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范仲淹,为何父子三人都和甘肃庆阳有不解之缘?
原创

北宋名臣范仲淹,为何父子三人都和甘肃庆阳有不解之缘?

好文

热门回答:

《西北吉吉》回答很好。补充几句:

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人。不仅有军事天才。还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亲改嫁。苦读及第。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善秉公直言。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并兼知庆州。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为北宋西北安定贡献很大。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离开前线。

这位韩琦(1008—1075)可是不一般。后来还和范仲淹一起主持庆历新政。为相十载。政绩卓著。被以后历代皇帝推崇。就不细说了。

范仲淹在庆州的贡献是直接导致在1044年(庆历四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庆历和议订立后。北宋西北边境平静了20多年。

其他观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庆州一年多。范仲淹为当地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第一。减免庆州的苛捐杂税。当时在延州的范仲淹(兼管庆州)得知庆州知州擅自开征重税。下令免除乱加的赋税;第二。庆州虽然是两条河流环抱。但在战争期间庆州军民取水是一个大问题。不容易到河边取水。于是范仲淹在庆州城内凿井百余口。解决了城内吃水问题;第三。戍卫边疆的庆州军士。在唐朝末年直到北宋大都是强征来的。为了防止逃跑。都在面部烙印了字。范仲淹改烙印面部为手臂。尊重当时戍边的军士;第四。改戍边军士的期限。原来是三年一换。遇到战争还要延期。范仲淹改成一年一换。符合当地的民情。

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和庆州。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之所以出名还是因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被贬谪。司马光上位后。要将王安石变法的所有政策全部撤除。范纯仁进谏要求保留王安石的“青苗法”。司马光不听。

1074年。宋神宗命令范纯仁出任庆州知州。当时宋神宗希望范纯仁延续他父亲范仲淹的从政道路。和西夏开战。他坚持只守卫庆州。不和西夏开战。1077年。范纯仁受朝政连累调走。

1085年。范纯仁再次出任庆州知州。恰好赶上地方大旱。灾民无数。范纯仁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同僚提出要等到朝廷的旨意再放。范纯仁认为救急如救火。等朝廷批复晚了。宋神宗等得到范纯仁擅自开仓放粮。派人来追查时。正赶上当地秋后大丰收。原来的灾民纷纷交粮食补上了亏空。朝廷人员也没查出什么来。

范仲淹四子范纯粹和庆州。

范纯仁离职后。范仲淹的第四子范纯粹接任庆州知州。当时北宋和西夏正在商议两国的边界。范纯粹进谏:

争地未弃。则边隙无时可除。如河东之葭芦、吴堡。鄜延之米脂、羲合、浮图。环庆之安疆。深在夏境。于汉界地利形势。略无所益。而兰、会之地。耗蠹尤深。不可不弃。

范纯粹主张舍弃一些不重要的地区给西夏。这样可以避免战事频发。北宋政府只部分同意了。兰州等地并没有舍弃。

宋哲宗继位后。变法派主政。对曾经主张舍弃土地的范纯粹追究责任。被降职使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其他观点:

我是无为无不为。试着回答。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及教育家。是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

屌丝逆袭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在徐州做一个刀笔小吏。范仲淹两岁时。他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苦无依。只好抱着幼小的范仲淹。改嫁到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姓为朱。取名朱说。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拖油瓶”。真屌丝。

寄人篱下的生活是很心酸的。好在范仲淹自强不息。发奋苦读。他为了学习。离家到城外的一座小庙中寄宿。以排除外界干扰。

为了学习。范仲淹曾经五年未曾解衣入睡。他还每天晚上熬一锅粥。等粥冷却后。用筷子划为4块。每天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就着咸菜。各吃一块。

多年的寒窗苦读。范仲淹已经精通了儒家经典。也初步树立了自己兼济天下的宏伟报复。大中祥符8年(1015年)。范仲淹用朱说的姓名。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

