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海错图笔记》这本书?
原创

怎么评价《海错图笔记》这本书?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故宫藏《海错图》

乾隆皇帝有一本最喜欢的画册。叫《海错图》。

自汉代起。中国人就把海产品统称为“海错”。“错”。在这里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用今天的话来说。《海错图》就是一本“清代海洋生物图鉴”。

古代博物君的“不务正业”




▲清宫海错图谱里的神奇海怪

整本书画风诡奇。里面有许多表情蠢萌的生物和滨海植物。一共371种。

一个一本正经“不务正业”的古代人

看了简介。你可能会猜。这大概是一本《海鲜大全》吧?

非也非也。这得先从《海错图》这本成书于明末清初的清代图谱讲起。

在我国古代。有那么一些人。要么贫苦又怀才不遇。寄情于诗词歌赋;要么有钱又很闲。交友作文、画画弹琴……

▲寄情山水的古代文人骚客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所致。他们总归为后人记录下了许些当时的社会风俗和自然人情。我猜测。《海错图》的作者聂璜大抵属于后者。他整天“无所事事”。最喜欢和渔民神聊。然后再把自己“八卦”到的有关海洋生物的只言片语稍加想想。创作出了这部图谱。

聂璜。清代人。生猝年不详。除《海错图》外。一生没有留下其他作品。但已经很牛了。也许。当年他也是吃货一枚或者海洋生物爱好者一只。苦于自古以来都没有海洋生物的相关图谱流传。连每日所食的鱼虾都不认识。便决定走访民间。自己画一本。这倒是和现在的科学考察有几分相似。这种精神很是值得敬佩。

古代的信息和交通都没有现在发达。很多海洋生物内陆人压根从来没有见过。这大大激发了聂璜干这件“不靠谱”事情的动力。

于是。清康熙年间。聂璜游历了天津、浙江、福建多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种。就把它画下来。并翻阅群书进行考证。还会询问当地渔民。来验证古书中记载的真伪。

最终。他一共绘成了四册《海错图》。书中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后来。这部“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在雍正年间被太监苏培盛带入宫中。受到了清朝历代皇帝的喜爱。大概是圆了他们赶海的梦。

目前。《海错图》第一册至第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可见其珍贵。

现代博物君的另类考证

如您所见。聂璜把自己在国内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生物都画在了这部图谱中。但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是一头雾水。

在300年后的今天。有一位叫张辰亮的科普编辑发现。由于时代所限。书中的记载时有夸张。亦真亦假。并不十分准确。于是他开始考证书中的生物。集结成了2本书——《海错图笔记》和《海错图笔记·贰》。


▲已出版上市的《海错图笔记》和《海错图笔记·贰》

不认识的虫子、路边的野草、小时候看过的神奇生物、天上的不明物体......张辰亮每天在微博后台要收到几千条艾特提问。由于他擅长用幽默的文字为网友答疑解惑。传播科普。深受广大粉丝的喜爱。被称为网红中的一股清流。更被称为网友心中的“十万个都知道”。

把@博物杂志 的官方微博从2万运营到了现在的900多万。

想知道张辰亮是怎样解读这些清朝奇葩画谱的吗?还得从他的工作说起。

张辰亮在运营@博物杂志 微博时。经常会收到类似“聂璜画风”的艾特提问。比如小时候看到的动物。没有照片。但提问的网友特别真诚地画了他模糊记得几个特征。在普通人眼中根本是哭笑不得的四不像。

▲张辰亮在一席上分析“灵魂画作”

点击此处。收看演讲完整版

鉴定网友的“灵魂画作”与解读聂璜“灵魂画作”倒是有几分相似。

但古代“博物君”聂璜与现代“博物男神”跨越时空的对话。显然更有意思。对比今天科学鉴定出来并命名的物种。要破译出其中的秘密。找到图谱中生物的真正原型。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转发一条微博那么简单。

炖了吃吃看

聂璜在《海错图》里说海粉“咀嚼如豆粉而脆”。那么作者张辰亮就老老实实网购回来这种叫海粉的东西。炖了碗海粉排骨汤吃吃看。

▲海粉排骨汤

为了精确考证图谱中的原图。作者张辰亮追随聂璜的步伐。重走“沿海”路。“我还去了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天津及日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实地考证……不仅如此。他还查阅大量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因为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很多中国古代有的海洋生物。现代濒危甚至灭绝了。找到相关资料更是难上加难。

书籍上市后广受好评。《海错图笔记》和《海错图笔记·贰》2本书迅速在各大图书类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豆瓣2016年度科普博物书第5名

《海错图笔记》获得豆瓣2016年度读书榜单科普博物类第五名。

《海错图笔记》入选“腾讯·商报 华文好书”2016年度好书生活类榜单。

《海错图笔记》被评为北京市科委2017年社会征集科普图书出版项目

《海错图笔记》获得第二届“大鹏自然好书奖”“十大自然好书”。荣获年度传播奖。

《海错图笔记》入选新闻出版总局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高晓松和马伯庸倾情推荐

聂璜绘奇书。沧海探骊珠。光怪陆离互出没。莫知纲目科属种。博物小亮考海错。南北行遍万里路。或问能好怎。且去看此书。

——高晓松

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世界。有了知识才能去了解世界。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开卷有趣亦有益。

——马伯庸


书中介绍到了一些我们现在生活中还经常食用的海鲜。还教你怎么吃。看过书的读者甚至反映。不要半夜看。会饿!

两本《海错图笔记》中已考证了70多种《海错图》中的生物。值得一看。

正如作者张辰亮说的:“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就很高兴了。”

END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9:17

    博物,笔记,图谱,海洋生物,生物,书中,一本,本书,古代,年度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9:17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么评价《海错图笔记》这本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9:17

    ▲故宫藏《海错图》乾隆皇帝有一本最喜欢的画册。叫《海错图》。自汉代起。中国人就把海产品统称为“海错”。“错”。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