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5月25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开始实施。GDPR从保护个人隐私处罚。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等安全问题做出了严格规定。不仅互联网企业。就连传统企业在数字时代都要受到管辖。因此GDPR虽然看上去是主要针对个人隐私保护。但也对网络安全、数字经济有巨大影响。背后反映了欧盟的战略意图。
在GDPR正式实施当天。欧盟委员会发文宣告欧盟重新控制了属于自己的数字主权。之前欧盟在网络安全和数字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缺乏话语权和影响力。而GDPR的实施让欧盟建立了自己的话语权。提升了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
但是。从长期来看。GDPR对网络空间战略而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GDPR大幅增加了数据收集和使用成本。大型企业可以将这个成本转移给用户。但是中小企业则面临成本压力。受到严重影响。现在已经有很多欧盟外的中小企业因为成本原因停止了在欧盟市场的商业活动。
其次。欧盟本身缺乏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GDPR除了增加成本。还压制了创新。从而进一步降低欧盟产生全球性互联网企业的可能性。同时也会阻碍现有的企业在欧洲业务的发展。这个政策有可能会让欧盟成为全球数据流通的孤岛。
第三。虽然在正式实施前有两年的缓冲器。但是如何满足条例要求对企业而言还摸不着头脑。严苛的规定将从根本上改变运营模式。在实施当天谷歌和脸书就因为触犯条例被告。罚款金额或会高达几十亿美元。这样也直接导致许多企业在考虑未来是否将欧盟作为业务中心。
最后。如果企业想进行无阻碍的数据传输。那么必须让欧盟按照其标准来认定。只有欧盟认定通过。才可进行无阻碍数据传输。否则就要通过繁琐和充满法律风险的程序。这样或将直接导致其他国家也采取相同措施来抵制。这样的“分裂”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网民。而欧盟也或许会被其他国家指责欧盟以保护隐私为名增加贸易壁垒压力。
网络空间一直面临的是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的辩证逻辑。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都要先进行权衡。GDPR未来结果会怎样。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其他观点:
对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是一个紧箍咒。对消费者来说。则是一个好消息。
欧盟称。已于2018年5月25日生效的GDPR。是过去20年来欧盟数据保护法规方面最为重要的举措。
这一法规界定的数据隐私范围包括:用户的姓名、地址、位置、身份证件号码、健康信息、收入等。一旦发生数据泄露等违规行为。违规公司可能最高2000万美元。或者上一年全球年营收4%的处罚。二者以金额高者为准。
在数据保护方面。欧盟一直以比较严苛而著称。一方面。欧盟向来比较注重隐私保护;另一方面。欧盟的互联网产业没有美国、中国那么发达。数据保护立法时顾忌也相对小一些。当然。换个角度来理解。你也可以说这一法规为欧盟以外的互联网公司设立了新的门槛。
根据该法规。美国公司也好、中国公司也好。如果在欧盟开展业务。或者其业务涉及到欧盟公民的数据。都会受到约束。
该法规生效后。估计会让Facebook、Google、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头疼不已。有咨询公司甚至预测。欧盟一年可能收到60亿美元以上的罚金。
不仅如此。GDPR的推出。对各国监管部门和立法机构多少会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让各国政府和公众更加关心数据保护。不夸张地说。欧盟这一数据保护新规。将对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在中国。数据保护方面存在漏洞。甚至“裸奔”的公司。恐怕有一大堆。携程、京东等公司。都发生过用户数据泄露事件。你今天买了房。第二条就可能接到一大堆骚扰电话。
因此。数据保护法规这个“紧箍咒”。在中国更加需要。而且。我们也不能只盯着科技公司。
其他观点:
上周。欧盟史上最严的隐私保护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于当地时间5月25号生效。对于所有业务在欧洲的科技公司都不禁要打一个寒颤。
什么是GDPR?
