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镖局三硬:官府要有硬靠山。绿林要有硬关系。自身要有硬功夫。镖局走镖。三者缺一不可。那么。是不是具有了这三硬。就可以镖行天下了呢?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个镖局的镖局有了这三硬。还不行。还得精通镖局行业中的行话。这种镖局行话。江湖上称之为“春点”。每个镖师都必须十分娴熟地运用。镖师在入镖局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拜师。拜师之后。师父在斧正你的武功的同时。必须要亲口相传。教给你如何“春点”。精通了春点。镖师才能如虎添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镖师。有时一句话可抵得上一场干戈。有着事半功倍的妙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春点”呢?“春点”有多少种类呢?镖师究竟是怎样和盗贼进行“春点”的呢?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解这些问题。
春点。又被叫做寸点、唇点、唇典等等。泛指江湖上的隐语。俗称黑话。是通过语言讯号作为江湖上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
春点的产生。大致出于下列三种情形:
一是由禁忌、避讳所形成的市井隐语。比如在船上说话。忌讳说“住”、“翻”等。而用其他字语代替。
二是出于回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隐语行话。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姓“杨”为“犀角灵蔓”。称姓“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等。
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镖局的镖师均有行话。唇典词语虽稍欠典雅。但是都是行走江湖必须要用的。说得好就能交上朋友。说得不好就会发生一场恶战。说不定丢了镖也不一定。镖师们把自己“保镖”叫做“唱戏的”。“镖旗 ”叫“眼”。“钱搭链”为“蛇腰”。“一个人”叫“流丁”。“门半掩半开”叫“夜扇马散”。“松林”叫“林子马哈武”。“寺庙”叫“神堂”。“晴天”叫“天高”。“天黑 ”叫“明路”。“走远”叫“卜长”。“走近”叫“卜短”。“墙头”叫“马”。“庄稼把式”叫“上等土风子”。“护院人”叫“镇山虎”。“贼”叫“芒古”。“人胆大”叫“点粗”。“胆小”叫“点细”。“心眼多”叫“全海”。“火药”叫“夫子”。“洋枪”叫“ 黑驴”。“有钱”叫“海拉”。“没钱”叫“念拉”等等。
其实春点远远不止这些。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人体部位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应有尽有。几乎可以成为第二语言系统。归纳起来。春点大体上可分:人物类。职业类。人称类。数字类。生活类。器官类。武器类。礼仪类等12类。现在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些言语类的春点。让大家对镖局的行话有个初步的了解。首先。我们先说说春点的:
一人物类用语
有一部武侠小说这样描写到:
下了木桥。慈云庵主忽的低声道:“师兄。你听。这么深夜还行船?”鹰爪王停步侧耳一听。果然在木桥西数丈外。哗啦哗啦。一阵阵木桨拨水之声。循声查看。恍惚见两只轻舟。正转一道河湾子。在船头往北一调头的当儿。隐隐见船头上似有数点火星子。鹰爪王不禁“咦”了一声:“这准是吃飘子钱的老合了?”
这里面的“吃飘子钱的老合”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人物类的春点。“合字、黑字”或者“老合”就是贼的意思。通常称呼不在帮派的贼。而是指一般的盗贼。而“吃飘子钱的老合”则是专指“水贼”。
再比如另一部武侠小说中的描写:
梁佩伸手扣动门上的门环。高声叫道:“那位当值?”铁门内有人道:“哪里来的朋友?寨内有事不方便入内。若是没有大事改日再来吧。”梁佩高声说道:“小弟地鼠门的。奉鄙门总瓢把子之命来给贵寨主送封信件。”里面道:“把信从门缝里送进来吧。在下帮你转呈寨主就是了。”梁佩道:“小弟来时。鄙门总瓢把子有言在先。要小弟亲手将信交给曹寨主。事关重大。还是兄台帮忙通报一声吧。”
