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奸臣?
原创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奸臣?

好文

热门回答: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光是有文字明确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期间。不乏很多忠臣良将、孝子贤孙的同时。也出了不少奸佞之徒。

什么是奸臣?古代也叫“僭臣”。指不忠于君主。弄权施诈误国之臣。

我个人理解。所谓“奸臣”。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大臣;其次。他们对君主。逢迎献媚、溜须拍马;在行为上。他们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打击报复。滥杀无辜;在为人上。他们自私自利、欺下瞒上。有的甚至弄权误国。弑君篡位。

那么。我们按照上面这些条件。从古到今。过滤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入选奸臣行列。

一。夏朝

寒浞(zhuó)。夏朝时期的篡位君主。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

他早年任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相。

后羿执政8年。不修民事。寒浞趁机杀死后羿。夺取有穷氏大权。

寒浞晚年骄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相之子少康的复国之战中。

二。商朝

恶来。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他是商朝时期著名的“奸臣”。曹操曾称赞典韦是他的“古之恶来”。可见。恶来是一个力大无穷、武功高强的奸人。

三。春秋时期

1。庆父。春秋时期鲁国上卿。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的异母弟弟。

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了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为“庆父”。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2。伯嚭(pǐ) 春秋晚期人。出身于楚国贵族。原为晋国公族。吴王夫差时期的太宰。

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本来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却丧失了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而在现在的中国江浙一带。多有用“伯嚭”来形容内奸。

四。战国时期

1。子兰。芈姓。熊氏。楚怀王幼子、楚顷襄王之弟。楚国上官邑大夫。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昭王诱骗楚怀王去秦(今陕西咸阳)会盟。昭睢、屈原等大臣反对怀王去秦。他却力劝怀王前去会盟。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

这个人是屈原的政敌。对于屈原的死。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屈原自己投江耳死;另一种说法是。子兰设计追杀屈原。将其杀死之后。装入袋子投入了汨罗江。

2。郭开。战国时期赵国奸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两代君主。

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继位后。任用乐乘代替廉颇主将之位。廉颇出走魏国。廉颇后来想回到赵国。而赵国因屡次遭到秦国攻击。国内缺乏优秀将领。也想召回廉颇。

赵悼襄王派使者去找廉颇。郭开与廉颇有私仇。于是向使者行贿。让他在赵王面前诋毁廉颇。

使者见到廉颇时。廉颇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带兵打仗没有任何问题。使者收了郭开的贿赂。回报赵悼襄王说:“廉颇虽然年老。但饭量不减。然而他与臣会见时。吃了一顿饭。就去了三次厕所。”

这就是“一啖三屎”的来历。吃一顿饭。去了三次厕所。

赵悼襄王由此认为廉颇年老无用了。不再召廉颇回国。

李牧是赵国名将。曾多次率军击退匈奴和秦国的进攻。在赵国国内声望很高。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命王翦、杨端和、羌瘣率军进攻赵国。赵王命李牧为主将。司马尚为副将率军迎敌。王翦畏惧李牧的军事才能。于是派使者携带重金贿赂郭开。

郭开向赵王谗言陷害李牧和司马尚谋反。准备与秦军里应外合攻灭赵国。结果李牧被诛杀。司马尚被免职。于是王翦率军灭了赵国。

3。吕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把秦国人质异人当做“奇货”。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后世对于吕不韦的功过是非。颇有争议。但他和赵姬私通。的确祸乱了朝纲。

五。秦朝

赵高。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 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六。西汉

1。淳于长。是中国西汉时期有名的贪官奸佞。他在当时凭借着自己的阿谀奉承一度成为朝廷之中的达官显贵。后被表弟王莽举报。在狱中被杀。

2。石显。西汉元帝时佞臣。是西汉末年影响朝政腐败的第一号宦官。他结党营私。祸乱朝纲。西汉王朝的衰败。他立了第一功。

3。王莽。新朝开国皇帝、政治改革家。

王莽清净简朴。谦恭好学。汉成帝时进入朝廷中枢任职。历任黄门郎、射声校尉、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累迁大司马。

