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唐太宗即位后。根据封建社会立嫡立长的正统法理原则。被立为太子。时年八岁。小时候。他聪明可爱。有上进心。颇得太宗与朝臣喜爱。
但是稍事年长后。由于自身有腿疾。行为出现不端与不良。开始对父亲阳奉阴违、又不听师长劝勉。甚至还曾派人刺杀自己的老师。而同母弟弟李泰是才华横溢的人。素有夺嫡之念。天长日久。兄弟交恶。
贞观十六年(即公元642年)。李承乾试图暗杀李泰。事情败露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相勾结。密谋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被弹压。唐太宗废黜了他的太子之位。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有三位嫡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按理。现在应该立李泰为储君了。但。李泰虽然有本事却心术不正。
李世民说“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资治通鉴》
意思是李治不争不抢。对皇位无奢望。品德比李承乾、李泰优秀。李治上位后会保护自己兄弟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有能力保护兄弟的安全。足以说明他能力不差。而品质是最好的。
这样。我们再来理解:李世民明明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为何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皇九子李治?
1.李治有一定的能力。他不争夺皇位。说明他心地纯正。无私心杂念。李承乾为巩固太子位。竟然要杀弟弟。还想发动政变把老爸赶下台。两厢对比。。品格立见高下。
李泰在李承乾被废黜之后。为讨李世民的欢心。曾对李世民说:我如果得到皇位。将来杀掉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这样的表述。在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李世民面前太小儿科了。彰显了李泰是心机很重的人。所以。李世民否决了他。
2.李治讲孝道。在父母面前有儿臣之礼。李承乾想提前登基。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李治曾在李世民出征时。就担心得痛哭流涕。李世民生了大毒疮。李治用口吸吮脓血。他母亲长孙皇后薨逝时。他哭得死去活来。在忠孝立国的古代社会。这样的儿子最得父亲赏识了。
3.李治与人为善。如李承乾和李泰卑鄙行径与卑劣伎俩他从来没有沾染过。李承乾还搞 同性恋。李泰广培势力为己所用。而李治是清白的。
事实证明。李世民是知人善任的。李治登基后。联手朝臣开创了永徽之治。又开疆拓土。描述了中国唐代历史上最大的版图。还推行各种政策。使全国户口得以大幅度增长。这一切都说明。李治是有作为的皇帝。至于李治把朝政问题交给武则天来处理。这是由于他个人生病导致的。况且。他的老婆武则天确有治国安邦之才。后来。改唐为周。这就不是食人间烟火的李世民所能预测到的。他是帝王。不是算命先生。
其他观点:
欢迎关注“猫叔说历史”。
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三篇小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莅临我的页面一阅。由于篇幅限制。我只能贴一篇的一部分。不知是否能说清楚。如果没说清楚。欢迎留言补充。
先说说。李承乾。李承乾这不争气的玩意儿居然也想效仿自己的父亲。来一次山寨版的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只可惜。手艺潮了点。运气背了点。队友蠢了点。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李承乾最后被废为庶人。很快就被发配到黔州掏鸟蛋去了。树倒猢狲散。跟着李承乾混前程的那帮家伙自然也都逃脱不了惩罚。汉王李元昌被赐死。侯君集被斩首。一家老小被流放到岭南。连皇帝的女婿杜荷都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于是乎。一个政治小团体就这么灰飞烟灭。
废太子已去远方。这次。该立新太子了吧。毕竟这事儿关系着国本。这时候的李泰简直是志得意满。天天唱着过。高兴到要飞起来。这也难怪啊。即使是轮。也该轮到他了。嫡次子嘛。况且又那么受父亲的待见。在群臣中的威望又高。李承乾前脚刚倒下。这些按捺不住激动的大臣就开始行动了。你一本我一册。到处都在为李泰吹风。看这阵势。李泰当太子已经是煮熟的鸭子。难不成还能飞起来?还别说。这煮熟的鸭子还真就能飞。怎么回事儿呢?
