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燕歌行》为什么可以说是边塞诗的集大成之作?
原创

高适的《燕歌行》为什么可以说是边塞诗的集大成之作?

好文

热门回答:

《燕歌行》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首诗。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这首诗讲述了边疆战士不顾生死、奋勇杀敌。但由于主帅骄纵轻敌、罔顾将士性命导致了惨败。而家中亲人还在苦苦思念。日夜牵挂。诗人表达了对守边战士的深切同情。对昏庸将领的强烈愤慨以及对统治者的遣责。全诗激昂慷慨。气氛悲壮。读后不禁令人掩卷长叹!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高适的这首《燕歌行》是所有边塞诗里写的最详细的了。全诗气势磅礴。悲壮动人。

我们先说一下这个诗歌创作的背景: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当时。河北节度副使张守珪部为契丹所败。张隐匿败绩。谎报军功。诗人得悉真情。写了这首诗。寓讽刺之意。

从两方面对比的描写就可以看的出高适这首诗主要揭露了军队中苦乐不均的现象。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烈火照狼山。”“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些诗句是写战士艰苦行军、英勇杀敌。为国献身的爱国情怀。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里描写将军的骄傲轻敌。醉生梦死。不恤士兵。造成战争的惨重伤亡。

另一方面。诗人在描摹边塞的自然环境和战地士兵内心感情的变化。更真实的渲染了战地生活的气氛。情感起伏转折。波澜翻滚。“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是悲愤填膺的抒情。“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是感慨万端的议论。

总之我在读这首诗时会感到时而雄迈高亢。时而苍凉深沉。说这首《燕歌行》是集边塞诗的大成之作一点都不为过。

其他观点:




高适的《燕歌行》因为内容全面。风格多样化。思想深刻。形成了雄浑悲壮的场景。故而被称之为边塞诗的集大成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只求﹂份安宁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1:24

    歌行,边塞诗,这首诗,战士,悲壮,这首,诗人,战地,单于,契丹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1:24

    没想到大家都对高适的《燕歌行》为什么可以说是边塞诗的集大成之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1:24

    《燕歌行》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首诗。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这首诗讲述了边疆战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