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民主国家吗?
原创

俄罗斯是民主国家吗?

好文

热门回答:

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对一个刚刚踏进市场经济时代的国家来说。谁也不可能完整进入真正的民主时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是平等竞争的社会体制。没有平等竞争。何谈民主?但是。俄罗斯既然已经有了民选制。说明已经有了法制的基础。再强大的政治势力。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搞歪门邪道。而是在法制的框架内。利用已有的政治资本。影响和左右社会舆论与政治走向。俄罗斯。应该说。现在是处在民主社会的初级阶段。即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民主国家。因为还没有出现对等的政治势力和群众基础。仅仅举出一个任职三届的总统。还要参选第四届总统的例子。也满可以证明这种势态。所谓的民主国家。并不仅仅是制度上的民主国家。还要具备社会国民的民主思想文化。才可以实现的社会现象。俄罗斯社会是。民众需要强硬气场的领袖人物的社会。光有民主框架。有什么用?强势政治。是任何一个进入民主国家之前的国家所共有的社会特征。

其他观点:

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国家的依据是什么?如果非要先入为主地以美国的模式才能认定为民主国家。那么很显然俄罗斯就不是民主国家。那么美国究竟是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呢?这得看你如何定义民主了——事实上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下即使是“民主”这个词汇也是可以探讨的。甚至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定位就并不是民主国家而是宪政共和国家。事实上在美国的宪法之中从未提到过“民主”这个词汇。恰恰相反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倒是曾对民主有过如下评价: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兼司法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这样评价民主的:“对群众的要求让步。这是因为对民主精神出奇暴烈和蛮横估计不足。民主是一种疾病。它给予分裂分子、敌对势力、邪教集团、野心家们夺权的合法外衣。”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则说:“以往所有时代的经历表明民主最不稳定、最波动、最短命。民主从不长久。它很快就浪费、消耗和谋杀自己。民主很快就会倒退到独裁。”

尽管我们今天有很多人把美国的制度定义为民主制度。然而在美国建国之时“民主”这个词和我们今天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那个时代的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直接民主。那么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就应当是人民投票选举表决。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国家大事。然而这种理想化的状态被证明是不现实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完全单纯依据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那么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政府对旧贵族实施的暴政能因为贵族相比平民人少就被粉饰为仁政吗?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暴行能以犹太人在德国是少数族裔而得以开脱吗?如果就是否瓜分比尔·盖茨的家产进行全民投票。那么谁会愿意放弃这种人人都能分一杯羹的好事呢?可如果这样。那么谁还敢成为有钱人呢?社会又如何发展呢?事实上我们任何人都不敢保证自己永远都和多数人站在一边。如果因为观念的不同就能以多数人的名义进行打压吗?正因为如此美国在建国伊始就将防止多数人暴政作为自己的建国理念之一。与此同时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际还面临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如果由美国公民一人一票。然后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国家大事。那么那些人口少的州无论如何投票都干不过人口大州。久而久之这些州还愿意留在联邦之内吗?如果是这样。美国就有分裂的危险。正因为如此美国参议院以州为单位平分国会议员名额。每州2人;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国会议员名额。但至少确保人口最少的州也有一名众议院议员。这样既满足了多数民意的表达。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那些人口少的州的利益。从而避免人口大州以多数民意压制小州。请问美国的这一做法是否违背了民主原则呢?另外为什么不让印第安人和黑人参与投票呢?为什么在号称自由文明的国度却存在着野蛮的蓄奴制呢?如果我们认定美国的这一做法是为适应当时美国的具体国情而对民主制度进行的变通。那么请问哪个国家的制度设计不需要符合自己的具体国情呢?

