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什么,它真的是病吗?
原创

强迫症是什么,它真的是病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障碍。

在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它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这一大类疾病。这一大类中还有“囤积障碍(酷爱囤积)”、“拔毛癖(反复拔自己的毛发)”、“躯体变形障碍(总是夸大自己身体上别人注意不到的外貌瑕疵)”等。

一个人被诊断为强迫症。需要至少满足以下3个条件:

(1)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2)反复出现想要停止这些想法或行为的欲望;(3)因为前两者给自己带来了极度的痛苦或实际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

强迫症患者是十分痛苦的

他们或者存在一些强迫性的想法。比如。站在马路上就忍不住想像自己被车撞死。总是觉得有污染、很脏——这些想法不是他们自愿的。而是侵入性的。不需要的。同时。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焦虑和痛苦;或者存在一些强迫性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

还有很多患者的强迫性想法和强迫性行为会一起出现。比如存在左右必须要对称的强迫想法。所以睡觉时要左右左右翻转一定次数(比如6次)。开门也要左手右手互换开6次。

通常。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即便他们主观上想要停止这些想法和行为。也仍然是无济于事的。

根据诊断标准。这种强迫思维和行为会耗费患者大量的时间(每天1小时以上)。并带来极大痛苦和实际的生活影响。他们可能会因为需要开关到一定次数。导致自己总是上班迟到。或者无法在家以外的任何地方上厕所(比如。总觉得其他地方都很脏)等等。

如果题主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到医院的精神科就诊。切勿自行对号入座。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医生”——心理社区。康复指导。为你的心灵保驾护航!

其他观点:

作为一名在精神病院待过专业人士。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强迫症真的是病。且真的存在。

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我有点强迫症!”或“我有点强迫……”或“我是处女座。比较追求完美什么的……”

如上图。强迫症(全称“强迫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亚型。注意:此神经症并非我们说的“神经病”“精神病”!

什么是神经症?许又新教授在1992年提出。神经症的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自知并为此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通俗来讲。我就是难受。但是检查又说没有问题。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心理问题了。

那强迫症具体来说是怎么样的呢?

以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临床特征

主要临床相: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

–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

–有症状自知力。感到异常。希望消除

–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

结合神经症的特点。可以理解为:病人自己知道行为不好。但不做心里又不舒服。这种自我上的强迫与反强迫。就像大脑里存在两个敌对的小人——天使和魔鬼。时刻争斗。你明知这不正常却无法消除。为此痛苦。

我有个同事。每次跟他去仓库。取货之后关电子门。至少要回去确认三次。还好办公室只在三楼。这种知识轻微的强迫症状。并没有大的影响。如果严重的。比如你早上上班。一会看门关了没。下来后又回去确认灯关了没……煤气关了没。如此反复。没完没了。上班迟到。这叫影响社会功能了。

有些甚至对自己造成伤害。对他人造成困扰。这就有临床上的意义了。下图的案例就是如此。

强迫症有观念性和行为性之分。并不独立。多数时候一起呈现。但日常生活中。要么是口头禅。要么是轻微的强迫表现。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属于正常范围。

就如我所说。不要觉得心理疾病很奇怪。其实只是我们日常行为的极端化表现。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得病的“潜质”!

苏幕延。心理学的传播者。有幸为你分享!感谢平台和每一位阅读转发评论的朋友!

其他观点:

当在强迫思维的驱使下导致了这种强迫行为。才被定义为强迫症。为什么不叫强迫病。因为它只是一种症状的描述。由此可见。它包含了两个方面。就是强迫思维跟强迫行为。或者是两者皆有。根据地。根据国际通行的DSM5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强迫思维是这样定义的。大家可以自测一下

在该障碍的某些时段内。感受到反复的。持续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冲动后一项。大多数个体会伴随焦虑。我们会试图忽略和压抑。这样的思维。冲动或者印象。或者通过其他的想法。来综合它。

