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弘历在皇位竞争中属于独孤求败式的,实力太强,且加持隔代指定。弘历10岁时,圣祖康熙第一次见到这个孙子就非常喜爱,指定将其带入宫中育养。康熙有97个孙子,当时被“养育宫中”的,只有太子长子弘皙及弘历二人而已,但此时太子已被废。弘皙实际上已失去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在康熙晚年,把另一个皇孙带入宫中育养,其含义极深。可以说从此时起,弘历就被作为接班人培养了。雍正能够继位,也与这个“好圣孙”有很大关系。
雍正的前两个儿子早夭,三子弘时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但其年少放纵。行事不慎,自我葬送了前途,因此根本不是竞争对手。而弘历自幼聪明过人。情商又极高,后来又在宫中受到了严格的良好教育,由皇祖亲自培养,这种通过隔代培养接班人,最后做了皇帝的,历史上也仅弘历一人而已。这些都是弘时根本无法与其相比的。
雍正元年正月,雍正把弘历叫到养心殿,赐给他一块肉。让他吃掉。这可不是一般的肉,这是祭天的肉 ,雍正没有赐予其他儿子吃,这就叫做“独赐胙肉”,寓意深刻。当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周年忌辰。雍正皇帝自己没去致祭。 派了13岁的弘历代其祭祀。这实际上就向天下表明了,储位已有所属,其他人就不要再做非分之想了,正大光明匾后面的秘密建储接班人就是皇四子弘历。也就是说。雍正刚继位不久。弘历就已经被明确为接班人,不存在竞争对手。雍正甚至在第二年再次派弘历代替皇帝去致祭。再次向天下明确了这一点。
(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其他观点: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皇帝第四子。也是雍正皇帝生前秘密册立的唯一的一位继承人。事实上乾隆皇帝的继位也是毫无争议的。因为雍正皇帝在继位之后有感于其父康熙皇帝晚年诸位皇子争夺储君大打出手的惨剧。因此在自出心裁的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乾隆皇帝也成为该制度下册立的第一位储君。濡染在雍正年间没有出现过皇子纷争、骨肉相残的悲剧。但是实际上雍正皇帝的几位皇子对于皇位也并不是没有想法的。但是雍正皇帝接下来的几个举措。替皇四子弘历铺平了通往储君的道路。而在这种情况下。皇四子弘历已经无需争夺皇位。因为雍正皇帝已经在生前做好了决定。并且将一切妨碍弘历继位可能的势力全部清除。
将行事放荡。任性妄为的弘时出继:
雍正五年。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受人蛊惑。弘时竟然公开替胤禩和殷瑭想雍正皇帝求情。自己亲生的儿子替自己的政敌说话求情。折让雍正皇帝不禁勃然大怒。震怒下的雍正皇帝显示将其过继给了胤禩为儿子。不久之后还将其削除宗籍、至此弘时不仅彻底失宠于雍正皇帝。也彻底失去了成为储君。继承皇位的可能。弘时的失宠获罪。使得皇四子弘历通往储君的路上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对手。
严厉痛斥行驶荒唐的皇五子弘昼:
弘昼母子所做的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在示弱。也是在想雍正皇帝表明。弘昼根本无心皇位。只希望做一个一生安稳富贵的王爷足矣。雍正皇帝何等聪明。虽然弘昼胡闹。但是毕竟没有什么出格的事。因此雍正皇帝虽然经常痛斥弘昼荒唐。但是实际上并未对其做出任何惩罚。弘昼的行为也让其在雍正乾隆两朝平安度过。
雍正曾经最宠爱的皇子福惠:
然而偏偏天不作美。雍正六年。8岁的福惠因病去世了。中年丧子的雍正皇帝非常伤心。下令“照亲王例殡葬”。不仅如此。并且葬礼打破幼殇皇子。包括顺治董鄂妃的爱子荣亲王等葬礼的前例。加入了引幡仪式。而当时年过18岁的弘历和弘昼连贝子都不是。后来乾隆皇帝登基后追封福惠为亲王时。就说过:“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证明了雍正宠爱福惠是弘历等兄弟所深知的。试想这样一个让雍正皇帝钟爱的皇子如果能够顺利长大成人。恐怕将也是雍正皇帝皇位继承的不二人选。但是由于福惠的夭折。使得弘历最终成为雍正皇位的继承者。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其他观点:
说乾隆帝潜邸时期无心争位。您信吗?从晚年退位之后的表现来看。乾隆帝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其强烈的人。八十五岁。即便在现在也已经算是长寿了。而且早已过了法定退休年龄几十年!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帝把皇位禅让给亲儿子之后还依然手握权柄不放。继续当着清王朝实际的“舵把子”。试问。这样一个人。有可能无心争位吗?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但是。纵观雍正朝的十三年。潜邸时期的乾隆帝的确异常低调。并没有掀起什么储位之争的风浪。更加没有出现康熙帝晚年所谓“九子夺嫡”的局面。这就奇怪了。难道乾隆帝真的无心争位?怎么可能?实际上。并不是乾隆帝无心争位。而是他根本不需要争。有首歌怎么唱来着?“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用来形容乾隆帝太准确不过了。
