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原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好文

热门回答:

读了一些网友的回答。很受启发。我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几句偈语是六祖慧能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诠释。所体现的是\"无我\"的人生境界。人的修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那尘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看透和看开。什么功名地位。什么金钱美女。什么忧愁烦恼。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尽管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对人还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人两手空空来到这个世界。又两手空空离开这个世界。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期间经历了生死荣辱。悲欢离合。到头来仍然是一个空字。从这个角度来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对的。但是人毕竟是现实的人。作为现实的人又是不能超然物外的。因此。人生于世。就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担当。要有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标。既然早晚要归于尘土。何不在有生之年轰轰烈烈地干一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就达到什么程度。这样。你回顾人生时才不会后悔!至于空无一物和看透、看开。主要是指人不要太执着、太纠结。不要心存贪念和贪欲。以不计得失看开。以奋发有为做人。这样的话。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没有白来这个世界上走一趟。你的人生就会是灿烂的人生!

其他观点:

这是句佛教偈语。源于一次佛教门徒的“论道”。还有一句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两句话代表了修行人两种境界。一种是“执迷”。一种是“超脱”。

《六主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为传授衣钵。一天集合弟子。让弟子们各作一首偈子。察看弟子们修习佛法到了何种程度。有谁可以堪当大任。当时大家认为非大弟子神秀莫属。但神秀并没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于是将偈子写在廊下的壁上。内容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另一句则是慧能大师的偈语。慧能大师本是樵夫。一次偶然听到一位客人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有所悟。于是不远千里拜访五祖求法。两人一见面。简单一对话。五祖即知慧能大师慧根深厚。遣其在磨坊中生火做饭。以磨炼心性。发掘慧根。慧能大师没上过学。不识字。听到别人吟诵神秀之偈。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帮我写下来。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是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后人逐渐将菩提树视为一种智慧、开悟和觉醒。

“镜子”是女孩用来装扮自己的事物。后来人们将镜子的作用衍生到内心世界。成为一种可以窥视心灵的象征。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话讲的是执迷执念。修行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超脱这个世界的种种苦难。种种悲哀。甚至是种种无奈。可是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忘却了成佛是为了什么。以致于只是为了成佛而成佛。为了成佛而修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讲的是超脱。菩提树之所以成为了“大觉悟、大觉醒”的代表。是因为释迦摩尼在此成佛。而释迦摩尼成佛。是因为他内心想要人们脱离苦海的这种大愿景。是因为愿景想法。才使得释迦摩尼成了佛!是因为愿景想法。才使得这棵菩提树有了那么大的功德和寓意!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有大愿景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不执迷于肉体。不执迷于财货。不执迷于功名利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心中愿景而存在。

拥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思想境界的人。必定不被名利欲望遮蔽慧眼。必定能够直视根源、直指本心。大凡“舍生取义”者。都有着这样的思想境界。而且也都是值得普通人敬仰的存在。

其他观点:

是佛教与中国人生态度的统一。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当思考时。忘我不可能。只能观周围世界。那树就在那。否则你不会知道。那尘埃也是人间物。染不染。惹不惹。都客观;一句广告语。舍得。舍得。舍与得合二为一。\"鲲鹏展翅。九万里。阅尽人间春色″更壮更美。人生就是与自然与社会共处的。累了静心。平时思考。有时忘我;但要始终不忘责任担当。不忘自已所应所责。人生几十年。上承祖恩与奉献。下奉献贡献下代。也许理解有误。就议论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3:26

    慧能,菩提树,成佛,自己的,的人,明镜,惹尘埃,人生,释迦,境界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3:26

    没想到大家都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3:26

    读了一些网友的回答。很受启发。我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几句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