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看书,且读书量大,但不爱写读书笔记,怎么办?
原创

孩子爱看书,且读书量大,但不爱写读书笔记,怎么办?

好文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不仅仅只是个别现象。很多家长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孩子的阅读量很大。但是不能有效转化吸收。学以致用。最后只是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图书馆。资料室”。量再多也不会有效果。

在你的介绍里没有提到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样。但是能感受到孩子的知识还是很丰富。而且天文地理历史都有兴趣。也说明比较庞杂。从你拍照的书单来看。一些类型小说较多。比如金庸的。科幻的。历史小说等等。读此类书。阅读的体验非常重要。不仅孩子。任何人读这样的书都想一口气读完。不想有中断。有打扰。你让孩子就此类书边读边做笔记。他一定是抵触的。

另一方面。从你的表达中。孩子对于阅读过的内容记忆很强。喜欢讲给别人。口头复述完全没有问题。这说明他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很强的。 只是不愿意进行书面的表达。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首先要明白几个问题:

1.孩子读书多一定是会对语文学习有帮助的。曹文轩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成弓与箭。箭想射得远。弓一定要拉得满。所以。有了这个基础。如果孩子对做读书笔记特别抵触。也不要一定逼着孩子做。只要孩子能完成学校的作文任务。每周都保持动笔写作文或是日记。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2.我们要知道男孩普遍数学好。语文差。主要原因就是数学只是写数字。写字少。做计算。有一说一。答案唯一。而语文太灵活。太宽泛。写作文又要求字数。又要有思想、讲道理。这对于心智成熟慢的男孩子确实有难度。所以语文会相对于数学成绩差。更导致不爱学语文。觉得语文太难学。学不好的心理。

3.最后。我们说到读书笔记这回事。其实做笔记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会做笔记的同学学习效率与成绩都要明显高于不做笔记。或是不会做笔记的同学。不仅仅是语文笔记。任何一科的学习笔记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都会对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从做笔记这个角度来说。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会受益终生的。

最后。再回到本文的问题上。要怎么办才能让孩子读书动起笔来?

首先。读书笔记是一种精读的模式。而首先要经过泛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第一遍读的时候目标是了解内容与故事情节。其次第二遍读才能分析人物、思想内容和记录好词好句。所以。做读书笔记最好是在第二遍读的时候。阅读的规律就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由这个问题衍生出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也就是他有兴趣读第二遍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并不是所有书都适合做读书笔记。这个问题我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做读书笔记要有仪式感。要有一些“设计”。像打游戏一样。给孩子“攻关略地”的感觉。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他就会积极地投入做这件事。至于具体的方式。家长们就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最后。笔记一定要规范。准备一个专门的读书笔记本。平时要放在手边。没事的时候就像翻课外书一样翻一翻。曾经有报道过。一半以上的写读书笔记的人。是从来不会复习笔记的。当时记了就过去了。其实。笔记一定要常看常翻。每次都会有收获。正所谓“温故而知新”。笔记都是知识的精华。多读几遍。比再读一遍书的收效更大。效率更高。

我是 @林老师讲作文。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或受益。别忘了关注、转发。任何有关孩子语文学习的问题都可以与我交流。我将竭尽所能帮助家长朋友。

其他观点:

一个才小升初的孩子。已读了1200多本课外书。而且是自愿爱看的。我就一个字“服!”孩子如此爱读书的习惯。因少见而难得!


可孩子不爱写读书笔记。这又是为什么?该怎么办呢?

从题主在问题描述中所提供的信息中。“三味”谈两点个人看法:

一、孩子看书太杂。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因此。孩子也就没有做读书笔记的动力。

从上面读书记录看。短短40多天的时间里。所读书目中。什么武侠、侦破、科幻、游记、记实、名著等中外书籍一应俱全。根本看不出孩子有何喜好或专长。给人的感觉就是见书就读。不加选择的被动式或泛泛式读书习惯。

不错。我们遵从“博览群书\"。但决不是毫无选择、毫无目的的见书就读。一个人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才小升初的孩子而言。他更有繁重的学科学习任务。在课外书的阅读上更应进行优选。才不致于适得其反。

如果孩子在读这么多课外书时。根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读了想获得什么。那么。他又怎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笔记呢?

建议:

家长让孩子读课外书。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实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出选择。既有泛读。更应有精读。对精读书目做出读书笔记。才真正有收获。

二、近40天时间。读课外书总达近千万字的量。对一个小学生而言。不仅对孩子的身体不利。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养成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从题主所提供的信息看。孩子看书的主要场所应该是图书馆。孩子成天泡在图书馆里。虽然精神世界很宽广。但毕竟是现实中的一个狭小空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图书馆毕竟是一个公众场所。并不是一个最适合孩子自由学习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受到别人的干扰。特别是看书后还要作笔记。更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才行。

建议:

孩子阅读课外书时。不要一味追求量。更应讲求质。家长最好能精选一些书籍。让孩子借回家精读。要求孩子做些读书笔记。这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味\"80年代读初中时。我也很喜欢看书。但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买不起书。只能去图书馆借。我看书、借书的目的性很强: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大多借一些文学写作和文学作品之类的书籍。每本书。我至少看了两遍。并对一些写作知识或优美句段等作了大量笔记。而且。这些笔记。我会在平时不厌其烦地去看。这对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其他观点:

从阅读的数量来看。你孩子的读书量真的可以说是“大”。我作为一个读书达人。在同龄人中每年的读书数量算是比较多的。达到250本。我说的是真正的“读”。而不是浏览式的翻看。

看了你孩子读书的记录。我有几个疑惑。跟你探讨。

一、读书的速度有问题。

在你发的孩子读书记录来看。你孩子读书的速度相当快。一本52万字的《哈利波特》。在6月28日一天就看完了。第二天。又看了合计93.5万字的三本书。而《莎士比亚》全集。也只花了三天半。

二、读书数量的问题。

有很多人请教过我如何在一年读完250本书。我也分享过我的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相关读书法”。也就是同类书籍集中看。

三、字数问题。

我读书颇丰。涉及的面也很广。但我从来没有去关心过我读的书有多少字数。很惭愧。除了知道《道德经》有5000个字之外。其它的我真的不知道。

你的孩子或者说是你把每本书的字数统计得那么清楚。已经偏离阅读初衷了。完全不符合读书之道。要知道。读书笔记比读书字数统计表更能说明一个人的读书情况。

这里的动机值得推敲啊!

四、关于做笔记。

读书是不是一定要做笔记?那也不一定。但读多了读杂了不做笔记的话。效果肯定会打折。

他为什么不愿意记笔记?这就是前面说的“动机”作祟。

你的孩子只爱“讲”。不爱“记”。真正的原因在于“讲”可以让别人知道。而“记”。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你孩子读书的动机不大对。你们作为家长要注意。尤其不要在行为上助长孩子这种思想。比如帮他统计字数。

五、建议。

孩子爱讲。不是一件坏事。可以增加他对书本内容的记忆。也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应该鼓励他坚持下去。

最好就是准备录音设备。他讲的时候帮他录下来。以后转成文字。再让他自己去修改。那也是不错的读书笔记。

总之。爱读书是好事。恭喜你有个爱读书的孩子。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沟通。感谢朋友阅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渭城曲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2:43

    孩子,笔记,读书笔记,本书,语文,自己的,课外书,字数,看了,家长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2:43

    没想到大家都对孩子爱看书,且读书量大,但不爱写读书笔记,怎么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2:43

    这个问题不仅仅只是个别现象。很多家长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孩子的阅读量很大。但是不能有效转化吸收。学以致用。最后只是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