本来。李世民也已经想好了。并且亲口告诉了李泰。要立他当太子。李泰一听。那真是激动万分。赶紧翘起尾巴给自己的父亲一顿马屁。说出一句令人后怕的话:我就有一个儿子。您要是立我当太子。我就把他杀了。等我百年之后。就传位给我的弟弟晋王李治。这顿马屁。还真给拍到了马蹄子上了。此时的李世民毕竟也上了点年纪。对亲情相互残害的事情很敏感。也很反感。估计。这时候已经对李泰有看法了。当然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给他总结了一下。
第一、立李泰为太子。群臣意见不统一。尤其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位深受信任的重臣不支持李泰。是煮熟的鸭子飞走的重要原因之一。褚遂良的建言非常耿直有力。戳到了李世民的软肋。他说了:陛下要是立李泰为太子。不如现在就把晋王李治杀掉。即使您不杀。将来您百年之后。晋王李治也活不成。这话在点子上。以李泰的性情。这事儿他干得出来。李世民听了之后居然潸然泪下。这个长孙皇后给他留下的幼子。实在是令人担心。于是。保全各个儿子的性命成为李世民选太子的第一要素。那么。长孙无忌为什么不支持李泰呢?这也正常。毕竟。他跟李泰平日里关系比较远。让李泰当太子当然对他不利。况且李泰已经成人。很多事都有主见。不太好控制。李治多好啊。才十几岁。是个听话的乖宝宝。立李治对长孙一脉有利。作为一个跟了李世民大半辈子的好基友。同时又是大舅哥。长孙无忌的意见当然至关重要。于是。李世民开始倾向于李治。
第二、毒蛇死而不僵。又反咬一口。李承乾被抓后。李世民出于愤怒。亲自提审了他。质问他为何要造反。面对严厉的父亲。李承乾哭了个稀里哗啦。一五一十把真相都告诉了李世民。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他大概是这样说的:我已经贵为太子。将来就是皇帝。我为何还要谋反呢。要不是李泰苦苦相逼。我肯定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李世民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善于接受纳谏。同时。也是耳朵根子软的意思。听了李承乾的哭诉。他顿时动了恻隐之心。潸然泪下。这事儿。使李世民对李泰的看法也急转直下。估计李泰机关算尽。也没想到已经被废的李承乾还会给他来一只致命小鞋。
第三、李泰飘过了头。手握一副好牌却打得稀巴烂。怎么回事儿呢?举个例子吧。李泰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已经妥妥的了。却不知为啥。脑子抽风。找到弟弟李治。给他来一场恐吓。由于汉王李元昌平日里比较喜欢李治。平日里二人关系不错。这就给李泰把柄了。他对李治说:听说你跟咱那个叔叔李元昌私交不错。现在那位坏叔叔都已经死了。你难道不怕被牵连吗?这下子。还真把李治给吓到了。毕竟只有十几岁嘛。天天惶恐不安。很快。这个异常现象便被细心的李世民发觉。在追问之下。李治把被恐吓的事情一五一十都告诉了父亲。得。这下坏菜了。李世民听后勃然大怒。好你个李泰。还没当上太子就开始恐吓自己的弟弟。要是将来当上了皇帝。还不把自己的弟弟当鸡杀啊!
第四、群臣支持李泰用力过猛。反而弄巧成拙。这边李承乾还没凉透。那边已经敲锣打鼓为李泰唱赞歌了。鼓吹李泰是合格的太子人选。这反而引起了李世民的猜疑。您想。一个亲王。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能量。既然今天有这么大的阵仗。说明你平时背地里不少经营。要不然。这些人不可能这么支持你。细思极恐。原来这孩子是个心机婊啊。于是。李世民对李泰的看法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喜欢到厌恶。仅仅用了几天时间。
至此。李世民心里的主意算是定了下来。就这样。李泰不但没当上太子。还被剥去了封赏。降为郡王。软禁了起来。李治很快被宣布为新任太子。就这样。大哥跟二哥掐。大哥被发配到远方掏鸟蛋。二哥被关起来数蛐蛐。李治就成了最大的黑马。躺在床上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你说。找谁说理去。
其他观点:
因为太子李承乾喜好声色、阳奉阴违。在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的魏王李泰时竟然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杜荷、侯君集、李安俨、赵杰等人勾结造反。起兵逼宫。后遭镇压被废。
而魏王李泰娇生惯养、持着李世民对自己的疼爱图谋不轨。萌生夺太子之意。而且越演越烈。使得李世民对其失去信任。未能立其为太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801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太子,长孙,自己的,汉王,皇位,父亲,弟弟,群臣,飞起,的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世民明明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为何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皇九子李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唐太宗即位后。根据封建社会立嫡立长的正统法理原则。被立为太子。时年八岁。小时候。他聪明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