初始元年冬(公元9年1月15日)。建立新朝。年号“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统治期间。复古改制。引发天下大乱。地皇四年(公元23年10月6日)。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享年67岁。

七。东汉

1。梁冀。是中国东汉时期外戚出身的权臣。妹妹是汉顺帝的皇后。质帝仅仅当面说他是“跋扈的将军”。就被他毒死了。另立一个小皇帝。他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后来。被皇帝锄灭其党羽。自杀。

2。董卓。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西凉军阀。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后十常侍作乱。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董卓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3。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 。东汉末年权相。三国曹魏的奠基者。

东汉末年。面对天下大乱。曹操以汉献帝刘协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民、实行“租调制”。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生产和社会稳定。建安十八年(213年)。获封魏公。建立魏国。定都邺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册封魏王。权位在诸王之上。

后世对曹操的评价争议很大。但对于东汉朝廷来说。他肯定是奸臣。

八。三国时期

1。张松。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心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劝说刘璋连好刘备;其后。又劝说刘璋迎接刘备。以抗击张鲁。建议都被刘璋采纳。建安十七年(212年)。暗助刘备。为其兄张肃告发。刘璋怒而将他斩杀。

2。黄皓。三国时期蜀汉宦官。董允死后。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一跃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并排挤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

3。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马懿自幼聪明。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后因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去世后。又辅佐过魏明帝曹叡。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

九。东晋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太保谢安的女婿。

王国宝品行不端。不受岳父谢安重用。后靠琅琊王司马道子起家。授秘书丞。出任琅琊堂邑二郡太守、中书令、中领军。联合司马道子同掌大权。

后来和外戚王恭军事势力发生冲突。被逮捕入狱赐死。

十。南北朝

阮佃夫。南朝宋后期著名的奸臣。

弑杀宋前废帝。拥戴湘东王刘彧即位。凭借拥戴功勋。获封建成县侯。迁南台侍御史。后废帝即位。受到宠信。元徽五年(477年)。谋反未遂。被处死。

宇文化及。 隋朝大臣。隋朝末年群雄之一。

宇文化及贪婪骄横。不循法度。举动轻薄。因保护晋王杨广。迁太子仆。深得宠信。隋炀帝即位后。因权力越来越大。贪婪妄为。横行不法。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发动江都政变。弑杀隋炀帝。拥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称大丞相。率军北归。被魏国公李密击败。随后自立为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与其二子被夏王窦建德擒杀。

十二。唐朝

1。李林甫。唐朝宗室、宰相。

李林甫历任太子中允、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但后期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2。杨国忠。唐朝宰相。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杨国忠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身兼四十多个职务。

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3。卢杞。唐朝宰相、奸臣。任宰相以后。嫉妒贤能。稍有不顺从自己的人。必定要致他于死地。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严郢、张镒等人。

4。安禄山。唐朝时期藩镇、叛臣。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受唐王朝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

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

至德二年(757年)。为嫡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杀。

十三。唐朝武周时期

来俊臣。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武周时期著名酷吏。

无赖出身。善于告密。得到武则天信任。先后任侍御史、御史中丞、太仆卿。组织数百名无赖专事告密。设立推事院。联合党羽朱南山等撰写《罗织经》。制造各种残酷刑具。大兴刑狱。采取刑讯逼供手段。任意捏造罪状致人死地。大臣和李唐宗室遭到枉杀灭族者达数千家。后来。企图陷害武氏诸王、太平公主、张易之等。诬告皇嗣李旦和庐陵王李显谋反。遭到卫遂忠告发。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被武则天下令处死。结束了十四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宣告结束。“罗织”这个词语。估计就是从来俊臣这里开始有的。

