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原创

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妈妈带孩子为啥难?总结一句话:

知道的太多。会做的太少;知识面太丰富。能力太有限;自以为能的太多。承认自己不能的太少;想亲力亲为的太多。但时间精力太少;替孩子做的太多。让孩子自己做的太少。

这所有的“少”让妈妈们觉得自己不配做妈妈。觉得自己不合格。不是好妈妈。也不知道啥时候吹的这股妖风。

1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高到女性做不到就会有深深的自责。与其说带孩子太累。其实不是体力的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责在折磨自己。

母乳不够自责。在职妈妈不能陪伴自责。全职妈妈不挣钱自责。辅食做不好自责。孩子不爱吃饭自责。孩子没别人家优秀自责。孩子长得不高自责。孩子不够努力上进自责。孩子出门摔一跤自责。孩子内心受伤害自责。对孩子大声说话大吼了一下自责......

面对别人家的孩子。面对朋友圈里拍出来最优秀一面的孩子。面对别人家长吹牛下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显得不那么优秀不那么聪慧不那么有天赋。心态崩了。

而对自己要求就更高了。养个孩子相当于重新打造一遍自己。语数外音体美。奥数竞赛编程机器人。都恨不得自己先成为专家。

除了学习。还有心理。各种教育方法一溜儿学。最后发现面对孩子还是抑制不住的吼。吼完心理又难过自责。担心孩子内心受伤害。孩子有任何问题小心翼翼的不敢说。组织半天语言害怕伤害了孩子。最后孩子变成一点挫折都不能有的脆弱。新一轮的问题又开始了。

2

与其说上一代人望子成龙期望过大。新一代父母都的望子成龙之心都深埋在心底。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小心到让自己成为万能妈妈。啥都替孩子干了。做不到只能对内折磨自己。

就说我自己的例子:

刚我发觉疫情假期可能要几个月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制定了家庭学习计划。每天上几节课。学什么内容。做什么题。语数外艺术体育。都是自己教。自己辅导。我以为自己教个大班孩子和3岁半孩子问题不大把。但其实自己小小时候的学习结构、系统和方法与现在天差地别。

但我不相信自己不行啊。不服啊。觉得自己可牛了!妈呀。万能妈就是我吧!

然而。我还有工作。因为疫情。办公室大楼没开。自己也没法去公司。一直在家办公。后来办公楼开了。孩子还没开学。我也担心孩子在家放了羊。也就一直在家办公。

结果呢?

每天辅导学习每天费劲吧啦的。我工作每天压缩到2小时。自己半夜2点才能睡。情绪暴躁。睡眠不好。说好的健身一天没练。胖了10斤;工作进展太慢。自己搓火。

有个朋友跟我一样。但她是店长。完全不能够在家多一分钟。因此她开始招聘老师。负责在家辅导和陪孩子学作业。同时监督孩子在家上网课。

妈呀。这个方法真是太好了。本来就有不少培训班无法复课有大量老师没收入。而她也确实有这个家庭需求。太完美了!

我的孩子网课不多。都是陪伴学习的多。因此我开始了找老师计划。正在我发愁哪里找合适老师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国际学校孩子在招8年级孩子辅导英文写作课的广告。

于是我找到她。提出了我想要找老师的想法。比如每天来我家几个小时。给孩子们全英文玩游戏学儿歌等等。

没想到对方非常喜欢孩子。试课之后一拍即合。至今每天来我家。目前已经完全不需要我看着。小老师来了。孩子们每天都边学边玩特别开心。周围不少跟我有一样问题的妈妈们听说了这个方法。也是恍然大悟。都超级羡慕。都让也帮忙找一个。

我也腾出了自己的时间。也开始健身了。虽然体重还没掉哈哈哈哈。

这件事之后我反省了自己:家长要知道自己的能和不能。不能刚愎自用。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绝对正确的。能的尽力。不能的要承认自己的无能。要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而不是啥都亲力亲为的。

3

说起娇宠。我们这一代人对孩子的娇宠。比上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自以为自己教育的还不错。事无巨细。小心翼翼。做饭好吃不行。还要好看;书买的比山高。衣服买的能开店;干啥自己先学。铺平了道路埋好了坑再让孩子来。上个课学个习。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差自己蹲旁边给孩子做笔记了。

但是。这个假期每个家长。特别是小学生家长都有感觉。孩子上个网课费劲死。做个100字作文要8小时。写个作业哼哼唧唧一天写不完。家长都急了。觉得在家带孩子学习太难太难了。

学习没有自觉性。没有自主性。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划。对学习没有概念。你气到血压飙升120急救。孩子依然如故。

不是孩子不能改变。是从小的家庭养育模式。让孩子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啥都不用想。全能妈妈都给安排好了。

