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感谢邀请
说蛇、鳄、鸟在中生代都有放大版是不正确的。其实最大的蛇和鸟都是出现在中生代之后的新生代。
最大的蛇:泰坦蟒(Titanoboa)
泰坦蟒体长可达13米。体重超过1吨!泰坦蟒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蛇类。这种巨蟒生活在距今6000至5800万年前的古新世时期。这个时期中生代刚刚结束不久。当然啦。在泰坦蟒消失之后。新生代的地球上依然有很多巨蛇。比如非洲的非洲巨蟒、澳洲的沃纳比蛇等等。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网纹蟒和绿水蚺依然巨大!
图注:巨大的泰坦蟒。图片来自网络
最大的鸟:象鸟(Aepyornis)
象鸟的身高可达3米。体重500公斤。真的是鸟中的大象啊。象鸟的生存年代更晚。其生存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直到17世纪才灭绝。造成其灭绝的原因是我们人类的活动。象鸟是不会飞的陆行鸟类。其体型比中生代所有的鸟类都要大。其实中生代的鸟类体型都很小。最大的应该是同样不会飞。主要靠潜水捕鱼的黄昏鸟(Hesperornis)。其体长可达1.8米。已经算是中生代鸟类的极限啦。
图注:体型巨大的象鸟。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黄昏鸟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在水中捕鱼的黄昏鸟。图片来自网络
最大的鳄类:
与中生代的蛇类和鸟类相比。中生代的鳄类中还真有大家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恐鳄和帝鳄。
恐鳄(Deinosuchus)最大体长超过10米。体重约8吨;帝鳄(Sarcosuchus)体长近12米。体重8吨。
图注:恐鳄与人类的体型对比。作者RAX小博士
图注:帝鳄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恐鳄和帝鳄。在新生代也生活着许多超级巨鳄。最著名的莫过于普鲁斯鳄(Purussaurus)。最大个体长10.3米。重5吨。普鲁斯鳄生存于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属于新生代最著名的巨鳄。与恐鳄和帝鳄并称三大巨鳄。
图注:普鲁斯鳄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普鲁斯鳄巨大的脑袋。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肯定已经知道。最大的蛇和鸟都是生活在新生代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中生代有没有放大版的大王乌贼吧。
大王乌贼(Architeuthis)是今天海洋中最大的软体动物之一。属于头足纲。大王乌贼的体长可达13米。但是大部分都是触手。躯干的长度约2米。体重在150至300公斤之间。
图注:被冲上海滩的大王乌贼。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大王乌贼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在中生代也有巨大的头足纲动物存在。最著名的莫过于托斯特巨鱿(Tusoteuthis)了。根据保存下来的内骨骼化石。古生物学家推测托斯特巨鱿的体长在6至11米之间。其中躯干的长度超过2米。比大王乌贼要大。托斯特巨鱿会捕食白垩纪海洋中的头足纲、鱼类、甚至小型的蛇颈龙类和沧龙类。属于当时海洋中的高级掠食者啦。
图注:托斯特巨鱿两个体型猜测。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攻击沧龙的托斯特巨鱿。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中生代巨型头足纲的化石发现较少。所以我们不确定当时是否还生存着比托斯特巨鱿更大的头足纲。期待未来能够发现更大的中生代头足纲动物。超过大王乌贼。
其他观点:
谢邀。题干就有错误。最大的蛇、鸟还是鳄鱼。都出现在新生代而不是中生代。题主说的大王乌贼是管鱿目的。规范叫法应该是大王鱿。而中生代的巨型鱿鱼类动物。比之今天的大王鱿、中爪鱿。就是大也大不了多少了。
最大的蛇:泰坦蟒
蛇类属于鳞龙类爬行动物。到晚白垩世才出现。此时已是中生代末期了。目前已知最大的蛇是泰坦蟒(Titanoboa)。曾经生活在哥伦比亚东北部。据专家估计体长有12.8米。体重超过1.1吨。这种巨蟒生活在古新世中后期。也就是非鸟恐龙灭绝后的1000万年内。从食鱼型的头骨来看。泰坦蟒没有现代蟒蚺的这种强力绞杀能力。估计以鱼类为主食。可能也捕杀鳄鱼、海龟。但同时也是巨型鳄鱼的猎物。
最大的鳄:普鲁斯鳄
鳄鱼是恐龙的姐妹群。三叠纪晚期与恐龙一起从它们的共同祖先中分化出来。中生代著名的史前巨鳄无外乎帝鳄(Sarcosuchus)和恐鳄(Deinosuchus)。帝鳄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鳄类。它是今天鳄鱼的远亲。生活在距今1.12亿年前早白垩世的非洲和南美。最大体长有10-11米。体重超过5吨。