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应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严厉的公民隐私保护条例。
GDPR最初于2012年提出。并于2015年12月获得了欧盟理事会的通过。并决定在2018年5月25日生效(给了各大公司两年多的准备期)。作为统一的数据保护法。GDPR的前身是1995年的《数据保护指令》95/46/EC。
GDPR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隐私法”是因为在新的条例下:用户的任何隐私信息。包括你的名字。证件信息。邮箱信息等常规数据受到保护。且你的位置信息。DNA等等也算你的个人数据。任何在欧盟境内的科技公司要收集这些数据。都必须经过用户的明确同意。
并且科技公司要明确说明这些被收集信息的用途。一旦某天要改变用户信息的用途。还是需要跟用户申请重新授权。
如果哪一天用户不爽了。随时可以撤销这些授权。
违法以上规定的后果很严重:
如果违反了 GDPR 里面的条例。后果将非常严重。科技公司有可能面临 2000 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的 4% 的罚款。
以Facebook的“泄密门”为例。如果欧盟查出Facebook在欧盟境内的服务有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那么按照Facebook 2017年财年的营业额406.53亿美元计算。扎克伯格将面临16.2亿美元的罚款。
事实上。在法案生效后几小时内。就已经有机构起诉 Facebook、WhatsApp、Google 和 Instagram等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强迫用户只有同意让他们投放广告。才能使用他们的软件。
GDPR法案已经影响到中国科技公司
在GDPR法案生效之前。小米旗下的智能灯具厂商Yeelight就发出公告称:由于受GDPR法案 的影响。其服务在欧盟地区将不再可用。
相信在方案生效后的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会受其影响。
免费服务向左。隐私保护向右
人们如今常用的社交和搜索软件。比如国外的Google。Facebook。国内的百度。微信等等。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定向投放广告盈利模式。
这种模式运营的方式是:公司向用户提供免费的搜索或者社交软件服务。并在后台收集一些用户信息(包括年龄。职业。爱好等等)并将之归类的到自己的数据库中。向商家提供定向广告投放业务。
比如我是一个经营滑雪器械的商家。我可以向谷歌或者Facebook购买在欧洲的。喜欢极限运动的。高收入年轻群体的定向广告投放。
如此Facebook和谷歌在免费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广告投放。
但欧盟的GDPR隐私保护法案一出台。这种以往的的盈利模式在欧盟地区很可能会行不通了。
公司并不是慈善机构。所有在欧盟开展业务的公司都是以盈利的目的。那么既然我以往的盈利模式行不通了。那么剩下的方式只有收费了。
笔者个人认为。可以预见象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公司今后在欧盟地区会推出两个版本的APP:即免费版本的您授权给我收集信息的版本和无广告的收费版本。
数据保护法GDPR对互联网发展的深远影响
欧盟这次的隐私保护法案是有些过于严厉了。不但会阻碍到大科技公司在欧盟地区的发展。也会扼杀相对欧盟本土的科技创业公司。世界其他地区都积极发展自己的大数据业务时候。对于原本在互联网领域就有些滞后的欧洲。欧盟太过于严厉的隐私法案更加阻碍互联网发展的脚步。
并且这种一棒子禁止到底的做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互联网公司也会选择用脚投票。选择撤出欧盟地区。又或是选择有偿的收费服务。而对于欧盟中一些失业率高企的国家里的年轻人。在低收入的情况下。连用一个搜索引擎和社交软件都要收费。对于他们来说岂不是更增加了生活负担。
我们究竟是应敞开怀抱拥抱大数据? 还是该视这些大数据公司为洪水猛兽用最严苛的法规去限制其发展?
我们需要分享一部分隐私来换取这些公司的免费服务么?而怎么又能保证我提供的这些隐私不被滥用呢?
这些问题我想是我们没一位用户都十分关心的。也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者非常操心的事情。
欧盟的数据保护法案的出台以及今后的发展。会给别的国家和地区一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照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001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欧盟,数据,公司,互联网,法案,用户,自己的,隐私,科技,中国
没想到大家都对欧盟“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法GDPR生效,将对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5月25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开始实施。GDPR从保护个人隐私处罚。对用户数据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