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们今天抛开历史不谈。谈谈心理学。从孔融让梨来谈谈心理学。
孔融是孔子的直系后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的继承者。儒家思想讲的是什么?八个字。“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论资排辈。父母、哥哥都比孔融大。所以自己就得拿最小的。这是规矩。
我们不妨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孔融是大哥呢?他的梨拿多大的?他还会让吗?
梨子虽小。却是封建道德的试金石。我们不妨来扩展下思维。孔融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领导您先走!这就是封建士大夫的心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孔融让梨的流传至今的原因。
这种根本不该提倡的心理。根本不是谦让。而是封建道德的标尺。是所谓封建道德的制高点。当然这不只是孔融的问题。这是中国心理的问题。孔融的道德也代表着这种心理。我们其实这时候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孔融的哥哥当时是个啥心态。就因为拿了大一点的梨就被冠以不懂爱护弟弟的罪名。没有弟弟懂事。后来又有一门争死的故事。孔融收留了一个逃犯。是孔融大哥的朋友。结果事发后。孔融的哥哥孔褒被捕。结果孔融说人是我收留的应该杀我。可孔褒却说人是我留下的应该杀我。结果孔褒就被杀了!多牛。弟弟再次成为了英雄。大哥再次被坑。当然孔融自己也因为没有跳出这个封建道德的圈子。最后被曹操杀害。
其他观点:
孔融让梨的时候才四岁。为什么会让梨?当然是因为家里教导说。要分享。要尊重长辈。要把好东西先奉给长辈尊者。
想必有人希望发现真相是原来这个四岁的孩子会自己考虑:我想吃大的。兄友弟恭。哥哥爱我。如果我把大的给哥哥。哥哥自然会推给我的。然后就能让我吃到大的啦。
小朋友在那个年纪。还只处于接收信息的阶段。还来不及那么腹黑。
遵照吩咐。分梨罢了。大的是好的。给尊长。就这样
其他观点: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大家都清楚。只是我们深究一番。从当时的环境来说。孔融让梨也挺复杂的。
当时孔融的母亲端来一盘梨子。母亲先让孔融挑梨子。孔融就挑了最小的一个梨子。父亲就问他为什么挑最小的。孔融就说自己是最少的。当然要吃最小的梨子。大的就让给兄长。大家听了。都赞叹孔融。夸他是一个谦让。守礼的好孩子。都说他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不过我们往深层里去想。孔融当时只有四岁啊。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就懂得了谦让和礼法了?如果是真的。孔融也太早熟了吧!一个四岁的孩子。正是贪吃的时候。有水果吃。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想吃大个多汁的水果啊。孔融也不例外。在这次让梨的之前。他们一群小孩子肯定也有分水果的事情。在分东西的时候。由于孔融是最少的。自然第一选择权轮不到他。孔融总是轮到最后挑剩下的。自然最后剩下的水果能有多大呢?在这约定俗成的规律下。每次有水果吃的时候。孔融养成的习惯都是挑最少的。而这次孔融先挑。孔融只想挑最少的。因为惯例告诉他。只能选最少的。否则以后他的兄长会不会欺负他就很难说了。所以孔融就挑了最小的一个梨子。而在大人的思维里。觉得孔融真是个好孩子。懂得谦让的品格。大人的心理都知道。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嘛。一点小事自然就会添油加醋的宣传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当时的孔融真是那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422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梨子,谦让,封建,哥哥,四岁,最小,道德,水果,心理,这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的孔融为什么让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们今天抛开历史不谈。谈谈心理学。从孔融让梨来谈谈心理学。孔融是孔子的直系后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的继承者。儒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