恐鳄是白垩纪晚期生活在美洲的一种短吻鳄。与今天的密西西比鳄关系比较近。最大接近10米。体重4吨。
虽然中生代不乏巨鳄。但新生代的鳄鱼也不逞多让。普鲁斯鳄(Purussaurus)是一种灭绝的巨型凯门鳄。中新世时生活在南美。体长和帝鳄差不多。有10米多。但普鲁斯鳄鼻子较短。身体较粗壮。因此体重胜过帝鳄。是有史以来最重的鳄鱼。
与普鲁斯鳄同时期生活在印度的喙嘴鳄(Rhamphosuchus)。体型比普鲁斯鳄稍小。这是一种巨型伪食鱼鳄。是今天马来鳄的近亲。
普鲁斯鳄不仅比帝鳄更重。也更为强大。帝鳄吻细长。而且据有的专家推测。它可能根本就不会“死亡翻滚”。因此难以捕杀大型陆地动物。过去传说帝鳄和恐鳄体重有8吨甚至10吨以上。可在水边袭杀霸王龙。此为哗众取宠。无论帝鳄还是恐鳄都没那么大。也没有与霸王龙抗衡的实力。普鲁斯鳄吻部粗壮厚重。能像现代鳄鱼那样采用“死亡翻滚”手法捕杀大型脊椎动物。是当时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霸主。因此。目前已知最大、最强的鳄鱼不在中生代。而是新生代的普鲁斯鳄。
最大的鸟:象鸟
鸟类出现于侏罗纪出现的。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等非鸟恐龙灭绝以后。鸟类才真正崛起。走上多样化。有史以来最大的鸟类是近期才灭绝的象鸟。属于平胸鸟科。是一类曾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大型鸟类。包括三个属九个种。都不会飞。大约在公元1000至1200年左右灭绝。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最大的象鸟Vorombe titan的重量为730公斤。高3米。
下图为巨象鸟Aepyornis maximus
与象鸟体型相近的鸟是史氏雷啸鸟(Dromornis stirtoni)。距今800万年前直到3万年前生活在澳洲。高3米。重650千克。有长脖子和残留的翅膀。但不会飞。
中生代的巨型鱿鱼
大王乌贼这一类的头足动物。就是新蛸下纲的十腕总目和八腕总目。包括大家熟悉的鱿鱼、乌贼和章鱼等。中生代到新生代主要就是这一大类的头足动物。过去认为托斯特鱿(Tusoteuthis longa)就是中生代最大的头足类了。最新研究发现。托斯特鱿和幽灵蛸目的吸血鬼乌贼关系更近。按吸血鬼乌贼的结构进行推测。这种巨鱿身体结构方面胴长占了大部分。不太可能像今天的巨鱿那样有很长的腕足和触手。因此根本就不大。今天的大王鱿胴长最大2.4米。全长13米。体重不到300千克。南极中爪鱿胴长能达到3米长。全长可能超过8米。体重可能超过一吨。
后随着研究深入。我们了解到白垩纪时的Enchoteuthis melanae才是最大的。这家伙胴长达到了3米。全长预计超过15米。
图为巨鱿Enchoteuthis melanae和薄片龙在战斗
比巨鱿更大的史前头足类
如果把已经灭绝的有壳头足类也考虑在内。直角石亚纲(Orthoceratoidea)和菊石亚纲(Ammonoidea)都有种类可以胜过巨鱿。直角石主要生活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中后期发展出了一些大型种类。其中最大的种类要属生活于4.7亿年前的房角石(Cameroceras)。体型上限可达6米。还有一种体型相当的直角石是距今4.51亿年前的内角石(Endoceras)。壳长有5.73米。
内角石Endoceras giganteum卫星版10米(E)、4.5米个体(F)与人的对比
泥盆纪以后主要的头足类是菊石。其中最大的巨菊石(Parapuzosia seppenradensis)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直径有2.55米。估计体重有1455千克(外壳705千克。壳内750千克)。如果这一推测属实。巨菊石才是最大的头足类。
最大的巨菊石Parapuzosia seppenradensis与人的对比
结 语
很多古动物爱好者提到中生代的动物就觉得很大。其实自从二叠纪起地球进入了巨兽/巨龙时代。从那以后每个时代都有大家伙。但更多的还是小型动物。我们新生代虽没有恐龙。但巨型动物较之中生代毫不逊色。题主问的这几个类群最大个体就都出现在新生代。而现代巨兽威风不在。和人类活动有莫大关系。
章鱼、鱿鱼一类的动物。因其独特的外形千百年来总能引起人们的遐想。人们总是幻想巨鱿居住在深海。有所向披靡的战斗力。北海巨妖之类的传说就是这种幻想的集中体现。实际上。巨鱿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大。那些全长18米的大王乌贼传说。是触手被人为拉伸的产物。而且更重要的。头足类素因战五渣而被戏称为“海洋薯条”。睡鲨就足以捕食现存任何的头足类了。因此可以想见。中生代的巨鱿处境更是危险。大型的鱼类和海洋爬行动物都可以轻易捕杀它们。Enchoteuthis melanae一具化石标本上就发现了海王龙(Tylosaurus)的齿痕。这是大型沧龙捕杀巨鱿的直接证据。
13米的海王龙
了解动物知识。关注动物博览。
其他观点:
谢邀。
严格意义上生活。古生代的生物并不是现代生物的放大版。只是外观相似的生物而已。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看看。蛇、鳄鱼以及鸟在中生代的同外观的生物。最后再看一下在中生代有没有与大王乌贼同外观且比它还要大的生物?