首先说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雍正元年。雍正帝即位伊始、试行秘密立储时便将乾隆帝密立为了皇太子。虽然秘密立储号称除了皇帝之外没人知道储君是谁。但是皇帝也是人。也有倾向、好恶。刚开始乾隆帝或许还不能确定。但是经历一段时间之后。恐怕也早已心知肚明了。只是没有谁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自己就是储。还去争什么储?本分最重要。千万别让皇帝老爹反感最重要!只有安分做事、让皇帝老爹认可自己的能力才是王道。兄弟阋墙反而会让皇帝老爹反感。毕竟这是雍正帝不堪回首的往事。他从心底不希望儿子们像自己与兄弟们那样。
其次就是雍正帝的生育能力了。雍正帝虽然有儿有女。但是生出的儿子并不多。加之夭折、早殇的。实际上雍正元年时还活着的儿子只有四个!要远低于他父亲康熙帝的二十多个。换言之。雍正元年时乾隆帝的潜在对手只有弘時、弘昼和福惠三人。这其中。福惠最得宠、年龄也最小。但是他有一个硬伤。那就是有个下场不太好的亲娘舅——年羹尧。虽然雍正帝并没有因为年羹尧的事情迁怒敦肃皇贵妃年氏和她的儿子福惠。但是有了年羹尧这档子事情。福惠基本上也就告别储位了。雍正帝对他更多地是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点乾隆帝也心知肚明、并不吃醋。也从来没有把福惠视为潜在竞争对手。更何况。福惠在雍正雍正六年还没成年就去世了。根本来不及成为乾隆帝的竞争对手。
再就是弘昼了。这位皇子大家可能也比较熟悉。是出了名的人性、胡闹。活出丧就是他玩出的把戏。而且玩到了新高度!因为知道自己不是四哥的对手。弘昼早早地退出了储位之争。长期明哲保身、甚至不惜以自污求自保。因为是主动放弃。他对乾隆帝同样构不成什么实质性威胁。因此。乾隆元年真正能够威胁乾隆帝储位的只有弘時。弘時的生母是雍正帝潜邸时期的侧福晋。他的出身要高于乾隆帝。而且齿序也比乾隆帝靠前。在雍正帝嫡长子弘晖早殇之后。弘時是彼时齿序最长、出身最高的皇子。自然也是乾隆帝最强劲的潜在竞争对手。
但是。弘昼同样有硬伤。而且这个硬伤最终送掉了他的性命。不知道是雍正帝偏心、还是弘時真的不行。潜邸时期的雍正帝就更加钟爱乾隆帝而有意无意忽略了弘時。这让弘時心中非常苦闷、心态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为了能够与乾隆帝争一争。弘時居然打起了父亲雍正帝的政敌、八叔胤禩的主意。与胤禩关系密切。企图借助胤禩的旧势力翻盘。这下直接触碰到了雍正帝的敏感神经。自己这一代兄弟之间斗得已经如此惨烈了。难道还要延续但下一代吗?胤禩其心可诛!而弘時此举也伤透了雍正帝的心。雍正四年。雍正帝在秘密处决胤禩之时。对弘時也作出了相应的处置。索性将弘時过继给了倒台的胤禩并且和胤禩一起被革去了宗室黄带子。换言之。这个时候弘時连爱新觉罗家的人都不算了。哪还有资格争储?雍正五年。弘時郁郁而终。并没有直接证据指向是雍正帝秘密处决了弘時。正所谓虎毒不食子。中国历史上儿子杀父亲的多、父亲杀儿子的并不多。更何况弘時已经沦为了庶民、已然对乾隆帝构不成什么威胁了。雍正帝又何必亲手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雍正六年之后。弘時、福惠也全部不在了。只剩下一个早已退出的弘昼。乾隆帝已经没有任何对手了。虽然雍正十一年雍正帝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弘曕。但是这个时候的乾隆帝已经当了十一年密立皇太子了。襁褓之中的弘曕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威胁到乾隆帝的。更何况。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去世时弘曕才虚三岁。一个三岁的娃娃。又凭什么与“储君”乾隆帝争位?
乾隆帝真正做到了“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雍正十三年。乾隆帝有幸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皇储”登上了九五之尊!所以说。并不是乾隆帝无心争位。而是他压根儿没有竞争对手。跟谁争?难道跟自己争吗?如果雍正帝和他父亲康熙帝一样生下二十几个儿子。恐怕乾隆帝就很难如此淡定了……当然。乾隆帝的能力也是一个方面。虽然乾隆帝没认为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毕竟他曾经盛过。不是吗?因此。乾隆帝的能力还是不用怀疑的。能够牢牢抓了六十三年多的权柄。就这一点也足以说明问题了。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798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雍正,雍正皇帝,乾隆帝,弘历,雍正帝,儿子,皇位,皇子,竞争对手,皇帝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弘历,真的是无心争位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弘历在皇位竞争中属于独孤求败式的,实力太强,且加持隔代指定。弘历10岁时,圣祖康熙第一次见到这个孙子就非常喜爱,指定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