王报仇。誓死不降!”这证明在极端情况下。什么免死金牌。什么丹书铁券。都是不顶用的。

然而。丹书铁券作为皇帝对重臣亲信的赠予。其实起到的是特殊荣耀的作用。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赐给功臣们很多免死铁券。统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个侯爷。都可免死。但大家也都知道明朝的开国功臣后来怎么样了。他们是能死的都死了。你就别问为什么了。不为什么。大家劳苦功高的。赐钱都有。那就赐免死。但是基本都是“我觉得你可以不死的情况下免死”。其实免死铁券之所以容易让事态失控。是有原因的。

你拿了铁券以后。就能为一般人所不敢为。本身即便是没有铁券的权贵。也都很嚣张。这回有了铁券。违纪乱法。贪渎巨款、谋害他人。就都堂而皇之了这也是明初有铁券的重臣家族失控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想打击他们。就直接变脸。于是铁券说不管用。也就不管用了。只能说这东西谁给你的。谁就有最终解释权。皇帝也轻易不杀重臣。如果决定杀。那谁都拦不住。你还想高举铁券打皇上的脸讽刺他言而无信。那就不诛九族了。诛十族。

更多有趣内容请拉~~~上去直接关注我!

其他观点: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皇帝为了表示对某个大臣的宠爱或者信任。于是便会赐予他丹书铁券。也就是常说的免死金牌。但当皇帝要杀这个臣子时。免死金牌真的能起死免死的作用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五代十国时。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帮助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李存勖一高兴。就“赐之铁券。恕死罪”。

后来李存勖身边的伶人陷害朱友谦。说他要谋反。李存勖也觉得朱友谦势力太大。应该除掉。于是捏造罪名。杀朱友谦。尽诛其族。朱妻张氏临刑前拿出李存勖所赐铁券乞求免死。刽子手们笑道:“正是今上叫斩耳!”

刽子手的戏弄之言。正揭示了免死金牌的“尴尬”之处。免死金牌的发放人是皇帝。最终解释权在他手里。又当球员又当裁判。铁券最终能不能免死完全看皇帝本人的心意。

其实丹书铁券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免死的功能。仅仅是个荣誉证书。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匾石室。藏之宗庙”。给萧何、韩信、彭越等有功之臣颁发了丹书铁券。表彰他们的功绩。但并未赋予铁券免死的功能。

所以到最后。当刘邦认为这些功臣威胁到刘氏王朝统治时。韩信、彭越等异性诸候王依然被“夷三族”。铁券一点作用也没起到。

后来皇帝们虽然给丹书铁券赋予了免死的功能。但他们也发现了“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这一BUG。于是便将丹书铁券当成一个荣誉标志。颁发得越来越多。

到了唐代。获此铁券的人功劳也不见得多大。像什么招降武将、藩镇节度使、部落首领等。人手一个。以示皇帝的恩宠。而且享有的免死次数却愈来愈多。甚至由本人惠及子孙。唐玄宗就曾赐予安禄山铁券。许以他和子孙犯常刑不究、直至免死的极大特权。

这种滥发甚至连臣子都看不下去了。如唐德宗时名臣李怀光曾立下汗马功劳。却被人所妒忌。多次挑拨离间他和唐德宗的关系。唐德宗发现以后。为了笼络这个曾经被冷落的臣子。于是加封他为太尉。并赐丹书铁券。

但李怀光却很生气。他认为这是唐德宗对他的不信任。是在侮辱他。就把铁券扔在地方说:“圣人疑怀光邪?人臣反。赐铁券。怀光不反。今赐铁券。是使之反也!”

等到朱元璋时代。丹书铁券更像是催命符。而不是保命符。洪武三年(1370 )。朱元璋大封功臣。“公爵者十人。侯爵者二十八人。铁券丹书。誓诸白水。河带山砺。爱及苗裔”。

洪武朝的铁券明文规定了谋逆不宥。其他死罪都可饶恕。结果是李文忠被毒死;蓝玉被灭门;宰相李善长与朱元璋是儿女亲家。朱元璋托辞天象有“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日七十余人诛之”。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以谋逆罪杀死。并且殃及家人。

当然丹书铁券免死的案例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因夺门之变而被赐予丹书铁券的高阳伯李文。在瓦刺兵进犯大同时。李文指挥失误。致使瓦刺军队突破雁门关。占领了今天的山西代县等地。若是一般将领。恐怕已是军法从事了。但因为李文有铁券。仅仅是被免掉了爵位。

但反过来一想。李文之所以被免死真的是铁券的功劳吗?恐怕也是仅仅是因为英宗念旧情。不想杀这个有功之臣找的借口罢了。

所以大家有机会穿越回古代。当皇帝要赏赐你丹书铁券时。千万不要当真。这玩意儿跟黄马褂一样。只是表示皇帝对你的重视和恩宠。至于免死不免死。最终解释权还是在皇帝那里。

其他观点:

在古代。免死金牌。这玩意儿是皇帝奖给功臣的。传说拿到牌子的大臣不管犯了啥罪。都不会被处死。牌子还能传给子孙后代用。

看过《水浒传》的人。大概都知道“小旋风”柴进。他就有一件护身护家的宝贝。叫“誓书铁券”!