首先。我们来看看蛇在中生代外观相似的大型生物
从已发现的化石看。在中生代。确实生活着一种大型的蛇类。它与现在的蟒蛇体型相似。但是它比现在的蟒蛇要大得多。但是。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属于巨蛇科。与现在的蛇科(蟒科、眼镜蛇科、蚺科等等)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巨蛇并不是蛇在中生代的放大版。
说起巨大的蛇。许多小伙伴可能想到的是泰坦巨蟒。确实泰坦巨蟒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蛇类之一。根据已发现的化石看。泰坦巨蟒的体长在12米左右。体重超过了1吨。但是泰坦巨蟒是生活在新生代(距今6000万年前-5800万年前)的巨蟒。而不是中生代的生物。
而在白垩纪的晚期。也就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一种大型的蛇类。它就是玛德松纳蛇。根据已发现的化石看。玛德松纳蛇生活在白垩纪的晚期。平均体长在6米左右。但是与现在的蟒蛇不同的是。玛德松纳蛇虽然有着很大的体型。但是它的嘴巴并不能像现在的蟒蛇一样可以张开很大的角度。因此。科学家推断。这种蛇以小型的动物为食。
从玛德松纳蛇的数据看。它还不如现在的一些蟒科和蚺科的蛇类大。
鳄鱼在中生代相似形态的动物
在中生代的第三个纪也就是白垩纪的早期。在非洲大陆上确实存在一种体型超大的鳄科动物。它就是帝鳄。
早在1966年。法国的古生物学家就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一具远古鳄形目的动物化石。根据动物化石骨骼里的C14衰减度推断。它是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一种的大型的鳄类。生物学家将其命名为帝鳄。之后。在1997年。美国的古生物学家们组队来到撒哈拉沙漠。这一次收获颇丰。他们共发现了接近20吨重的帝鳄化石。通过这些化石。生物学家总拼出了7只不同年龄段的帝鳄。
从化石看。成年帝鳄仅头部就有接近2米长。体长更是超过了12米。生物学家推断拥有如此体长的帝鳄。体重可能接近8吨。
在帝鳄化石的附近。生物学家还发现了一些小型恐龙的化石。由此可以推断。帝鳄很可能像现在的鳄鱼一样潜伏在水下等待来喝水的中小型恐龙。然后偷袭猎杀。(PS:撒哈拉沙漠是近4000多年才形成的)。
中生代大型的鸟
严格意义上说。在中生代并没有鸟类。唯一一种像鸟的生物就是被认为是鸟类祖先的始祖鸟。始祖鸟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的小型有羽毛类恐龙。
迄今为止。除了始祖鸟外。在中生代中并没有发现其他的鸟类化石。也就是说鸟在中生代是没有放大版的。
那么。中生代有没有大王乌贼的“放大版”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王乌贼。大王乌贼是现存体型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早在2014年。日本就联合美国的探索频道一起搜寻过大王乌贼的踪迹。经历了几千次的下潜。终于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王乌贼。它的体长在80米左右。体重在50吨左右。这个长度就算是“海中巨无霸”蓝鲸都望尘莫及。
那么。在中生代有没有大王乌贼的“放大版”呢?从已发现的化石看。最大的海生软体和无脊椎动物是生活在奥陶纪的直壳鹦鹉螺。它的体长可达6米。除此之外。在中生代并没有发现软体无脊椎海洋生物能够达到大王乌贼的体型。
总结
无论是中生代的帝鳄还是泰坦巨蟒。都是史前生物。它们并不是现在鳄鱼和蛇类的放大版。除了生活在中生代的帝鳄比现在鳄鱼大以外。无论是大王乌贼还是蛇类亦或是鸟类在中生代都找不到与其相似的“放大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145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中生代,乌贼,体长,大王,体型,化石,鸟类,蛇类,新生代,体重
没想到大家都对既然蛇、鳄鱼、鸟在中生代都有放大版,那大王乌贼有没有可能也有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感谢邀请说蛇、鳄、鸟在中生代都有放大版是不正确的。其实最大的蛇和鸟都是出现在中生代之后的新生代。最大的蛇:泰坦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