看了其他妈妈的吐槽和崩溃。我开始着手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能力。具体来说。就是:

1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自己规划时间。制定全天计划

2 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养成每天学习一点点的习惯

3 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从小培养。不要等开学了骂孩子不自觉

4 学习姿势要端正。学习不要趴着躺着歪着。学习要有学习的样儿

5 帮助家庭做家务。帮家人的忙。这是应该做的。不给钱

6 收拾整理房间。保持环境的整洁

7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越小心翼翼孩子越脆弱

8 每天读至少一本绘本。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

9 种植蔬菜或带孩子采摘。了解粮食和蔬菜得来的艰难。

很多人说。这可太简单了。还用教?但眼睛会了和脑子会了是两码事儿。其中的每一条。做妈妈的都知道。非常难。不是做到难。是思维方式的改变非常难。

就说收拾房间这件事。幼儿园都会要求玩完收拾。在家为啥不能?因为万能妈妈在收拾。妈妈太忙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保姆都能帮忙。因此改变一个孩子的行为。需要全家统一思想。

现在我每天工作。孩子在旁边学习。我跟他们说对最多的话就是:

“收拾东西。先把玩具收了。书放回书架。桌子收拾整齐再学习”“今天的学习任务还有哪些?你都完成的如何了?”“帮妈妈打杯咖啡”“帮忙把空调打开!”“自己洗下碗!”“自己看书。互相给对方讲故事”

虽然不能说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多么大的进步。但是。能看到孩子在自主学习方面越来越主动。每天在家工作+带两个孩子。我也越来越轻松。而他们的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争抢着做家务。收拾东西。哥哥帮忙照顾妹妹。妹妹抢着自己洗碗。

生活的点滴小事。孩子的事无巨细。靠的不是大量的理论知识才能学成。而是全能妈妈们的“放手”与“信任”。

其他观点:

我用一个故事告诉你老一辈的怎么带孩子。我小学女同学。她妈妈与婆婆关系不好。因此老人不管带孩子。老人住正房。同学一家五口住两间厢房。其实是五口人挤一个炕上睡。

同学是老大。出生在六十年代。老人不管带孩子。父母又要挣公分咋办?上工走时让孩子吃饱。然后一只小手与窗棂子绑在一起。其间任孩子如何哭闹。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奶奶都不过去看一眼。奶奶如此狼心。孙女长大后都没叫过奶奶。

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爷爷奶奶带。然后是大带小。没有汽车孩子们基本没什么伤害。一群孩子一起在土堆里玩。玩饿了回家找吃的。不管多穷都长大了。

如今孩子少都金贵。过去养孩子如养猪。现在养孩子如养熊猫。

其他观点:

说明你有可能太“刻意”了。太刻意“育子”。说明你的双方父母有可能也太“刻意育子”了。这是现在国内很多家庭通病。无法做到“天法自然”。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物质日益丰富。育子观念更加科学。孩子营养更加健康合理。这是好的一面。另一方面。好多家庭“两家一孩儿”。孩子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一起关注一个孩子。至少“二看一”。多至“十看一”。都想望子成龙。都想给孩子造就一个极佳的起跑线。加之“惯性放大作用”。很容易扭曲育子观念。造成带起孩子来“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唯恐闪失有过。束手束脚”。如此不几近崩溃才怪。

这种“惯性放大作用”便属于“刻意育子”。其结果有三点不足:首先容易因为长辈之溺爱演变为孩子的自私。这容易理解。其次容易使孩子因为以我为主演变为骄横跋扈。这也容易理解。最后容易导致温室里长不出栋梁才。致使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体魄不野蛮。其精神不文明。——其结果。孩子和长辈都变成了不同程度的受害者。而且。均为自己使然。

过去六七十年代。多数家庭因为经济贫困。孩子又多。曾有人夸张地形容:“像养一群小猪一样生养一群孩子”。这种做法充满着无奈。也蕴含着一些无知和不足。。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放养”。无奈之下。造就了孩子的“自然成长”。很符合事物成长的自然生长规律。这也锻炼了自力更生的一代。这也让他们的父母带孩子“看似更容易”!

如果。总是把孩子含在嘴里;如果。总是把孩子拴在腰带上。那么。过分的爱就变成了一种害;那么。刻意育子必然令人手足无措。所以。“放养”+“刻意”。从本质上变为有机结合体。似乎。会更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6:50

    孩子,自责,妈妈,自己的,带孩子,孩子们,太多,父母,家庭,这是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6:50

    没想到大家都对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6:50

    妈妈带孩子为啥难?总结一句话:知道的太多。会做的太少;知识面太丰富。能力太有限;自以为能的太多。承认自己不能的太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