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是: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同鉴。借鉴的意思;朱熹注释为“监。视也”。也就是回顾、总结的意思。与借鉴的意思相差不大。
“二代”。在这里是指夏、商两代;
“郁郁”。丰富、繁盛的意思。邢《疏》中这样注释(宋真宗。公元999年。 大儒邢昺奉诏撰《论语》、《孝经》和《尔雅》诸疏。后世称“刑疏”):“郁郁。文章貌。言以今周代之礼法文章。回视夏商二代。则周代郁郁乎有文章哉。周之文章备于二代。故从而行之也。”“文章貌”指的就是礼的本质和条文齐全。也就是文与质平衡。无过。亦无不及。就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用周代的礼法文章与夏商两代相比。更加丰富、繁盛。所以孔子会说“吾从周”。也就是遵从周礼。
(有人问注和疏有什么不同。“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而“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作“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本章的译文是这样的。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多么丰富完备啊?所以我遵从周礼”。
朱熹在《论语集注》里面引用程颐的弟子尹彦明先生的话。“尹氏曰: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就是说夏商周三代。以周朝的礼仪制度最完备。孔子赞美它的丰富完备。从而遵从、推广它。
其他观点:
这句话很好理解呀!
孔子说:周朝的文明文化是集中了之前夏朝和商朝之大成。好比那繁茂的森林一样郁郁葱葱、无比丰富。我的智慧和知识就是传承于周朝的文化呀!
郁郁乎。就是用繁茂的森林那样比喻周朝的文明文化的繁荣程度。
其他观点:
夏朝的文化偏重于现实的上下级关系。崇尚忠诚。朴实。
殷商的文化偏重于祭祀。崇尚祖宗。神灵。未知的、形而上的观念。
西周时期的文化。继承忠诚与祭祀。合并发挥后形成了忠孝文化。讲究对父母长辈祖宗的孝顺。对国君家主的忠诚;继承了殷商时期的神秘学。对天地万物生命起落的思索。形成了道德仁义文化。这些都是夏与殷商的文化精髓啊。
有了这些核心的精髓。再加上外在的礼制规范的完善。西周时期的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么的伟大、多么的耀眼!
若是问这三代的文化。需要继承的是那个?我一定回答是西周的文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912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文化,周朝,论语,周礼,周代,殷商,文章,西周,孔子,完备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理解,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是: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监”。同鉴。借鉴的意思;朱熹注释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