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个人认为想要拍一个还不错的微视频是需要些技术的。收获往往是跟自己付出的多少成正比的。
我刚毕业的时候进入一家地产人力部。部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还负责公司的活动策划。举办各种活动的时候。尤其是总结会的时候。我们总监就让我们搞创意拍一段视频。展现公司的文化以及展望。我们这些员工其实并不是玩摄影的。还有技术剪辑的。我们都是一头雾水。但是我们仍然按照计划一点一点推进。
首先。你需要知道你视频的主题是什么?剧情发展的方式?前期还是建议简单的。不要高估自己。可以用照片合成展现出自己需要的故事情节。个人认为视频要好音乐和字幕。这是打动人心的地方。建议团队头脑风暴一下。
然后就收集你能收集到的素材。网上。照片。都可以。
最后就是视频剪辑的软件了。我看过爱剪辑之类的。但是我感觉还是绘声绘影比较好。官网上面有下载。不过是试用版。正版需要几百块。试用版一个月试用期。虽然功能不强大。但是对付新手剪辑已经可以了。个人感觉做好开头和结尾是很必要的。视频也不需要太长太短。七八分钟左右吧!长了容易审美疲劳。
其他观点:
讲完剧本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要说一下剧本的具体形式与步骤。
剧本可以是由编剧自发创作。也可以由制片人提出初步想法。再通过编剧将其转化成剧本。但无论创意是由谁想出来。总需要一个人把它诉诸文字并整理成一个完整的剧本。这个人就是编剧。一部影视剧本通常要经过若干创作阶段。有时其中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或者与其他步骤合并。
一、故事梗概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故事的主要内容、发展前提、或故事提要。是描述故事基本故事情节的简要文字稿。它的叙述很简洁。有助于制片人等人迅速对其作出价值判断。
它的特点是:简明扼要、紧扣主题。通常只有一两段。几百个字。将一个故事浓缩成几句话是很困难的。但在专业编剧心中。它却是提取中心思想。明确整个剧本写作方向的有效方法。
《老巫婆》故事梗概:
这是一部根据卡罗尔·卡里克的同名畅销儿童读物改编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理解、情感和化解代沟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几个人性的小朋友同他们的邻居。一个古怪的老太婆频频发生争吵。她看上去是那么惹人讨厌。于是他们开始叫她“老巫婆”。在一个漆黑恐怖的万圣节夜晚。一件“真正”令人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这件事给了这个小男孩和他的朋友们一个戏剧性的教训。让他们学会了感激和帮助他人。
在《老巫婆》的故事梗概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巫婆》是改编电影。并且提出了影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影片的主要人物、他们的特点以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都提供给了观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梗概。即把故事讲述了出来又留下了悬念。可以吸引制片人的注意力。
二、分集大纲
这是对于电视剧来说的。
对于编剧来讲。撰写分集大纲一是为了使制片人对剧作有更多的了解。二是为剧本写作整理思路。特别在一个剧本由不同的几个人共同完成时。显得尤其重要。每一集戏中最主要的事件应该写出来。有时甚至要主要场景中的情节。
《青衣》分集大纲第一集:
1979年筱燕秋从戏校毕业首次上台跑龙套。目睹了剧团的第一代青衣柳如云和第二代青衣李雪芬之间的较量。团里决定上演京剧《奔月》。老团长魏笑天提议由筱燕秋和当红青衣李雪芬担任嫦娥的AB角。全团一片哗然。
李雪芬和团长较上了劲。她要让他看看李雪芬的时代并没有过去。三十多岁的李雪芬抛家舍子吃住在剧团里。筱燕秋和李雪芬较上了劲。两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当上A角。
公演前夕老团长宣布筱燕秋为嫦娥A角。李雪芬为嫦娥B角。李雪芬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努力表现出一位成功演员的得体与大度。
有时制片人不仅要求编剧写出分集大纲。还要求写出每场戏中的主要情节点。例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的。
第一集分集大纲:
张大妈和儿女们张罗午宴准备款待张大民的未婚妻。张大军却领着女友来赴宴。当张大民黯然归来。人们发现他又喝多了。张大民为李家刷房。知道李云芳的男朋友徐万君已去美国。心里酸溜溜的。不久传来闲话。云芳这丫头叫人给蹬了。李彩芳请张大民劝劝妹妹。张大民使出浑身解数。终于使不吃不喝的李云芳哭倒在他怀里。
第一集分集大纲主要情节点:
张大妈和女儿们张罗午宴。准备款待张大民的未婚妻。老五张大国旁若无人地温习功课。
张大民迟迟不归。老三张大军却领着女友来赴宴。令人侧目。他向女友一一介绍家人。
张大民黯然归来。徒弟贺小同(女方是她表姐)陪着他。人们发现他又被抛弃。并且又喝多了。
邻居李大妈请张大民帮助刷房。他顿时酒意全消。让老二张大雨讥笑不已。
李大爷、李大妈招待突然光临的李云芳和男朋友。把满脸白粉的张大民独自抛在梯子上。
张大民在公共水龙头旁边跟路过的李云芳没话找话。知道她的男朋友要去美国。心里酸溜溜的。
李云芳家传来摔东西的声音和哭泣的声音。胖大妈四处传闲话:丫头片子叫人家给蹬了。
张大民先喜后忧。想去而不敢去。这时候李家已经束手无策。派姐姐李彩芳来请“青梅竹马”了。
居委会主任败下阵来。特意打扮了一番的张大民使出浑身解数。李云芳仍旧不吃不喝。
张大民在新华书店乱翻书。问“有没有精神病”的。售货员讥之:你就是精神病。
他向心理医生马大夫(贺小同的表哥)咨询李云芳的病。扯到自己的单相思。被收了双份诊费。
按照李云芳男朋友的形象打扮自己:厚厚的眼镜片。亮亮的中分头。全家莫名其妙。
他苦口婆心连说带演。终于使李云芳扑倒在他的怀里。他脱口叫道:“来人呐!”