十四。北宋

1。蔡京。北宋宰相、书法家。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湖南长沙)。

2。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是主和派代表人物。

金兵围困东京时。跟随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求和。力主议和。靖康之难后。受到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历时一月。金国撤兵后。迎接元祐皇后入居延福宫。还政于宋高宗赵构。受封检校太傅、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后来。以叛国之罪名被赐死。

十五。南宋

1。秦桧。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起初力主抗金。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回到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前后执政十九年。深得高宗宠信。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病逝。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2。贾似道。南宋晚期权相。

嘉熙二年(1238年)。登科进士。并依靠其姐为贵妃深受宋理宗器重。官位一路平步青云。宝祐二年(1254年)。贾似道进入南宋政权核心。加封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后又晋升为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其后累官至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德祐元年(1275年)。贾似道率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贾似道被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年六十三岁。

贾似道弄权误国和被杀的详细过程。冯梦龙的《三言》和吴研人的《痛史》都有详细记载。

3。留梦炎。宋理宗时甲辰科状元。德佑元年(1275年)。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进左丞相。同年十一月。元军逼近临安(杭州)。留梦炎悄悄跑了。第二年投降元朝。他曾经劝降文天祥。被文天祥怒斥。

元朝抓获文天祥后。前朝旧官十多人请求元帝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坚决反对。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意思是。只要放了文天祥。他在江南威望太高。只要他一声号令。纠结起一支人马。我们这些人还有活命吗?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病死家中。

4。史弥远。南宋奸臣、宰相。

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史弥远派人杀了韩侂胄。把韩侂胄的首级函寄给金国求和。

太子赵竑对史弥远特别愤恨。曾经写了几个字:“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又呼弥远为“新恩”。意思是。他如果当了皇帝。要把史弥远流放到新州或者恩州。

史弥远害怕了。谋求废了太子。宋宁宗驾崩后。史弥远矫诏拥立另外一个宗室子弟。这就是宋理宗。

史弥远派人逼原太子赵竑自缢。诡称病死。

史弥远在两朝擅权共26年。一直得到宋宁宗﹑宋理宗的宠信。其亲信七人。被时人称为“四木三凶”。史弥远等对金采取屈服妥协。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

在他执政时期。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病死。享年六十九岁。

十六。辽国

1。耶律乙辛。辽道宗朝权相、奸臣。

辽道宗即位后。历任同知点检司事、同知北院枢密副使、南院枢密副使、南院枢密使。封为赵王。署理太师。势倾中外。广收贿赂。

大康元年。诬陷宣懿皇后萧观音与伶人赵惟一通奸。造成“十香词冤案”。导致宣懿皇后被处死。构陷太子耶律浚谋反。使其冤死狱中。试图暗害皇太孙耶律延禧。引起辽道宗警觉。贬为南院枢密使。削除王爵。迁兴中尹。七年。以“鬻禁物于外国”罪名被捕。试图逃奔北宋。坐罪缢死。

耶律乙辛专擅朝政 14 年。兴起两次特大冤狱。杀害大批正直贵族与杰出官僚。使辽朝元气大伤。导致天祚帝执政时出现了治国理政无人可用的局面。无法实现国家振兴的抱负和才干。最终走向了衰亡。

