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两个启示。一、杀人要诛心;二、三人成虎。真相要自己去了解。
孔融不孝?我们来看《后汉书》这段记载:
“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因为过于悲伤以至于毁伤身体。倒在地上不能起来。需要别人搀扶。州里的人都称其孝。
而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已经五十六岁了。家里早没了父母。想孝都已经没得孝了。哪来的不孝罪?
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证据竟然是出自曹操之口。说他曾经和祢衡说:“父亲和儿子之间有什么亲的?只不过是情欲发泄后的意外产物而已。儿子和母亲也有什么可亲的?只不过寄存的容器而已。”
不知道孔融有没有真的说过这句话。即使有说过。因言获罪。但是曹魏什么时候兴满清那套文字狱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已。
只是一段话。现在断章取义的事情还少吗?如果仔细分析这段话也没有错!
儿女的确更多只是父母感情发泄后的产物。如果生下来后不管不顾。不养不教。甚至粗暴对待。两者又有什么亲情可言呢?对于被遗弃的孩子来说。突然出现的亲生父母和辛苦养育自己长大的养父母之间。和谁有感情。正常思维都是能判断出来的吧。这也是古人常说的。生恩不如养恩。
而抛开这些。孔融因“不孝”被杀。只是杀人诛心而已。汉代重孝。孔融又是孔子之后。儒家重孝。孔融是当世的名士。曹操无论以上面罪名杀孔融。必定与天下士人为敌。但是曹操却以“不孝”杀之。即堵了天下人的嘴。又让孔融在两千年后还被人诟病。最是险恶不过了。
曹操为什么如此狠孔融?
因为孔融一直是汉朝的坚定拥护者。一直和曹操对着干。
初。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孔融说:“操。你知道吗?武王伐纣的时候。把妲己送给了周公!”曹操懵逼脸。没听说过啊!孔融回答:“看到你儿子娶袁熙的老婆。想当然的。武王可能也这么干过!”
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操。你顺便把当年肃慎不进贡弓箭。还有丁零人偷苏武牛羊的案子一起处理了吧!”
孔融就这样经常言辞犀利的怼曹操。关键是孔融孔子之后。诗书传家。又和祢衡是好友。曹操还怼不过他。
之后曹操颁布的各种法令。孔融不高兴的总要上书去怼曹操。曹操终于忍无可忍。才让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构陷各种罪状以杀孔融。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卿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一、汉室有难的时候。孔融在北海聚众欲谋反。
二、和孙权的使者说话时。诽谤朝廷。
三、孔融身为九卿。衣冠不整。言行唐突。
四、经常和祢衡说些大逆不道的话。
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
孔融还有一子一女。儿子九岁。女儿七岁。尤其女儿和孔融一样早慧。被曹操知道后。全部处死。
如果说孔融是因为不孝而被杀。何故还要杀其妻子。而后又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呢?
所以说。孔融以“不孝”被杀。只是曹操故意的陷害诬陷而已。可惜现在还有很多人竟然还能信以为真。可见杀人诛心啊!可怕!
其他观点:
没什么启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孔融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些言论。在当时人看来。是无法接受的。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父母对于儿子。有什么功劳呢?他们只不过是当年为了自己爽。发了情。做了事。所以产下了儿子。却把“我生了你”当成功劳。是不是很搞笑?孔融此言一出。自然是舆论哗然。群情激奋。说他散播“不孝言论”。成为了曹操杀死他的把柄。
曹操列出了孔融几个罪状:
①以前在北海的时候忽然宣布:这天下也不一定非得姓刘的才能当皇帝。(谋反)
②和孙权使者聊天。骂朝廷不好的地方。
③上朝的时候不带头巾。
④和祢衡一起发布不孝言论。说父母生育儿女本无恩情。
⑤和祢衡相互捧臭脚。祢衡说他是“仲尼不死”。他说祢衡是“颜回复生”。
大逆不道!
罪极当诛!
