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四书五经的哪些内容、思想、判断还能为当下所用?还能推广?
这个问题提得好。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最著名和重视的经典著作。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周易》《尚书》《礼记》《诗经》《春秋》。四书五经一共是九经。实际上。古代读书人到宋以后。总共要读的儒家经典有十三经(包括《孝经》《尔雅》《乐记》等书。《春秋》有《公羊》《谷梁》《左传》三传。《礼记》有《礼仪》《周礼》《礼记》三书)。
如果要回答四书五经的哪些内容、思想、判断还能为当下所用?还能推广?我觉得这问题提得太大。可以说。没有一本很厚的书。是很难回答完整这一提问的。不过。笔者在此只能以最简略的归纳法。浅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书五经能在当下还有所用的内容、思想和判断。我觉得可用以下一些字来概括。
德。即品德。这个字最早在《周易》中已出现多次。现在还可以运用推广。如《周易》恒卦【经文】九三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这里两处都阐明了保持品德的极端重要性。德字的含义。后来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更有了超常的发挥。儒家的孔子孟子等学说中。也对德字含义有过传承发挥。
孚。即诚实之意。在《周易》中出现过42次。如《周易》益卦九五。“有孚维心。亨。行有尚”(译文:只要内心有诚。就凡事顺利。所作所为都有很高成就)现今来说。孚字我们很少用了。但诚字从孚而来。当下就仍值得很好推广运用。
道。即大道。在《周易》中最早出现。如《周易》随卦九四:“有孚在。道以明”。这是明确说。有孚存在。道就彰明。由孚而生道。亦是哲学上的一种最早创新观念。道的学说。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也更有过超常的发挥。而儒家的孔孟学说中。对道字含义都有过重要的传承和运用。如《大学》《中庸》中强调中道、中庸等思想。就是很大的发挥。大道至简、中道的不偏不倚和公正思想。中庸的处世法则等等。在当下也仍是可推广运用的重要理论。
诚。即诚实、诚信。这个字在四书中多处出现过。《中庸》有“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的名句。孔子亦有“言而无信。莫知其可”的告诫。都是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而诚信的理论思想。在当下的社会。由于道德的滑坡和缺失。在民众中进行普及推广教育。更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孝。即孝心、孝敬。四书五经中关于孝的论述不少。尤其《孝经》提倡。凡人都要有孝心。“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四书五经中关于孝的理论思想。当下来说。也应有选择地推广运用。除了十分愚忠愚孝的理论已不合现代时宜外。其余合理的孝道理论我觉得都应大力提倡学习和运用。
仁。即仁爱。“仁者爱人”。这是孔子《论语》学说中的一个核心精髓。什么是“仁”?孔子对“仁”的概念在《论语》中曾有过多次提及和解释。比如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第十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第十五》)又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那五者?“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第十七》)对于当下的社会来说。提倡仁爱的思想也很有必要。现代人也可以这样理解:“仁”的最简单的含义其实就是对人要友爱、尊重和富于同情心。就是要关怀互助并平等待人。如果把“仁者爱人”的思想提升到做高尚之人的境界。那就可以说。这推广的古代理论。便会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关于四书五经的内容。其它还有很多。如有关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字义的理论学说、思想和判断等等。现在都还有实用价值。而且大有推广运用之必要。如果详细写来。我怕一本书也难说透彻。所以。限于篇幅。在此我就不一一展开回答了。期望读者看了这篇问答。能在留言区再展开讨论吧!
其他观点:
都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之名。又称为四子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代表儒家4位代表性人物的思想。“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是指汇集诗歌305篇的《诗经》、记载帝王言行的《尚书》、礼学文献选编《礼记》、以阴阳变化描述世间万物的《周易》和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而“四书五经”那看似平淡的开篇之言。实则藏有深意。是全书的主旨。正所谓“开宗明义”。
《四书》的开篇
一、《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若能时时反复温习已求得的学问。不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欣喜的吗?即使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因此感到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孔子的人生最大乐趣。在于学习与教学。《论语》第一篇的第一章。就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后世有学者认为。《论语》一书的编纂者将篇列为诸篇之首。便是要强调“学习”是《论语》的根本。用心可谓深远。
二、《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说。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唯利是图。那些争权夺利的人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几千年日月圆缺。依然脱不得一个“利”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百姓为利。盖为生计;官员趋利。则为贪婪;而若一国之君言必曰利。则“国危矣”。清代焦循《孟子正义》云:“《孟子》七篇。主明仁义。以此立首也。”以此开篇看似讲人人皆知的仁义。实则大有深意。
三、《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却因其重要的道德内涵。而被称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大学》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作为《大学》最开篇的一句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词就是整部《大学》的“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道德的至善境界。
四、《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
《中庸》高深。开篇三句说的更是大本大源。“天命之谓性”。人的根本特性乃受天所命。在古人看来天是万物之本。是一切价值的源头。人的生命既由天所赋。此生的目的即在回归天命。实现内心向善的要求。
北宋的洛学大家杨时说。这是全篇的要领。南怀瑾说。这三句话是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最大的东西。
《五经》的开篇
一、《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便是“思无邪”的最好证明。
在《论语》中有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经·大序》曰:“〈关雎〉。后妃之德也。”做为代表周文学的《诗经》首篇。〈关雎〉篇确实有其独特意义。并非只是一首婚恋之歌而已。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才会有子女、父子的伦常、朋友之信和君臣之义。
二、《尚书·尧典》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唐孔颖达所撰《尚书正义》谓:“尚者。上也。言此为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故尚书即上古之书也。东汉郑玄注曰:“孔子撰书。遵而命之曰:尚书。尚者上也。盖言若天书然。”其意上古圣道王化之书。应尊尚视为至高至上之书。两者意义相近。简要言之。为值得尊崇之上古之书也。
作为上古历史文献。《尚书》开篇所说就是尧舜禅让之事。这是一个伟大的寓言。隐喻着中国政治的最高理想--圣王政治。
三、《礼记·曲礼上》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礼记》是礼仪之书。古人对于礼。不仅是身体上的礼仪。同时心中还要有敬意。
《礼记》开篇的12个字。前9个字是总纲。后一个是讲“礼”达成的效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君子)。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
四、《易经》
第一卦干 干为天 干上干下
干:元。亨。利。贞。
《易经》号称“群经之首”。是中国最古老、最深刻的著作。《易经》开篇是乾卦。乾卦卦辞是“元亨利贞”。对中国文化的最高概括是“道德”二字。“元亨利贞”则同时包含大道至德。
《易经》以乾坤两卦为基础和终极。而乾卦居于开始。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份量。开篇四个字。已足以说明。
五、《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自鲁隐公元年开始。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开篇第一句看上去只是简单的编年纪事--“元年春王正月”。背后内涵却大有玄机。历来众说纷纭。
解释《春秋》的“三传”。只有《公羊传》对这句话有解释:“元年春。王正月”里边的王并不是指鲁隐公。是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再说“正月”?因为指的是周王确立的正月;为什么要说周王的正月?是表明大一统。天下都实行王的政令。
就是在这段解释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对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概念。“大一统”。
上面资料来自网络整理。谢谢指正。
其他观点:
四书又称四库全书。内容:大学。中庸。:史记。地理。五经就是!佛经。诗经。道德径。农经。医经。吸取精华仍然能应用到今天的实际之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648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论语,孟子,周易,儒家,开篇,孔子,中庸,礼记,诗经,尚书
没想到大家都对四书五经的哪些内容、思想、判断还能为当下所用,还能推广?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四书五经的哪些内容、思想、判断还能为当下所用?还能推广?这个问题提得好。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最著名和重视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