三、分场大纲
这是电影、电视剧中都有的大纲样式。是按顺序编排剧本中的所有场景。并对每个场景中的事件做简短说明。它无须对白。也不必进行详细叙述。分场大纲可以用来分析剧情发展的脉络。检验每场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情节的推动和对人物的刻画。
如《半路夫妻》的分场大纲:
(1)胡小玲和江建平走进了婚姻登记处。跟办事员说:“我们离婚。”
(2)这天上午管军去了花鹭园派出所。找胡小玲。值班民警李海洋一见管军就认出来了:“哟。管总。出来了?”
(3)管军一点儿也不像刚放出来的样子。尽管头皮光着。可是他一副衣冠楚楚的样子。说我找胡小玲。李海洋一眼就看不上管军衣冠楚楚的样子。心说你还挺牛!他也不客气。说胡小玲不在。下片儿了。
四、文学剧本
影视文学剧本是在大纲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里面把故事线的来龙去脉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更详细的讲述出来。其中添加一些故事细节、人物语言动作、这比起大纲更加丰盈充实。我们在前一节中提到影视剧本主要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这也是它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不同。文学剧本创作应立足于将视觉形象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
文学剧本在形式上讲要明确地分场景。每个场景都标明地点、时间(日景或夜景)、内景或外景及人物。接下来就是在该场景下所发生的事件、语言、动作等。逐一描述出来。
(一)艺术特点
文学剧本有以下突出的艺术特点。
1.可视性
文学剧本当中不必要有过多的文学修饰。在创作之初。尤其是新手编剧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询问自己。这样写是否容易用画面表达。是否能够让导演、演员等工作人员容易操作。比如我们要表达某人很着急。中国有句俗话来形容“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样的语句是无法用画面来表达的。所以不能出现在剧本当中。那要怎么写?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很着急。他有可能直观表现出来的动作是在门前踱来踱去。时不时地看看手表。垂首顿足。满头大汗。等等。我们可以直接将这些行为动作写入剧本之中。用这些具体的表现来表达“着急”之意。让观众一眼就能看明白。文学剧本中当然也应该具有明确的造型表现力。
2.写作要简洁
文学剧本写作时。语言一定要简洁。拍摄手法及过程可以做简要的说明。但不宜详尽的交代。编剧创作的剧本让读者看完后应感觉视角是随着剧中人物的视角变化。剧中人物现在看到什么。就设法让你的读者看到什么。而添加过多的描述会对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例如导演、演员等造成局限性。不利于整体影片艺术水准的创造。
3.符合影视艺术规律
影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里面含有太多的艺术处理手法。而这些艺术处理手法就应该在我们的文学剧本中有所体现。比如蒙太奇的运用、镜头运用、声音处理手法等。
(二)剧本格式
标题部分:每个场景左对齐写出以下内容:
1.场景号:内、外景;地点;人物;日、夜景;
2.主体部分:离场景标题和对话两行间距。与页面同宽。
3.对话部分:
①居中对齐;
②前后分别空两行;
③对话者的名字放在对话前一行。大写、居中;
④在有必要使用技术指导的地方使用括弧;
⑤一些有必要的小的转场。左对齐或右对齐。
案例《云水谣》
1.内景、画室、夜
渐显。画布局部特写。字幕和音乐。风琴弹奏的台湾民谣。手法笨拙。曲调简单。却非常温馨。画笔有条不紊地涂抹颜料。色彩随着字幕的变换而变幻。字幕和音乐即将消失的时候。传来隐约的电话铃声。画面随之虚掉了。
2.外景、街道、日(字幕:台北)
迭现台北阳明山标志性的远景。近景是山前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如流。一个背着行囊步履匆匆的女人一边打手机。一边与周围的行人和物体磕磕碰碰。打不通。继续拨号。她叫孟晓芮(35岁)。相貌清秀。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她的帽子式样古怪。背囊硕大。她的脖子上挎着照相机。胸前耷拉着项坠、耳塞和叫不上名目的电器小零碎儿。她躲开了电线杆子。却险些撞上飞驰而过的摩托车。仓皇之余帽子飞了出去。
3.外景、路口、日
路口一角是电器商店的橱窗。大小不一的电视屏幕播放着内容不一的节目——有选战主角手舞足蹈的咆哮。有男女议员儿童般的互殴。有大陆边疆美丽的风光。有火辣辣甜腻腻的广告——行人来去匆匆。孟晓芮走到交通信号灯下面等着过街。她用肩膀和腮帮夹住手机。熟练地点烟。一边继续接听一边像冲出战壕的战士一样冲过了街道。巨大的邮政车呼啸着封住了画面。
4.内景、画室、夜(字幕:温哥华)
窗外是充满异国情调的夜景。温哥华海湾街区的轮廓被灯火勾勒出来。电话的指示灯轻轻闪烁。铃声渐强。一只苍老的女人的手不慌不忙地拿起了话筒。袖口上蹭的颜料清晰可辨。远方的声音扑面而来。
孟晓芮(画外音):妈妈!你怎么了?为什么不接电话?