图为曹操骂汉朝皇帝
孔融的父亲孔宙。在孔融十来岁的时候就死了。所以说孔融不孝。那是没有的事。孔融只是嘴上不孝。行为上却非常孝。然而曹操想杀他。给他安罪名。都不够砍头的罪。譬如不带头巾、和朋友相互夸赞。这些够杀头吗?不够的。只好安个“大逆不道”的帽子。把孔融的言论拉出来凑数。譬如“当皇帝的不一定姓刘”“父母对儿女本无情”。
至于说现在。为啥很多人看到孔融因为“不孝”被杀。就很亢奋呢?
因为这群人怂。不敢当众说“我认为不孝是对的”。只好转而攻击被立为孝之楷模的人。指着孔融说“看。他也不孝”“他好虚伪”。仿佛找到了和孔北海的共同点。内心的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孔融被攻击。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其他观点:
孔融是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货真价实的名门之后。孔融年少就特别有才。他勤奋好学。与曹操同为“建安七子”之一。文学造诣非常高。他也官运亨通。任过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经皇叔刘备表荐担任过青州刺史。
孔融生性耿直。性格放荡不羁。他与曹操同朝为官。两人经常政见不合。孔融名门之后。在古代地位是很高的。又是学术大家。因此说话是很有分量的。这样出身的人大多都有点恃才傲物的毛病。他从来不吃曹操那一套。把曹操视为屑小之辈。曹操的毛病和缺点孔融从来不分时间地点直接一顿扒皮。很多时候都让一向讲究威严的曹操下部来台。也许曹操对孔融的杀心就这样一点点积累下来。
曹操出身卑微。孔融很是看不惯他。经常对曹操说三道四。但曹操碍于他的影响力一直没有对他下手;有一次曹操打败了袁绍。又率领儿子曹丕攻下邺城。当时曹丕只有18岁。看见袁熙的妻子甄氏长得漂亮。就强占人家为夫人。这种情况在当时还是很正常的。但孔融知道后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当年周武王姬发讨伐纣王的时候。打赢了把纣王的爱妾赏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
曹操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但从来不知道武王当年竟把妲己赐给了弟弟。心里一直疑惑不解。有一天曹操终于有机会向孔融问起这件事。武王把妲己赐给弟弟到底是出自哪个典故。你猜孔融怎么回答的。孔融说:
“我是根据现在的情况自己凭空想出来的”。
这不是拿曹操开涮吗?你孔融说曹操抢了甄氏。把甄氏比作妲己。曹操比作周武王。曹丕比作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这下关系全乱了。自己的儿子变成了自己的弟弟。曹操是该叫他弟弟还是叫他儿子呢?另外一层意思是孔融还暗讽甄氏已经经过曹操的手赐给儿子。是骂曹操吃了自己儿媳妇的豆腐。
孔融也是过分膨胀。认为曹操被自己的嘴炮打得不敢回口。便就越发膨胀。随口一句想当然。最终还是被曹操逼及了。也是在孔融写的文章里面加以挑剔。孔融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父子无恩。母子无爱”。这种观点与当时以笑制天下的汉朝离经叛道。非常的出格。在当时更可谓是大逆不道。也正是因为这样让本就愤愤不平的曹操找到了诛杀孔融的口实、借口。以“不孝”的罪名将孔融满门抄斩。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八月二十九日。曹操派人前往孔融家行刑。当时孔府上下都很恐慌。但孔融的两个年幼的孩子却很淡定的在玩游戏。孔融向抓他的使者求情让他放过孩子。不料孩子却说:
“爸爸。没用的。鸟巢倾覆了。怎么可能有完整的鸟蛋呢?”。
这就是“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来历。
孔融死后被葬在了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办事处范家村北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422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不孝,儿子,北海,自己的,大逆不道,之于,孔子,弟弟,父母,罪名
没想到大家都对四岁让梨的孔融,却因“不孝”而死,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两个启示。一、杀人要诛心;二、三人成虎。真相要自己去了解。孔融不孝?我们来看《后汉书》这段记载:“年十三。丧父。哀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