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扫墓?
原创

中国人为什么要扫墓?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清明扫墓的习惯,其实来源于寒食扫墓。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其他观点:

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其他观点:

祖先崇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5:24

    介子,清明节,寒食节,清明,晋国,是在,祖先,封赏,礼俗,在外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5:24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人为什么要扫墓?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5:24

    清明扫墓的习惯,其实来源于寒食扫墓。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