柴进的祖上柴荣打下了江山!

但是最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搞了个“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但是赵匡胤一直觉得对不起柴家。就给了柴家一个“誓书铁券”!

“誓书铁券”就是免死牌的意思。

很多古装剧里都会出现“免死金牌”!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种东西吗?如果有。真实的“免死金牌”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是怎么用的呢!

曾经藏于临海的“钱缪铁券”是唐昭宗赐给镇东军节度使钱缪的。

它看上去脏兮兮的。像一块瓦片。长52厘米。宽29.8厘米。最重要的是上面镌刻的333个字。文字内容大致包括三个部分:

这件铁券一直被钱锣的后代们妥善保存着。但也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坎坷。

它曾因战乱遗失。又被人从河里找回。还曾七次被不同的皇帝借进宫中观赏。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借去看过两次。清朝的乾隆皇帝还写过《观铁券歌》。

抗日战争爆发后。钱氏子孙将铁券藏在家中园内的深井里。战争结束后才取出。

新中国成立后。钱氏子孙将铁券献给了国家。

这件珍贵的文物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沧桑。虽然很多字迹已经模糊。但依然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变迁与钱氏家族的故事。

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应该可以找到这件“免死金牌”!

事实上。所谓的“免死金牌”准确来说应该叫“铁券”。其实是块铁板。形状像瓦片一样有点弯曲。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这些字就说明了金牌的使用方法!

据说。最早发明铁券的人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他从一介村官干起。靠着一帮小伙伴的支持。花了近10年才统一了天下。

当上皇帝之后。刘邦就给从前的伙伴们发奖励。奖品包括现金、官职、土地等等。而铁券就相当于功臣功劳证书。

在南北朝时。有个将军叫宇文泰。他在战场被部下救过一命。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文泰果然手握大权。连皇帝都是傀儡。混得简直不要太好。

为了报答部下当初的救命之恩。宇文泰疯狂给他加官进爵。还赏赐给他很多绫罗绸缎。珍奇珠宝。外加免死铁券一张!

免死铁卷刻有文字。内容一般包括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身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皇帝就按照这些文字来妥善处理“高举免死铁卷的人”!

事实上。铁券持有者及其后代。都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它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

因为铁券上的文字常用金子填写。所以叫“金书铁券”。也有用朱砂书写。则称“丹书铁券”!

在唐代。铁券有了免罪的功能。

明朝初年。铁券制度更加完备。不过。铁券的免罪功能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触犯皇权就会失效!

举个例子!

洪武三年。朱元璋颁赐了一大批“免死铁券”。

享受如此恩宠的大臣有:李文忠、李善长、冯胜、耿炳文、傅友德、徐达、汤和等功臣。

结果。这些拿到“免死铁券”的开国功臣。大多数人都没有享受到“免死”的特权。反而死于非命。朱元璋信誓旦旦的允诺。结果竟然一文不值!

事实上。朱元璋真是煞费苦心了。既要大封功臣。颁赐“免死铁券”。又要大开杀戒。诛戮有罪的功臣!

既要消除皇权的潜在威胁。又要避免言而无信的嘲笑。

于是。他在所有的“免死铁券”中。都有类似这样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可赦免”!

说白了。免死铁卷是有条件的。造反的人就不能免死了。

免死金牌则是民间的叫法。

真正的免死铁卷类似“虎符”。铁券通常会由两部分组成。而且通常是制作完成之后。再一分为二。朝廷和被赐的人各留一半!

有法学专家指出。丹书铁券的功用极大。它由皇帝颁发给亲信大臣。通常情况下都是颁给一些开国元勋。或是一些开创盛世的能臣!

意思就是如果此人或他的子孙犯了罪。可以免死甚至免罪。但一般也会有次数限制。

因为丹书铁券可以传给子孙。所以拿出来使用的时候。往往离颁发之时已经隔了几十年。

所以。为了防止假冒。丹书铁券通常会由两部分组成。而且通常是制作完成之后。再一分为二。朝廷和功臣各留一半。

唐以后。券上的言词有所封的爵衔、官职及受封的功绩等。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之类的字样。

有了铁券。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本人或后世犯罪时。可以此为证予以免死。

到宋元明清时期。铁券的颁赐逐渐趋于完备。

明代起就规定有整套制度。朝廷根据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为七个等次。各依品级颁发铁券。不得逾越。

总而言之。隋唐时用金子填字。因而也叫“金券”。后世也称铁券为“金书铁券”!

由于铁券可以世代相传。都是皇帝赐给功臣世代免罪的凭证。其目的始终没有超出“表德彰义”的范畴。与现代的勋章、奖章的涵义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吻合。

皇帝遇到有人高举免死铁卷。处理办法也很简单。第一步验证免死铁卷的真假。第二步。查看铁卷上的文字!然后就可以照章办事了!

一起品读历史。欢迎关注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旧日梦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1:08

    丹书铁券,皇帝,功臣,金牌,朱元璋,的人,都是,子孙,死罪,朝廷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1:08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古代,当臣子高举免死金牌时,皇帝是如何处理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1:08

    想杀就杀。免死金牌正规叫丹书铁券。但这玩意儿仅仅只是你犯了普通的法律免死的。譬如你杀人了。本是死罪。但你可以凭这个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