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生妻”指的是哪类女人?
原创

古人为何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生妻”指的是哪类女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古代。民间广泛流传着“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宁穷死。别娶生妻”这样的俗话。要知道。“俗话”乃是古人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来。从而得以广泛流传的通俗话语。可以说是百姓们的经验之谈。那么这里的“生妻”指的到底是什么?为何古人对其避讳如此之深呢?

所谓“生妻”。其本意是指“年轻的妻子”。出自于李陵的《答苏武书》。“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这里的“老母终堂。生妻去帷”一句便是“生妻”一词的出处了。其中“终堂”是指去世的意思。“去帷”的意思则是离开帷帐。指改嫁。意思是说在苏武身陷匈奴的时候。其妻子年纪轻轻地便改嫁了。这点从侧面也得到了印证。例如李善注引《汉书》中便提到“子卿妇年少。闻以更嫁”。

但是。如果“生妻”仅仅指年轻的妻子。那么“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宁穷死。别娶生妻”这样的俗话显然就是毫无道理可言。其实。古人之所以对“生妻”忌讳极深。主要源于其引申出的另外一层意思。那便是指丈夫仍然在世。却得以改嫁的女子。

丈夫在世而女子改嫁。从古至今只有一种情况。那便是“夫妻离婚”。因此“生妻”在古代的另外一层意思。便是指丈夫在世。但却解除了婚姻关系的女子。

古代“离婚”女子。为何备受歧视

在古代。除了配偶去世之外。夫妻解除婚姻关系通常有三种方式。即“判离”、“和离”和“休妻”。其中“判离”是指官府介入强制解除婚姻关系。通常为婚姻违法或夫妻一方违法;“和离”则类似于今天的协议离婚。通常为男女双方及其亲族主动解除;至于“休妻”就不必解释了。大家都懂。

由于古代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致使男方在婚姻中通常处于优势主动地位。因此夫妻婚姻关系解除大多源于丈夫“休妻”。官府主动插手“判离”。和夫妻双方“和离”的现象极少。毕竟像李清照那样的女子古代太少了。因此。“生妻”在古代通常也用来特指被休的女子。

那么。为何被休的女子会遭到歧视呢?这主要源于古代的“休妻”规定。古代虽然重男轻女。但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下。丈夫和妻子的家庭地位基本一致。即妻子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官府保护的。因此古代男子想要“休妻”。就必须满足“七出”、“三不去”的规定。

所谓“七出”便是指妻子只要违反了以下七条中的任意一条。丈夫便可以以此为由予以“休妻”:

1、不顺父母:也就是说不顺从。不能很好的照顾公婆。这将会被判定为“逆德”。丈夫可以以此为由休妻。

2、无子:主要指妻子不能生育。没有办法传宗接代(古代普遍认为不能生育是女方的问题)。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自然成为了一条重要理由。

3、淫:也就是说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不正当关系。

4、妒:主要指妻子嫉妒心理极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妨碍丈夫纳妾、宠婢之类的。

5、有恶疾:这个不难理解。主要指妻子患有重病或者恶性传染病。这样自然不能再主持家庭饮食和对祖宗的祭祀。这在古代被认为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

6、多言:主要指妻子话多。古人认为女子多话就会挑拨亲戚关系。

7、盗窃:在古代。女子一旦嫁给男方。就失去了财产权。因此妻子如果擅自动用家庭财产。便会被认为是盗窃行为。违反了“义”。

至于“三不去”则主要是指“无归所不去”。即妻子娘家无人。被休后无处可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即妻子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孝三年。丈夫不得休妻;“先贫贱后富贵不去”。即贫穷时娶妻。富贵之后不许休妻。这三条则是为了保证妻子的基本权益。

从以上不难看出。“七出”除了“有恶疾”一条。均是指妻子在律法和道德层面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女子备受歧视自然不难理解。“寡妇”虽然在古代也遭受歧视。但毕竟在道德方面没有瑕疵。因此并非不可接受。而娶一个道德有瑕疵的女子。在古人看来那是家宅不宁的前兆。

当然。“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宁穷死。别娶生妻”这种俗语仅仅适用于古代。毕竟现代夫妻离婚的理由和方式已经放宽了很多。感情不和已经取代道德问题成为了绝大多数。

其他观点:

人们常说。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可见。在任何时代。娶妻生子。对男人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关于娶妻。当然推崇原配结发夫妻了;但因各种原因。有时也需要再娶。古人关于再娶。有这样的俗语:“宁娶寡妇。不娶生妻”。

古人为何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生妻”指的是哪类女人?这里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寡妇”不用过多解释。什么时代都有。指丈夫过早离开人世。致使孤苦无依的妇女。

“生妻”较之“寡妇”就陌生了很多。是指丈夫健在。但却改嫁他人的妇女。

“生妻”一词。最早出现在李陵的《答苏武书》之中:“……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信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苏武被迫留在匈奴。他的妻子却改嫁了他人。也正是从那时起。“生妻”一词。便指那些丈夫健在却改嫁他人的妇女。

丈夫健在改嫁他人。其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被迫改嫁。即被休在先。改嫁在后。而被休的理由。即所说的“犯了七出”;另一种原因则是主动改嫁。或移情别恋。或再攀高枝。正如拉场戏《马前泼水》中的催氏女。便是典型的后者。

我们可以觉察得出:不论是被休再嫁。还是主动再嫁。这种女人其品质基本上都是有问题的。尤其在古代。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甚至唾弃的。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道理了。寡妇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和理解。但是。绝大可能的人品有问题的“生妻”。就真的难以与之相提并论了。

如今社会。文明进步。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生妻”一词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宁娶寡妇。不娶生妻”这一俗语。仍然警示着人们。人生在世德为本。不论命运如何安排。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其他观点:

宁娶寡妇。不娶生妻。这是封建社会老话。生妻。指结过婚。后又离异的女人。古代男尊女卑。男人主导婚姻。离婚基本意味着休妻。

封建礼制下的婚姻是夫权制。女人婚姻很被动。没安全感。男人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礼法如“三从四德”、“七出七去”。都是限制女人。维护男权。诸如无后、不顺父母、淫、盗窃、有恶疾、妒夫。甚至多口舌都是被休的理由。

最强洗脑的老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现在还影响着很多女人。古代婚姻相对稳定的多。而女子提出离婚更是“骇人听闻”。彼时离婚都由男人提出。叫“休妻”。这对女人是件很羞耻的事。丑闻传遍十里八村。娘家都抬不起头。

于是。离婚即休妻。休妻即女人犯了大错。谁愿意娶一个有问题被休掉的女人?尽管她或很冤。这是旧社会惯式思维。没人去想男人问题。

至于寡妇。那是死了男人的女人。不代表女人有问题。寡妇也不容易啊。还有其他说法。如“克夫”、“寡妇门前是非多”、“贞节牌坊”。

因此。寡妇并不是好选项。离过婚的“生妻”却是更糟糕的选择。那意味着她有严重违背婚姻和家庭的坏行为而被人抛弃。

无论寡妇或生妻之论。都是封建礼教下对女性赤裸裸的歧视。这简直太差劲了!

当今是自由婚姻。离婚意味双方不合。或种种问题但并无男女导向。“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是说古代。现在女人都能上天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55:13

    寡妇,古代,妻子,丈夫,女子,女人,不娶,婚姻,都是,是指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55:13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人为何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生妻”指的是哪类女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55:13

    古代。民间广泛流传着“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宁穷死。别娶生妻”这样的俗话。要知道。“俗话”乃是古人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