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统一收归国有,年老农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你赞同吗?
原创

土地统一收归国有,年老农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你赞同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土地收归国有。把“农民”转变为“工人”。逐步推行城乡一体养老政策。符合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能行得通。

一、政策依据

现在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只有土地的经营权。土地虽是集体。但集体实在脆弱。功能退化不少。好在。集体也属于国家。这与政策一点也不矛盾。

一是利于解决人口增减与土地的矛盾

解放后。土地在短暂的大集体后。以承包的形式。由各户经营。大部分地方。在分田到户时。都是按照当时人口。可能地区之间。只是存在折算方式的不同。有的地方。把当时的小孩。算作半个人折算来处理。但随着人口增减的变化。现在。有的家庭人口少。土地面积大。有的家庭人口多。土地面积少。这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土地顺延。其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改变。这个不公平。如果统一收归国家。矛盾也就自然解决。

二是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曾经自豪过。“用全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但现在的农村。70后“半工半农”勉强支撑。80后和90后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撂荒或者改变性质的现象。土地虽然是国家的。但种不种地是农民的选择。我们不缺相关制度。但“法不责众”。难以执行到位。农民虽是国家一份子。但粮食安全并没有真正牢牢掌握在国家手里。

三是利于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农业的出路在于规模化。但家庭经营。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今天来看。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各家情况不一样。有的家庭仍以土地为生存。有的不一定要依靠土地。造成难以统一。规模化生产不能实现。就拿当前的土地流转来说。一片土地。只要有几家人不同意流转。都会造成“流产”。何况。规模化涉及到的户数更多。矛盾也就更大。收回国家所有。用“一盘棋”的思路解决问题。中间会有争议。但能够得到大都数人的理解与支持。容易把问题最小化或者得到妥善解决。由于地势地貌的原因。全国不可能全部做到规模化。应该允许小户经营做为有益补充。但小户经营绝不是现在的家庭经营。而是类似于当前的流转形式。

四是利于提高科技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绝不是一句空话。但由于分散经营。科技利用和转换率低。是当下农业的短板。科技包括现代化的经营水平。也包括现代化的机械利用等。如果土地收归国家。实现“科技兴农”。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较高的产量。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土地的价值。

五是利于农村的发展

中国农村。广袤无际。目前来说。落后的地方还很多。如果单靠财政投入。来改善和治理。任重道远。如果土地收归国家。自然也就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对农村的提升速度会明显加快。能在短期内。实现农村变美的愿望。

一是农民的出路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个没错。农民之所以把土地当作命根子。一是为了糊口。二是土地越来越多被人们认为是养老的保障。解决好出路和退路。实际上也就解除了顾虑。

农民是在土地上生产粮食、蔬菜、水果的。工人是在工厂里制造机器。二者实际上都是创造社会财富。贡献力量。本应没有“农民”这一称谓。把他们叫做“工人”比较合适。工人没有土地。但有退休金。而农民有土地。但没退休金。如果把土地收归国家。把农民视作工人看待。也可以叫“农业工人”。实现城乡一体化养老政策。就是合情合理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前的六七十岁的老人。因为他们不能按照目前的政策。来进行缴纳自己的部分。但这一代老人“皇粮国税”、“三提五统”、“修路筑坝”的功劳。不能否决。也不能忘记。工人有“老人老办法”。同样。这部分老人农民也可以实行“老人老办法”。

农业不是农民的专属权。土地收归国家。打破常规。在给予一定的赎金后。按照自愿原则。愿意留在农业的人。转变身份叫“农业工人”。让他们为国家或者其他组织。在土地上打工。赚取工资。来养家糊口。对不愿意留在农业上的人。需要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城市要广泛接纳并收留他们。改变户籍限制等一些政策措施。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里。做到平等对待。子女有学上。自己老有所养。对弱势群体。包括病残。要多开发岗位。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那些真正就不了业的。从政策层面。给予照顾。保障生存和发展权。

二是稳定粮价

“民以食为天”。粮食做为基础性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以解除了农民与土地的束缚。从而不控制粮价。社会资本是“逐利”的。不能牺牲农民或者城市底层人的利益。来发展农业。要把粮食列为国家管控物资。不能随意加价。保证“农业工人”和市民不会因为土地调整。而承担不必要的后果。

三是有效解决机构人员的问题

土地收归国家。由国家或者社会组织来经营。能够减少多个涉农部门。财政供养人员也就会减少。需要妥善处理和安置好这部分富余人员。同时。把这样补贴。那样补贴取消。利于整合资源。把有限的财政集中放在民生问题上。比如在教育、医疗上。逐步做到完全免费。让人们充分享受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增加民族自豪感。使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减少机构。意味着向无为而治迈进。人们得以休养生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国力提升。

结束语:总之。把土地收归国家。“农民”变成“工人”。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措施一定要跟上。不能断档。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也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但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办法。

其他观点:

如果将农民的土地收归国有。统一为他们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我想大多数人会举双手赞成!

现在的农民。农产品价格由于进口品冲击一直低迷。加上种子、柴油、化肥、农药及机械费用等一直据高不下。农民单靠种地其实是不挣钱的。只能维持个口粮温饱。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过来的那部分65岁以上人员。由于无力交纳社保费用。晚年生活根本得不到保障。

所以。对这部分人员。必须特事特办。无论土地收不收回。都由国家给予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养老补贴。以维护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

其他观点:

如果能缺保农村劳动力全部就业。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退休金。土地收归国有是完全可行的。并不是农民非想种地。农民种地不但养活自己。还保障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当时国民经济收入按担计算。三年困难时期农民除了完成上交公粮。自己手里基本上没有粮食吃。只能吃野菜充饥。祖国建设重大工程。开山治水。修铁路公路。修水库等等大规模的基础设置建设。那一样也离又不开农民的身影。现在国家富裕了。应该以城反农。让农民也过上幸福的生活。让农村老人也老有所养。农民不是天生的想种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32:42

    土地,农民,国家,农业,工人,人口,老人,规模化,农村,政策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32:42

    没想到大家都对土地统一收归国有,年老农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你赞同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32:42

    土地收归国有。把“农民”转变为“工人”。逐步推行城乡一体养老政策。符合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能行得通。一、政策依据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