这里面的“总瓢把子”也是春点行话。在江湖上把一些帮派的首脑、老大都指称总瓢把子。类似这样人物类的春点有很多。你比如:
◎人:丁。
◎官府:鹰爪孙。
◎老人:糕。
◎官帽子:翅子顶罗。
◎姑娘:豆儿。
◎保镖人:托线孙。
◎小伙子:芽儿。
◎朋友:并肩子。
◎外行:老宽/空子。
◎对象/敌人:点子。
◎尼姑:捏班。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力地盘。该地域即称“线”。简单的说。“线上的朋友”就是“地 头蛇”。
◎马眼子:专门四下探访名马的人。凭着一双饱具经验的眼睛。再加上一张油滑善辩的嘴。 无往而不利。
介绍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对人物的春点往往和人物的某一特征有紧密的联系。比如职业。但是。对职业。各行各业。江湖上又有专门的称呼。下面。我们就说说春点的:
二职业类用语
你比如要是有盗贼要来镖师护院的院子里偷东西。护院的镖师就说了:“要是朋友摇摆乔肖。越马风肖。要还不肖。有意落地。即班山喝酒。呷渴茶。呷崩吃饭各密。山居凑啃草过黄。”
这段话。作为我们平常人听起来非常生涩难懂。但是。作为房的贼却能听得懂。什么意思呢?镖师的意思是说啊。房上的朋友是过路的吧?要是过路的赶紧飞走。要是不愿意就此飞走。想来到院子里。我就要以茶酒相待。等你酒足饭饱。再飞走。山居凑啃草过黄。哎。大家还是好朋友。
在这种情况下。雇主听不懂是怎么个意思。盗贼却知道这是镖师已经发现了自己。在给自己留面子。越马风肖吧。赶紧走人吧。等盗贼一走。镖师就又开始春点了:“响卦走高。俱是一家;合家朋友。吃遍天下。脚踮之地。让与兄弟吃。”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你盗贼和我护院的镖师。其实都是一家人。都是练武出身。所以啊。你被叫做暗挂子。我被称作支杆挂子;合得来的朋友。你是吃遍天下的人。脚下这脚尖大的地方。我要保护的院子。就请给兄弟个面子。给我留口饭吃吧。
这里面的“响卦”就是指的保镖这种职业。而“走高”则是指的飞贼。保镖的这种职业还被叫做“挑杆”。为人护院的被称作“蹲杆”或者“内挂”。类似对职业的春点很多。你比如:
◎江湖卖艺为生的:躺、撂竿或模杆。为变卦。
◎教场子的:戳竿。或枝竿。为外卦。
◎卖膏药、打弹子的:弹弓图。
◎做戏法、鸣锣聚众:吞吃对包李子。
◎卖膏药用铁捶自打的:边汉。
◎画符而用火烧铁条的:三光鞭。
◎卖武场:圈子。
◎卖武艺:扁利子。
◎卖拳人:边爪子。
◎庄稼拳:地崩子。
◎亮拳。属于表演性质:漂托。
◎比较武艺:嗔托
◎打架:高托。
◎打他:赃托。
◎不如他:听托。
◎手快:构子。
◎脚步快:马快。
◎踏青子。斩盘带推包:串茶馆。相面带治病。
等等。以上的这些叫法。都是对职业的春点。以及与职业有关的春点。听起来既形象。又有趣。而且外人还不知道镖师和盗贼在说什么。幸亏那时候的人很少讲外语。要不然。别人还以为镖师精通外语。和外国小偷对话呢。更有趣的是镖局行话中对人称的春点。下面。我们就说说春点的:
三人称类用语
现在我给大家讲段镖师和盗贼的春点。大家猜猜是什么意思:
合吾的朋友。在家日月宫。在外并肩子。吃的是一家的饭。穿的是合家的衣。把招子放亮了。别崩了盘子。连本带利折了。给咱托线孙放开一线天。
这段话我估计大部分朋友都不能理解。这是一个走镖的镖师在和劫匪的春点。镖师在说什么呢?他在说。和我合得来的江湖朋友。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我们都是吃练武饭的。我穿的是朋友您给的衣服。端的是您给的饭碗。请朋友把眼睛给放亮了。千万别误会闹僵了。连师傅带徒弟都给赔进去。就不好看了。还是请朋友给我这个保镖的留一条生存之路吧。
这里的“日宫”指的是父亲。“月宫”指的是母亲。“本”指的是师傅。“利”指的是徒弟。可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连本带利”。再比如:
◎兵:令生。
◎兵勇:柳叶生。
◎官:翅子。
◎朝翅子:打官司。
◎女人:果。
◎老太太:苍果。
◎武秀才:西魁生。
◎对别尊称:老元良或老夫子。
◎表示谦逊:无有元良。就是不敢以先生自居。仅说骗饭而已。
同样的文字。表达的意义却让人难以琢磨。这也是应了那句话。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镖师们为了雇主财物的安全。不得不说出一些让人难以明白。而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的话来。你比如:
四数字类用语
