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名称有什么含义和来历?双峰插云为什么看不到了?
原创

西湖十景名称有什么含义和来历?双峰插云为什么看不到了?

好文

热门回答:

谢邀!城览君试答之。希望对您有帮助。西湖十景的名称确实是比较讲究的。而且从古至今很多名称还不一样!

阳春三月下江南。江南之秀在西湖。西湖美景三月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杏花春雨。美不胜收。游西湖自然少不了游览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然而这西湖十景名字背后的含义。很多人却不知道。

从一年四季角度。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视觉层面。远有双峰插云。近有花港观鱼。听觉层面。远有南屏晚钟。近有柳浪闻莺。日间。雷锋夕照。夜间。三潭印月。

曲院风荷

西湖十景可谓四季季季有景。视听。可近看可远观、可近听可远闻。昼夜皆可赏。可胃全方位。360°呈现于游客面前。一个立体、秀丽、柔美的西湖跃然纸上!

雷峰夕照

而西湖十景名称蕴藏的含义更是意犹未尽。最著名的平湖秋月其实叫平湖秋色更合适。虽然一字之差。意境却差之千里。这是为什么呢?

平湖秋月

1、中国古代取名很介意重复。平湖秋月与三潭印月。都有一月字。都是夜景。景色相似。意境差别不大。

平湖秋月

2、山水画是传统中国画的主要素材。由于士人赋予的丰富含义。其地位一直最高。高于花鸟、人物等画的地位。而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正是以西湖平湖秋色为背景进行创作的。秋天欣赏平湖秋色俨然一幅中国山水画。远山远近层次分明。虚实相映。近处秋水长、明如镜。意境悠远。美不胜收!

平湖秋色

而柳浪闻婴则更明显了。虽然柳浪儿子把大风天柳条随风摇摆的动感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可是问题是在大风天莺是不会叫的。闻莺也就无从说起。

柳浪闻莺

二、名字的错。原来是康熙皇帝惹的祸

其实南宋以后西湖十景的平湖秋月就叫平湖秋色。柳浪闻莺叫柳岸闻莺。其实古人的叫法才更准确。只是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游览西湖。才改为今天的名字。

被康熙皇帝改掉的还有两峰插云和三潭映月。“西湖十景”按说是“两两对仗”的。苏堤春晓-平湖秋月、闻莺-观鱼、曲院-断桥、夕照-晚钟、三潭-双峰。这里三潭对两峰明显更工整。三潭映月”是指天上的月亮“映”到了下面的水里;“双峰插云”的意思是下面的山“插”到天上的云里。意境很“对”。而“印”其实是“不知所云的牵强”。

三潭印月

苏堤春晓

看来满族出身的康熙皇帝。尽管据说深受汉族诗书的影响。看来毕竟是有限。难以体悟其中深意。才会乱改西湖十景名称。一直错误至今。

三、双峰插云景观为何看不到?

很多游客都发现。西湖十景其他九景都可寻见。唯独双峰插云看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记录过双峰插眼景观。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记录下它们的美:“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纵然遮得青苍面。玉塔双尖分外明。”

双峰插云

这玉塔双尖的意思是双峰并不在于南高峰、北高峰两座山。而是两座山的山顶上。都有一座尖尖的塔。只是。 这两座尖尖的塔。已经消失很久。我们早已看不到。原来南北高峰峰顶南宋时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雾低横之日。自西湖西望。群峰隐晦而塔尖分明。因此得“两峰插云”景名。清代。峰顶古塔皆毁废。因此今天就不能看到双峰插云的景观了。

雪中北高峰

不过据悉杭州市政府已经在筹划重建南北二高峰塔。恢复双峰插云景观。届时游客们就可以一睹双峰插云景观的风采了。

人世未尽解。城事已略知。关注城览。让旅行不只有风景。更有深度的城市认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夜深时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1:29

    平湖,双峰,西湖,苏堤,云景,秋色,西湖十景,夕照,南宋,康熙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1:29

    没想到大家都对西湖十景名称有什么含义和来历?双峰插云为什么看不到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1:29

    谢邀!城览君试答之。希望对您有帮助。西湖十景的名称确实是比较讲究的。而且从古至今很多名称还不一样!阳春三月下江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