美国的制度设计告诉我们:民主和秩序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事实上不受制衡的民主有可能扼杀民主本身。这点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纳粹德国统治时期不止一次得到验证。同时民主制度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不能因为民主制度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就否定历史上的专制统治所曾起到过的历史意义。恰恰相反人类社会的演变同样遵循和生物进化一样的由低到高的历程——民主思想同样是在人类过往的数千年文明史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不能要求古人都具有现代思维。同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现实国情。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国家都在一天之内抹平所有差异成为千篇一律的“民主国家”。每个国家在迈向民主化的道路上都存在着自己的客观国情。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俄罗斯经历了数百年的沙皇专制统治。但与此同时往往忽略了俄罗斯也有着数百年向西方学习的历史:1697年荷兰的赞丹港迎来了一支俄国使团。在这支使团中有一个名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下士。令荷兰人颇为不解的是整支使团上上下下无不对这位下士礼敬有加。多年后人们才知道这位下士其实就是当时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在俄国迅速掀起了一股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风潮。不过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种功利实用性的改革——其着眼点在于增强俄国的实力。对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群众的命运彼得大帝并不关心。他的改革也并没直接触及到俄罗斯的专制传统。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俄国按西方模式改革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同时西方的思想文明也随之到来并开始逐渐对俄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时期俄国的专制传统披上了一层“开明专制”的外衣——叶卡捷琳娜推崇法国的启蒙思想:1767年叶卡捷琳娜召集了新法典起草委员会会议——通过颁布新的法典打破俄国森严的阶级壁垒。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尽管这一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但已对俄国传统的专制统治有所触动。叶卡捷琳娜甚至试图改善农奴制度。但在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下未能实现。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的改革尽管都没真正触及俄国专制统治的核心(事实上作为专制君主的他们也不能去触及)。但已然使俄国的专制统治被打开了一扇门——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俄国的贵族子弟逐渐接触到了西方文明并开始了对俄国现状的思考。拿破仑战争后期俄军一路反攻到巴黎。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实地亲身接触到西方文明的俄军官兵们开始日益滋生出对专制制度的质疑。

1825年11月19日战胜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发疾病身亡。由于他没留下子嗣。因此皇位应由他的二弟君士坦丁继承。当时君士坦丁被任命为俄国驻波兰总督。亚历山大一世和君士坦丁的弟弟尼古拉当时就在沙俄都城彼得堡。以我们传统的思维观念而言:在专制统治下权力的诱惑足以战胜亲情——身在京城的尼古拉完全可以对外封锁消息。然后宣称兄长生前已确定自己为继承人。然而尼古拉并没这么做。而是立刻派人向身在波兰的二哥君士坦丁通报了身为沙皇的兄长病故一事并请君士坦丁立刻回京继位。更为戏剧性的是:君士坦丁明确拒绝回京继位。原来他爱上了一名波兰的平民女子。他愿意为她放弃皇位和自己的贵族头衔留在波兰生活。于是他回复三弟尼古拉:自己将放弃皇位并请尼古拉继位。尼古拉在得到二哥的回复后并没顺势继位。而是率领京城官吏向二哥君士坦丁宣誓效忠;然而与此同时身在波兰的君士坦丁也率领自己的部属向尼古拉宣誓效忠。被视为欧洲专制堡垒的沙皇俄国竟然出现了推让皇位的现象。

君士坦丁和尼古拉这番兄弟情深互让皇位的大戏直接导致了十二月党人起义:一批远征西欧的俄军官兵在亲眼见证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等地的民族民主革命后怀着对俄国农奴制和专制制度的不满于俄历12月14日发动起义。由于当时身在波兰的君士坦丁大力支持波兰宪法。因此被起义者视为是一个主张宪法治国的人。他们希望君士坦丁能继承皇位。然后将俄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改造成为君主立宪制度。于是他们打出了“我们要君士坦丁。我们要宪法”的口号。十二月党人起义结束了君士坦丁和尼古拉之间互让皇位的举动——尼古拉随即宣布继承皇位并着手镇压起义。尽管起义被平息了下去。但这次起义给予俄国的专制统治最早的打击。此后俄国就进入了一段革命岁月。就此而言: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种子其实就是十二月党人起义种下的。

19世纪后半期的俄国几乎成为了欧洲各种思潮的交汇地:专制主义、宪政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几乎当时存在的所有思潮都能在俄国找到。俄国的文学家用文字批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的腐朽。俄国的音乐家用旋律抒发对专制的控诉。俄国的科学家以探索的精神破除陈腐的迷信。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俄国为世界贡献了列夫·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门捷列夫等等。与此同时俄国的革命家们正跃跃欲试要打造一个新世界。1861年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和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影响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905年俄国爆发大规模的群众革命运动。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至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俄国的杜马相当于西方的议会——国家杜马的召集标志着俄国的专制统治已然出现松动。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一直都是专制统治和争取自由的反复斗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叶利钦时代曾一度试图全盘接受西式民主。然而俄罗斯的历史传承中一直有着强烈的强人政治基因——俄罗斯总是习惯于在一位强势领导人的高效领导下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如今的俄罗斯就其政治体制而言绝不是一个专制国家——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俄罗斯此前的反普京示威游行。尽管相比西方国家而言:俄罗斯政府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力度明显强很多。但这并没改变俄罗斯联邦的西式民主政体的事实——至少俄罗斯如今的总统是通过全民选举产生。人民甚至敢于批评总统。俄罗斯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在国家政体层面实行三权分立。但在具体行政事务上高度集权的局面。休克疗法的失败、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败、北约的封锁围堵等已证明盲目照搬西式民主的经验并不适合于俄罗斯国情。但俄罗斯已不可能再回到专制的老路上去。毕竟俄罗斯人民对历史上专制统治的负面影响记忆犹新——俄罗斯人渴望国家的富强。但没人愿意回到专制统治之下生活。