而强迫行为被定义如下

反复的行为。比如说反复的洗手。反复的核对。反复的检查。以及反复的精神活动。比如说求神拜佛。比如说念经。比如说祷告。作为应对强迫思维而形成自己的限制信念。

强迫的行为啊。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或减少他的焦虑和痛苦。为了防止某些可怕的事情发生。这些重复的行为和精神活动的设计。缺乏现实的依据。或者明显的过渡。

当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处在一种强迫思维。而没有强迫的行为。包括看似正常的大部分人都是有这种强迫思维。强迫思维是为了防范我们的焦虑和痛苦而产生的。它持续的时间。每天消耗在一个钟头以上。这是临床意义上的强迫症。否则的话它只是一种强迫思维。当然它也会发展为强迫症的倾向。

强迫症是为了防范焦虑的“不安全思维”

在意识疗法里面我们也知道焦虑症是未来不安在当下头脑的投射。是我们为了防范未来某件事还展开了一种思维活动。那么强迫症。是为了防范在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而在头脑里面去找方法。找对策。让自己处在一种过度思维的状态。这就是强迫思维的形成。打个比方。有人出门。她担心自己的煤气没有关好。这是一种。焦虑的一种思维模式。然后他在头脑里面不断的去想方法去防范它。仔细的去想着刚才是不是有没有关好。然后在头脑里不断思索找对策。而展开一种逻辑思维链条的泛化。就像是放电影当自己太投入了某个角色的时候。他就相信了电影的真实性。

当自己分不清楚现实跟当下的区别的时候。那么就会在头脑里面。展现一系列灾难性的场景。这是焦虑的思维模式所展开的思维的泛化。当这种过于真实的场景。在头脑里不断闪现的时候。他就必须通过行为来将这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几率降到最低。那么就是不断的折返回去检查煤气阀门有没有关好!

强迫症会跟其他神经症并发也能发展为社交恐惧症

所以。很多来访者就跟我反映一个情况。他说我知道我自己在干嘛。强迫症他就是有非常强烈的自制能力。这是一种过分强烈的自知能力。导致了强迫症患者自己内心的克制表现出来。好像是一种自律。一种完美主义倾向。而实际上这个跟完美主义倾向的内在驱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强迫症是为了防范焦虑症。而产生的一种思维的泛化。

强迫症患者他们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处理自己内心的这种挣扎跟冲突。他明知道自己不能够这样。但是因为这种明知道反而让他的这种思维变得更加的强烈。让他的行为变得更加的不可遏制。所以他无时无刻都。都在压着自己。如果你去。接触一个强迫症患者。你会发现他们非常的没有个性。他们生怕自己会做错什么。而往往因为这种强迫症导致一种讨好型人格。最后导致社交恐惧症。

他们这样做并非出自自己的意愿。而是他们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强迫思维跟强迫行为。这种掩饰让他们感觉到有种安全感。所以他不敢表达自我。他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的内心的恐惧。所以你会发现强迫症。她会跟其他很多的神经症并发。比如说像社交恐惧症。比如说像焦虑症。他们都有内在的联系。他们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强迫症的治疗思路要分为生理治疗跟心理治疗两个方面

所以我们在治疗强迫症的时候。它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生理上的治疗。他跟其他的神经症的治疗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者出现这个躯体的自主神经症的时候。他可能会用到谷维素跟维生素b1。

目前对于强迫症。临床上反馈比较好的心理疗愈体系方案。有森田疗法。森田疗法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症状去生活。经过专业人员的指导看到自己的强迫思维的形成。然后再切断这种泛化的思维逻辑链条。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让你处理头脑的混乱的思维。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你的认知。通过认知的改变。而重新形成新的思维模式跟大脑回路。取代旧有的思维模式。这是疗愈的基本的思路。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2:57

    强迫症,思维,神经症,自己的,这是,焦虑,想法,痛苦,是一种,患者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2:57

    没想到大家都对强迫症是什么,它真的是病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2:57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在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它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这一大类疾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