刚正不阿

宋仁宗前期。章献太后主持朝政。天圣7年。宋仁宗准备率领百官。为太后祝寿。

本来人家母慈子孝。一派祥和。范仲淹作为下臣。应恪守本分。听命皇帝。可是他偏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和国礼。于是上书谏议仁宗皇帝放弃朝拜。上书奏报内廷。宋仁宗没有答复他。

没有答复也是一种态度。范仲淹本该知趣。可是他又上书太后。请求太后还政宋仁宗。奏疏入宫。又一次石沉大海。

范仲淹得到朝廷重用。是受宰相晏殊举荐的。晏殊知道这件事以后。怕范仲淹连累自己。严辞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前途。还会牵连举荐他的人。

治政有方

范仲淹任泰州知州时。征调了4万多民夫。重新修筑“捍海堰”。

新海堤横跨通州、泰州、楚州。全长200多华里。对防御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人民的生活生产安全。当地人将所修的海堤命名为“范公堤”。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当时苏州发生了水灾。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治水方针。带领民众。开浚了昆山和常熟之间的五条河流。引导太湖水流入大海。彻底根除了水患。

第2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城。很快转升为吏部员外郎。兼职开封府。

文武双全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文学方面。范仲淹虽然因为军政事务繁多。留存的作品不像北宋其他文人那样汗牛充栋。但是他的作品文学性和思想性结合的非常充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辞作存世的共5首。虽然数量较少。但每一首都脍炙人口。堪称经典。

军事方面。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期间。加强边防守备。修筑清涧、鄜州等军事要塞。构筑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

同时他以军威恩信招纳西羌归附。徐图西夏。西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

当时西北军民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羌人称范仲淹为“龙头老子”;西夏人称其“小范老子”。

西北军民在范仲淹生前就悬挂他的画像祭拜。他去世后。羌族人像孝子一样痛哭。可见范仲淹在西北的威望。

风流多“骚”

范仲淹虽为人高尚正直。但并不是迂腐酸臭的老夫子。正像他自己的作品《岳阳楼记》中所说。他是一个迁客“骚人”。

“骚”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贬义的形容词。有文采。有才华的人才能称之为骚客。没有本事没有才华却爱撩的。只能称之为贱。

范仲淹在任饶州知州时。官妓中有一位小歌妓叫小鬟。范仲淹对这位小萝莉用情甚深。后来范仲淹调回京师。因小鬟年纪太小。自己为官清正。不方便携带。

回到京城以后。老范久久不能忘怀。就买了胭脂水粉等物。并写情诗一首。托人带给小鬟。诗曰“江南有美人。别后常相忆。何以慰相思。赠汝好颜色”。

一个年逾五旬的老文青。对一个十几岁的小萝莉。写这样撩骚的情诗。也是够风流。

后来老范终是不能解脱。于是给自己的朋友魏介寄了一首诗《怀庆朔堂》。“庆朔堂前花自栽。便宜官去未曾开。年年常有别离恨。依托东风干当来”。

魏介哪能不知道自己老朋友的心思?他知道范仲淹为官清正。囊中羞涩。于是就自己花费银两。为小鬟赎身。并把小姑娘赠送给了范老爷子。

至于范仲淹和庆阳的关系。

范仲淹于康定二年(1041年)5月。知庆州。兼环庆路。都部署司事。庆历二年(1042年)11月。范仲淹加封枢密直学士、在谏议大夫、鄜延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调滕宗亮到庆州做统帅。前后共一年半时间。

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以朝廷名义犒赏羌族各部。签订条约。严明赏罚。羌族于是脱离了西夏。改向宋朝效力。二是修筑大顺城。加固细腰、胡芦等军塞。构筑了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为西北边防做出了重大贡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1:16

    范仲淹,知州,西夏,北宋,神宗,羌族,大顺,朝廷,苏州,太后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1:16

    没想到大家都对北宋名臣范仲淹,为何父子三人都和甘肃庆阳有不解之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1:16

    《西北吉吉》回答很好。补充几句: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人。不仅有军事天才。还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