2。萧奉先。辽国大臣、外戚。官至枢密使。封兰陵郡王。

天庆四年(1114年)。萧奉先之弟萧嗣先率军讨伐女真。兵败。将士大多逃走。萧奉先恐萧嗣先会遭降罪处死。便制造假象。欺瞒天祚帝。萧嗣先因此得以免死。

保大元年(1121年)。萧奉先诬陷耶律余睹勾结驸马萧昱。阴谋扶立晋王耶律敖卢斡。致使萧昱、耶律敖卢斡遇害。耶律余睹投奔女真。

女真还未攻来之时。萧奉先逢迎宽慰天祚帝。说女真尽管进攻上京。但不会远离自己老巢。不久后。女真军队直捣云中。天祚帝只好逃住夹山。

天祚帝到此时才彻底醒悟。大怒。于是赐死了萧奉先父子。

十七。金国

胡沙虎。后名纥石烈执中。金朝权臣。在1213年发动政变。杀金帝完颜永济。改立完颜珣。官至太师、尚书令、都元帅、监修国史。封泽王。后为部将术虎高琪所杀。

十八。元朝

1。哈麻。元末权臣。康里人。其母为宁宗乳母。故入为宿卫。因受顺帝宠信。累官为殿中侍御史。礼部尚书。至正初。脱脱为相。也先帖木耳为御史大夫。他趋附之。脱脱与太平、别尔怯不花等有隙。他支持脱脱。脱脱复相。他拜中书添设右丞。未几。又与脱脱不合。阴进西蕃僧以运气术向顺帝献媚。号“演揲儿法”(“大喜乐”之意)。其妹婿秃鲁帖木耳亦进秘法。于是顺帝日从事其法。广取女妇。君臣宣淫。丑恶不堪。

2。阿合马。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人。元朝大臣。世祖忽必烈时期近臣之一。

开始时。他是察必皇后之父按陈那颜的陪嫁奴隶。中统二年(1261年)。出任上都同知。此后。历任领中书左右部、兼都转运使、中书平章政事。主要掌理财政。推行清理户口、推行专卖制度、发行钞票(时称交钞)等方式。增加朝廷收入。

南宋灭亡之后。在江南地区实行发钞和药材限制专卖政策。激发大臣不满。导致武将王著联络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今内蒙古境内)时。假传真金太子之命召唤并刺杀。

元世祖忽必烈经调查后。认为阿合马的确有罪。处以没收家产、肃清党羽、剖棺裂尸。

3。铁失。元朝大臣。奸臣。

公元1321年。十九岁的元英宗继位。这是元朝口碑较好的一个皇帝。他大力整顿朝纲。惩治奸臣贪官。在宰相拜住的协助下。斩杀、罢免了不少官员。自然引起贪官污吏的恐惧和反抗。

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的一批高官害怕自己的奸贪事情败露。也被问罪。于是密谋废立。1323年八月的一个晚上。在元英宗从夏宫回北京半路的宿营地。铁失等人突然带兵杀散侍卫。冲进皇帝卧室。杀死了元英宗和宰相拜住。

十九。明朝

1。严嵩。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晚年因事激怒嘉靖帝而失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勒令致仕。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严世蕃案发。遭罢职抄家。寄食于墓舍。两年后病死。年八十七。

2。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进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另外。还有一些锦衣卫、东西厂恶人。比如毛骧、汪直、纪纲、逯杲、门达、刘谨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十。清朝

1。鳌拜。清朝三代元勋、权臣。

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

2。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清代康熙朝重臣。词人纳兰性德的父亲。

迎娶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起家蓝翎侍卫、治仪正。迁为内务府郎中。历任内务府总管、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支持康熙帝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治理黄河、平定噶尔丹、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恢复议政内大臣、光禄大夫。不再受到重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3。和珅。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门荫入仕。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宠信。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促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先后担任、兼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他的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建立同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的商业往来。

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

3。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后来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他曾经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引发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 、“窃国大盗” 。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但是。不管怎么说。站在满清王朝立场上看。他和朝廷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后来又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又窃取过“皇位”。他肯定是奸臣。至于他在后来民国中的表现。那是另一回事。

二十一。民国时期

汪精卫。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

早年是一个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

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又成为国民政府副总裁。后期思想明显蜕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悲观绝望。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做了很多危害国家、民族的坏事。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其他观点: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其中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也不乏有许多奸臣。

下面就来列举几个有名的奸臣:

杨国忠

因为杨贵妃的得宠。他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与李林甫两人狼狈为奸。四处排除异己。而后两人又反目。互相争斗。他专横跋扈。任人唯亲。打压群臣。他与安禄山争宠。做出了一系列的举动。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为唐朝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秦桧

