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为什么叫信阳?
原创

信阳为什么叫信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俗言道: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

确实如此。通过一个地方的地名。能很好地追溯其历史发展过程。

信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靠近中原文化区的信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在西周时期。今信阳境内就有申、息、黄等诸侯国。

其中的息。也成为今天信阳下辖的息县名字的发源。

秦一统天下后。划原信阳地区的楚地归属九江郡。

汉承秦制。依然归属九江郡。下辖新息县、安昌县、轪县、黾县、钟武县和弋阳县。辖境内郡县与侯国参差。

三国之时。魏国在此设弋阳郡。这是信阳设郡的开始。

到了唐代。信阳境内设光州和申州。下辖殷城、定城、光山、固始、仙居及义阳、钟山、罗山。另有蔡州辖褒信县与新息县。

北宋时。在申州的基础上。改设义阳郡。

义阳的名字为什么会变成信阳呢?这和北宋的一个皇帝有关。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像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其中避君王之名讳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宋太祖赵光义即位后。义阳之名称就犯了皇帝之名讳。因此义阳郡就被改为信阳郡。

“仁、义、礼、智、信” 是儒家之五常。是为五种最基本的品行要求。作为地名的话。和义阳最为相近的便为信阳。

信阳之名称就这样出现。并历代沿袭。直到今天众所周知的信阳市。

更多历史地理类原创资讯。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其他观点:

信阳之所以叫信阳。是因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之前信阳不叫信阳而叫义阳。

信阳地图

同下州。信阳军。〔唐申州。皇朝开宝九年降义阳军。太平兴国元年改信阳军。治信阳县。〕——王存《元丰九域志》

宋太宗赵匡义

宋朝虽然号称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宋朝的避讳制度非常严格!宋太祖赵匡胤一继位。他的哥哥弟弟连“匡”字都不能用了。依次改名为赵光济、赵光义、赵光美、赵光赞。其中宋太祖的大哥赵匡济和五弟赵匡赞。已经去世多年了。

西元976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廿日)。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在避讳上赵光义更开明一些。他去世的大哥、五弟勿需改名。健在的齐王赵光美只能改名为赵廷美。有趣的是。赵廷美避了赵光义的名。却不避赵光义的字。赵光义表字廷宜。避讳上赵光义有开明之处。也有讲究之处。典型的就是将义阳改为信阳。农历976年12月。君临天下不到俩月就将义阳军改名信阳军。

信阳军属于京西北路。从级别上来看。宋朝的路大抵相当于今天的省。府有两种。京府像直辖市。次府像副省级市。州相当于地级市。军相当于地区。不同于现在的是。军也是有等级的。信阳军等同于下州。大概是说。该地属于发展中地区。就是今天。信阳市经济在河南表现不太出色。

(京西)北路。府四:河南。颖昌。淮宁。顺昌。州五:郑。滑。孟。蔡。汝。军一。信阳。县六十三。——《宋史》

说文解字

避讳用字。一般讲究的是形近、义近、音近。可福垊发现。义阳的“义”和信阳的“信”。根本就不符合形近、义近或音近规则的任意一条。现在不符合。那么古代符合吗?同样不符合。《礼记·中庸》对义的解释是“义者。宜也”。“义”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 “义。己之威仪也。”最初的“义”字同“仪”。“信”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 “信。诚也。”

对于赵光义为何用“信”字。代替“义”字。福垊最初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当想到孔子想到《论语》时。恍然大悟。大胆推出一个结论。“信”和“义”固然意思不同。《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篇》

既然“信近于义”。那么义阳改为信阳。也就好理解了。不过。我们不能因为义阳可能因为论语改为信阳。就拿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当成铁证。这是南宋朱熹、林駧(dòng)对《宋史·赵普传》下面一句话的想当然地延伸。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赵普传》

从信阳沿革思考的义阳来历。

信阳简称申。源自周宣王时期的申国。郑庄公的夫人武姜就是申国的公主。申国最初不在信阳而在南阳。扩张到信阳境内一隅不久就被楚国灭了。楚国在信阳市区建立訾城(又名訾梁)。战国时改名城阳。秦灭楚时。城阳还作为楚顷襄王的临时首都呢!

秦朝一统天下后。在信阳市区西北设立义阳乡。归南阳郡平氏县所管辖。而整个信阳市基本归属于衡山郡。到了今天曾经的平氏县成为了南阳市桐柏县的平氏镇。而义阳乡则变成了今天的信阳市。到了汉朝之后。南阳郡归荆州刺史部所属。信阳地区大部归江夏郡所辖。

义阳也有义阳侯国。比如跟霍去病出征的卫山。斩杀楼兰王的傅介子都是义阳侯。归江夏郡的还有弋阳县。也就是今天信阳市的潢川县。到了晋朝。弋阳还升级为郡呢。一般而言。我们看到地名带阴带阳的。总和山水有关。其命名规则就是:

《毂梁传·僖公廿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汉书·地理志》弋阳县注引应劭曰:“弋山在西北。”

弋阳。因地处弋山之东南。故名弋阳。弋山又名弋阳山。至于城阳、义阳乃至信阳的命名好像并不符合这个规则。城阳还用护城河在南勉强来解释。可义阳完全没法解释。福垊查证一下。也没发现在信阳附近有什么义河、义山的地名。那么义阳又为什么叫义阳呢?经过反复查证。福垊在湖北省黄冈市发现一条长78公里。名为义水河的河流。那么义阳会不会因为在义水河北部而得名呢?

义阳的确因为赵光义的名讳而改名。但在宋太宗时期。为什么光州没有改名为廷州(参照赵廷美)呢?

其他观点:






在此。也祝大美信阳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5:05

    信阳,弋阳,信阳市,论语,弋阳县,宋史,避讳,太祖,地名,太宗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5:05

    没想到大家都对信阳为什么叫信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5:05

    俗言道: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确实如此。通过一个地方的地名。能很好地追溯其历史发展过程。信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靠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