就是现在中国的农村集市上。还流行着数字类用语的春点。在农村的集市上。有一种行业。叫行户。行户相当于城市的中介机构。比如某人要卖一匹马。而另一个人要买马。就必须得经过行户这个中间人。当然行户的利益是给买主要高点。付给卖主少点。从中间抽水。这个时候。讨价还价的时候。就不能说出谁都明白的“123456789”了。镖局在押镖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防备被无关的人听到的情况。所以数字的表达上。各地区就存在了各地区的差异。我现在念一句镖局的行话:“流月汪则中。神心张爱青”。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大家看。“流”字里面只有一横。所以叫“一”。“月”字里面两横所以叫“二”。“汪”是三横。“则”是四竖。而“神”字呢。“衣”字偏旁里含六的笔画。七八九十都是这样。看起来啊。中国古代的镖师们。不仅武功盖世。文采也不弱。连数字都能从汉字里拆出来。更别说:
五生活类用语
银子不叫银子。叫老瓜或者居米。钱不叫钱。叫储、储门子、托储。杵头子。没钱了不叫没钱了。叫念储。挺含蓄的。比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说没钱为囊中羞涩还含蓄。手电筒不叫手电筒。叫亮子。不过那时候没有手电筒。有千里火。火把。灯笼。碗不叫碗。叫莲花子。大碗叫汤钵子。筷子叫划十子。拿筷子叫搬梁。这个比喻有点过了。把筷子比喻成大梁。亏得镖师们想得出。你比如镖队在旅店住下后。吃完了饭。镖头对徒弟们说:“已经安了根。扣个盅也不用那水牙子吧?还不赶紧踢土顺腿蹦台托条?”什么意思?那意思是说啊。喝个水难道还要我给你们那汤勺啊?慢腾腾地耽误时间。还不抓紧时间上床睡觉?
这里面的“安了根”是指吃了饭。“扣盅”是指喝水。“水牙子”指的是汤勺。“踢土”是脱鞋子。(鞋子常年走在路上。当然踢土了)。提头子是穿鞋子。“顺腿”是脱袜子。穿通子是穿袜子。“蹦台”是指上床。“托条”是指睡觉。非常形象有趣。再比如:
◎叉叉子/蹬空:裤子。
◎通衫子:大褂。
◎飞蛾子:马挂。
◎撇苏了:哭了。
◎瓤了:饿了。
◎上啃:吃饭。
◎搬山:喝酒
◎撒托:衣服。
◎嗨撒:大褂。
◎顶天儿:帽子。
◎小罗考:衬衣。
◎护脸:眼镜。
◎海砂子:私盐。
◎海砂窑:盐仓。
◎姜片/马蜂子:肉。
◎马牙:饭。
◎番张子:饼。
◎细苗条:鱼。
◎黏肤:擦脸。
◎蹦火:吸烟。
◎领甲:烤火。
◎卖鸡:跨门槛。
◎遛狗:跳窗户。
◎摆丢子:刮风。
◎照相/朝相:见面。
◎眩里圆:吃了。
◎捏子攒:还没吃。
◎捕子:捕鱼的水禽。
◎皮娃子爆豆子/皮子串:被狗咬了。
◎抛闪/撇山:解手。方便。
◎摆柳:解手(女性)。
◎火窑:店房。
◎打尖:意指旅人中途吃饭。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声有色。解闷逗乐。有趣味。特别是人在江湖中行走。不管是镖师和盗贼劫匪。他们都得吃饭睡觉。同样的得忍受人生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在百般无聊的等待商人旅客的时间里。在跋山涉水徒步万里的镖路中。镖师和盗贼。也会偶尔琢磨些有趣味的东西。来调节枯燥、寂寞、单调、凶险的生活。恰恰是这些时候。人性才有了相通的一面。那就是他们琢磨出来的语言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一致。所以才有了春点的相通。所以有时候人们又把春点称之为“唇典”。意思是唇齿之间的经典。说到唇、齿这些人体器官。镖局行话中对器官也有专门的语言。比如眼睛啊。腿啊。嗓子啊。都有专门的叫法。再比如。镖师们手中常用的家伙武器。也有专门的叫法。还有。镖局的春点。真正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解闷逗乐。而是在江湖过招。实际的走镖生涯中运用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967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镖师,镖局,行话,朋友,盗贼,都是,的是,江湖,职业,的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谁知道过去镖局有那些行规、行话、故事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镖局三硬:官府要有硬靠山。绿林要有硬关系。自身要有硬功夫。镖局走镖。三者缺一不可。那么。是不是具有了这三硬。就可以镖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