在中进士后。他开始步入仕途。被任命为丞相的他。里通外国。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等人。制造党祸。打压政敌。整个南宋王朝被他搅得一团糟。变得黑暗又腐败。南宋军民对他可谓是切齿痛恨。

严嵩

出生于普通人士之家的他。在做了高官后。为了得到宠信。违心地编造谎言献媚世宗。他陷害同僚。忘恩负义。同时结党私营。贪赃纳贿。他让明朝的国力明显的衰弱了一大截。严重损害了 当时的边疆防御。

鳌拜

早年间他出生于将门之家。自有文武皆熟习。成人后入宫得到发展。在皇宫中有一番作为。但他擅自杀害大臣。结党私营。妄想把持朝政。他觊觎着首辅大臣之位。一直想有所发展。便逼迫康熙杀了政敌苏克萨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他还常在私下拦截奏章。权势直逼康熙统治。

和珅

少年时期的他太过于贫穷。这为他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被乾隆赏识后。他收敛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

其他观点:

以我的历史认知回答:亡秦罪魁·奸臣赵高

短命的大秦帝国。究竟被谁推翻的?通常答案是项羽刘邦。然而在他俩的背后。还有一个“同谋”。那就是大奸臣赵高。

五百年裂土封疆。人间变幻兴亡。残垣痛定。英雄泪;奋我弘毅自强。纵我万里河山。吞吐风云气象。平天下。开新宇。功昭日月长……

这是热播剧《大秦赋 · 天下》的片曲。曾让众多追剧的观众热血沸腾——

然而。正是赵高玩弄阴谋诡计。沿着血腥的道路。在谋实权、登高位的同时。挖下了大秦帝国覆灭深渊。

下面。让我撕下赵高的“三张嘴脸”。还原这位大奸臣的人生轨迹。

第一张嘴脸:法学天才。

赵高。作为赵国王族远亲。因母亲触犯法律。被迫在秦国服刑。所以地位卑贱。被阉割成宦者。但他的知名度在秦国远播。他是当时“法学界”大咖。他的粉丝量有多大?秦王赢政都跟他互粉!

不久。他被任命中车府令。承办帝国刑狱法令。

第二张嘴脸:大阴谋家。

赵高。绝非安于现状的人。他借助工作的便利。结交了秦公子胡亥。后来的“秦二世”。一个宦官和一个公子。两者偷偷交往。 逐渐。赵高成了胡亥的“精神导师”。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出巡时。行至沙丘病重。始皇一直没有安排后事。最后关头不能不决定了。他想把皇位传给长子。但又不想直截了当。只吩咐让扶苏主持葬礼。

现在帝国的命运。掌握在赵高手里。这个手攥遗诏。唯一的传信人。成了秦始皇意志的控制者。他便迅速行动起来。一场阴谋就此展开——

第一步是说服胡亥。说服一个人当皇帝。这样的说客最好当;

第二步是说服李斯。“丞相。您和扶苏的关系怎么样啊。他还会让您继续当丞相吗?”

堂堂丞相李斯为了荣华富贵。竟然被一张宦官的嘴说服了。至此沙丘之谋。赵高取得胜利:一道伪诏发出。扶苏被骗自杀、名将蒙恬被杀……

第三张嘴脸:乱政祸国。

此后。他依仗着胡亥宠信。独揽大权。结党营私。指鹿为马排除异己。罗织罪名腰斩李斯。大肆推行徭役赋税和色政刑法。把强秦暴虐的酷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大秦帝国快速灭亡。

唐太宗曾这样评价赵高:“赵高之殒二世。董卓之鸩弘农。人神所疾。异代同愤。”

前207。他逼死了胡亥;前206。他被子婴所杀;同年。气数殆尽的秦朝灭亡。

感谢受邀。不妥之处。敬请友友批评指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8:36

    奸臣,宰相,大臣,丞相,南宋,时期,王莽,结党营私,女真,秦国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8:36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奸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8:36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光是有文字明确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期间。不乏很多忠臣良将、孝子贤孙的同时。也出了不少奸佞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