俄罗斯的制度的确和西方国家存在差异。可叶利钦时代已证明完全照搬复制西方模式的失败。如今俄罗斯的道路是俄罗斯人民自己的选择。甚至连西方国家都从未指责过俄罗斯大选存在舞弊现象。反对普京的声音同样能出现在俄罗斯。事实上决定一国民主程度的不能只看国家政治体制——印度直接继承了大英帝国的民主制度。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保守种姓制、贫富分化、强奸问题困扰的印度。尽管如今的俄罗斯就政治体制而言:已建立起和西方国家完全一样的选举制度——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采用两院制:上议院称联邦委员会。下议院称国家杜马。在具体运行状态中上议院相对务虚。下议院相对务实。而代表的选举也是民主选举而非直接指定的。俄罗斯总统是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然而由于俄罗斯公民对参与政治事务的热情度并不高。所以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像西方国家的公民一样扮演制衡政府政策的力量。就国家体制层面而言:俄罗斯已是一个民主国家。不过最终决定俄罗斯民主化程度的还得看俄罗斯公民意识的发展情况。这已不是单纯靠制度设计所能解决的。还直接与人们的公民意识息息相关。

其他观点:

当然不是。或者说\"有名无实\"。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国财政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指导拉美、东欧、东南亚等国处理金融危机及经济改革即转型时。向各国政府推荐甚至强迫推行的所谓\"华盛顿共识\"的标准。俄罗斯不是。至少在实质上不是。那么。什么是\"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 )呢?

华盛顿共识”的本质内涵。按美国学者罗伯特·W·迈克杰尼斯的说法:“华盛顿共识”具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三重特性。在这些国家的改革初期。市场化和民主化。民主、民主化和民主政体。如多党制、三权分立、全民选举等。一言以蔽之 全盘西化。不过。就俄罗斯经济改革二十多年的历程来说。所谓\"全盘西化\"是最优的政治制度吗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历史证明。当需要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时。专制不是比民主有效(如中国两千年前的商鞅与秦始皇)吗?

全盘西化的叶利钦的民主政府遇到了种种困难。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在国家专制方面衰败得更加急剧。社会无序上升得更加严重;在俄罗斯。经济专制减少的初始影响是极度的经济非组织化。秩序和法律的缺乏在当时是显而易见的。休克疗法。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 。金融寡头。石油寡头此起彼伏。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利益集团。因此。在转型过程中。不光需要防止无序;还需要一定程度的专制。所谓。两手都要硬。

如果参照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经典”。要求市场经济不能离开西方基本民主制度的制约。在俄罗斯快速而全面推进民主政治。事情会变得更糟。比如。俄罗斯在转型后虽然具有了民主政体的形式。但是在国家专制方面却衰败得更急剧。社会无序上升得更严重。普京统治下的现实是:有民主的形式而没有自由的内容(如俄罗斯反对派代表人物离奇死亡。海外追杀。等等)2004年初。当俄罗斯进行议会选举的时候。有的议员质问普京:为什么中国吸引的外资达到500多亿美元。而进入俄罗斯的外资却大大低于中国?普京的回答是:要向中国学习。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西方的投资者宁可喜欢专制、但有稳定的政权。而不喜欢民主、混乱的国家呢?

结论是。俄罗斯不是民主国家。或者说\"名不副实\"(按西方标准)。或者说。发展的道路并非只有\"华盛顿共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9:40

    俄国,俄罗斯,民主,国家,美国,自己的,制度,皇位,波兰,杜马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9:40

    没想到大家都对俄罗斯是民主国家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9:40

    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对一个刚刚踏进市场经济时代的国家来说。谁也不可能完整进入真正的民主时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