沾了颜料的手指在废纸上认真地蹭来蹭去。
孟晓芮(画外音):妈妈!听不见吗?你说话……
镜头移向老人的正面。王碧云(70多岁)面容慈祥。但是疲惫不堪。眼睛始终盯着一个地方。她的声音缓慢而温和。
王碧云:工作的时候。我不接电话。这道理你5岁就懂……
孟晓芮(画外音):女儿知罪了(笑)……妈妈。你的孩子生出来没有?这可是最后一个孩子了。满意吗?
镜头中移出未完成的油画。一幅秋天的山景。
王碧云:非常满意……她漂亮极了。
孟晓芮(画外音):谢天谢地!我真怕又一次胎死腹中。前年和去年……
王碧云(打断对方):新加坡天气热不热?
孟晓芮(画外音):我离开新加坡了。
王碧云(意外而不解):报社的事情……
孟晓芮(画外音):辞掉了。
沉默。
王碧云(不悦):晓芮。你现在哪里?
孟晓芮(画外音):我跟爸爸在一起!
王碧云(回不过神儿来):你说什么?
孟晓芮(画外音):我在找爸爸(大笑)!
王碧云愣住了。不知道女儿是不是在搞恶作剧。
五、分镜头剧本
当手头上有了文学剧本之后。下一步就是由导演要做成分镜头剧本(也称为分镜头脚本、制作台本)。用具体的拍摄手法表现出文学剧本中的内容。这个剧本就成为导演和其他各项工作人员现场拍摄的指导脚本。一般会把他画成表格。上面有一些具体的项目。清晰明了。有时为了方便现场拍摄、后期剪辑使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图画的方法来表达。但不管采取什么具体方法。目的是让拍摄、制作工作变得更容易、轻松一些。而且导演会将编剧预留下来的创造空间也应该充分显示在里面。
对于刚开始学习影视专业的学生。尤其在做自己前几部短片时容易犯一个毛病:不写分镜头脚本。往往这些同学开始认识比较浅。认为手头只要有文学剧本就行。至于每个场景的具体拍摄方法。到现场后可以发挥。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拍摄出来的片子最后一定会给制作人员留有遗憾。往往这些同学在回顾自己的拍摄过程时会说:“当时事情很多、很杂乱。人员有时也不好管理。拍摄设备运用也不熟练。导演还要给演员说戏。指导拍摄。最后根本顾不上现场再去策划本场戏的具体拍摄手法。最后只能草草了事。”的确。剧组工作人员真正到了拍摄现场后会发现。其实现场会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导演来处理。分散了导演的精力。艺术创作会大大减弱。等前期拍摄完。到了后期剪辑时才发现可能会有很多穿帮镜头、演员表现不充分的片段、灯光、构图、甚至有可能还出现镜头遗漏的情况。总之是问题多多。最后只能留有遗憾。所以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做好分镜头脚本工作。把导演、摄像、灯光等绝大部分的艺术构想凸显在其中。以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
分镜头剧本中所列出的项目有很多。包括:镜号、景别、镜头运动、角度、画面内容、声音部分、字幕、时长等等。规格不是一定的。可以根据导演需要自行定夺所含项目的种类。但其中所提前六项还是比较重要的项目。为了方便拍摄。还是必须要有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由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拆分出来的部分分镜头剧本(见表2-3所示)。
表2-3 分镜头剧本表
思考题
1.说说剧本与小说、戏剧的异同点。
2.说说分镜头脚本的用途。
3.可自行设计一段小故事。并分别把它改写成剧本梗概、分场大纲、文学剧本、分镜头脚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972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剧本,分镜头,大纲,画外音,编剧,文学,导演,这是,故事,字幕
没想到大家都对视频微电影如何制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个人认为想要拍一个还不错的微视频是需要些技术的。收获往往是跟自己付出的多少成正比的。我刚毕业的时候进入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