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荬菜和苦菜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
原创

苦荬菜和苦菜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苦菜和苦荬菜两种野菜在北方农村。是非常常见的。每年的春季。都会采挖刚出土的幼苗。可谓是食用历史悠久了。


5虽然它们都是多年生草本。生长的环境分布也相近。都生长在山坡、田野、路旁等地。我国多地都有。吃法和做法相同。带根全草食之营养更好。生吃或焯水后凉拌、炒食、做馅等。味道相似。都很苦。它们营养丰富是其它野菜比不上的。但还有很多人分不清楚二者的模样。今天就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吧。

一•形态特征

苦菜。别名小苦荬菜、苦猪菜等。

植株矮不足30cm。全株无毛。根茎短、直或斜立。少数成簇生长。基生叶子呈莲座状。叶尖、窄、长。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羽形。叶形不一。小花鲜黄色。也有白色的。没有苦荬菜苦。可生吃。早春时采挖幼苗食之。

苦荬菜

苦菜和苦荬菜都是苦味野菜。胃寒的人要谨慎着吃啊。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请在下方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一起学习与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农村常见的苦菜和苦荬菜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

苦菜各个地方指的植物都不一样。我们这里人们常吃的苦菜。据我查资料是苦苣菜属的“苣荬菜”。学名为Sonchus arvensis. Linn.。苦荬菜各个地方指的植物也有不同。我们这里叫苦荬菜的实际指的是苦荬菜属植物“中华小苦荬”。也叫山苦荬。学名为Ixeridium chinensis(Thunb.)Nakai 。下面看图片就清楚了。

一。苦菜和苦荬菜有什么区别?

1。生性:苦菜的根状茎匍匐;茎干高约四十公分。有纵纹。不分叉。苦荬菜的根状茎细长。横卧;茎干最高三十公分。细弱。基部多分叉。



4。果实:苦菜的果实两头尖。稍扁。浅褐色。有冠毛。白色。长约一公分。容易脱落。苦荬菜的果实稍弯曲。黄棕色。冠毛白色。质稍硬如刚毛。

二。苦菜和苦荬菜有什么作用?

苦菜在我们渭河流域是多少年来人们食用的传统野菜。困难时期可救人的性命。现在还是家常食用野菜;苦菜的全草还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功效。可治疗乳疮、眼病等症。

苦荬菜为田间杂草。我们这里一般不作野菜食用;苦荬菜的全草可入药。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化瘀功效。可治疗阑尾炎、肠炎等症;嫩根和叶可作饲料。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其他观点:

苦菜是菊科类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它包括苦苣菜属、莴苣属、苦荬菜属、菊苣属的多种植物。苦菜的这些种类。都有相似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但也有细微的差别。经查阅资料和植物学鉴定。药用苦菜多为苦苣菜和裂叶苦荬菜。而食用苦菜主要是苣荬菜。

苦菜表现为“苦。寒。无毒”。苦度适中。苦里回甘。对苦菜的利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野菜食用。二是作饲料。三是作为药用植物。作为野菜食用。在黄土高原被誉为荒年的“救命菜”、丰年的“常年菜”。也曾有过《毛委员带来吃苦菜》的歌谣;作为药用植物。据我国中药药典记载。苦菜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的功能。主治肠痈、疮疖肿毒、肠炎、痢疾、带下、产后瘀血腹痛、痔疮、补虚止咳、胆囊炎、阑尾炎、子宫炎、乳腺炎、扁桃体炎等症。《本草纲目》中说它:“(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滇南本草》曰:苦菜“凉血热。寒首。发肚腹中诸积和利小便”。

苦荬菜又称鹅菜、苦麻菜、凉麻等。也俗称苦菜。通常指菊科苦荬菜属植物。我国约有20种。其中9种可药用。常见的种类有山苦荬、苦荬菜、抱茎苦荬菜、多头苦荬菜等。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另外。苦荬菜可作为青绿多汁的高产优质青饲料作物。这里指经多年驯化选育而成的的人工栽培品种。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5:37

    野菜,植物,也有,苣荬菜,清热解毒,根状茎,本草,茎干,都是,菊科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5:37

    没想到大家都对苦荬菜和苦菜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5:37

    苦菜和苦荬菜两种野菜在北方农村。是非常常见的。每年的春季。都会采挖刚出土的幼苗。可谓是食用历史悠久了。5虽然它们都是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