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拿分红,会有什么结果?
原创

如果把“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拿分红,会有什么结果?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可别再听信谣言。说银行存款不如买银行股拿分红了。

血淋淋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炒股是炒股。银行存款就是银行存款。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那些鼓吹银行股分红。远胜于去存银行理财的。都有很大的误导存在。

确实。有部分银行股。不仅分红不错。股价还涨了。但也有大把的银行股股价下跌惨重。分红都不够塞牙缝的。

比如曾经的无锡银行。2017年五月份。曾经被资金恶意炒作到23.84元。现如今股价6元。直接遭遇了“膝盖斩”。即便中途有分红。也是亏得一塌糊涂了。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苏州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西安银行、民生银行等身上。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折兵。

而还有一部分银行。算上了分红。也只是刚好够保本。根本不赚钱。比如2018年至今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

甚至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2018年至今。算上分红复权。股价仍然处于低位。

只有部分银行。诸如招行、宁波银行等。收益才远超了银行理财。但并不是因为分红。而是因为股价上涨了不少。

由此可见。相较于银行理财稳稳的收益。银行股的投资。其实是非常需要选择银行的类型。以及入场时机的。

单单靠银行的分红来对比银行的存款。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做法。两者也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而大资金对于银行股的定位。也并不是什么分红。还是当作一个投资配置的品种。

所以。没有大资金会因为分红去选择银行股。因为分红本质上要除权。都是冲着银行股估值偏低。有投资机会。或者部分银行股有上涨空间。选择去配置的。

银行存款和银行股票分红的差别

还是先给大家普及一下银行存款和银行股票分红的差别。

可能大家对银行的存款比较熟悉。就是将一笔钱存在银行里。然后约定1年3年5年。约定利息。

如果中途要取出。可以按照活期利息进行赎回。相对比较灵活。仅仅是损失部分的收益。

存单如果金额比较大。20万以上。可以做大额存单。利率可以上浮。

5年期的大额存单。一般利率都会超过4%。曾经非常火的时候。甚至还有5%以上的收益。

而股票的分红。却是不确定的。不仅时间不确定。金额不确定。分红率其实也不确定。

这三大不确定性。决定了两者本身没有太多可比性。

1、时间不确定。

银行存款的周期。是以存入次日开始计息。按照约定的时间期限。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

股票的分红。是按照分红日期去计算的。

大部分股票是年度分红一次。少部分是半年分红一次。还有很多是年度都不分红。

银行股一般来说是按年分红。每年一次。分红的时间却不太确定。

如果按照年报分红。那么实际分红日期大概在5-6月份。如果按照中报来分红。大概分红日期是在9-10月份。

也就是说。你并不能准确地知道今年分红的时间点。具体是哪一天。在资金安排上。就存在一定的劣势。

2、金额不确定。

对于银行股的分红。其实是不确定的。 不仅因为银行每年的净利润是浮动的。就连分红比例也是不确定的。

今年赚1000亿。分红300亿。明年赚1200亿。可能只分红240亿。

通常30%左右。是银行分红的比例。但也会根据情况进行上下浮动。

但是银行本身并不太缺钱。也不缺资金的流动性。30%的分红比例。还是略显单薄了一些。

所以。对于股民来说。拿到手的分红。或多或少。但金额其实无法确保。

只能说大部分情况下。银行的分红金额比例。会高于普通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

3、分红率不确定。

除了分红金额不确定以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分红率不确定。

分红率。除了与分红的金额有关。还和股票的价格有关。

同样是10股派3块钱。如果股价是10块。那么就是100块钱派发3块钱。分红率3%。

但如果股价只有5块钱。那么就等于50块钱派发3块钱。分红率6%。

也就是说。银行股的股价越低。分红率其实就会显得越高。股价高了。分红率自然就会低。

不仅如此。股价高。分红率低。下跌的风险也大。股价低。分红率高。下跌的空间小。上涨的空间就大了。

就分红率这一点而言。银行股就适合低吸买入。而不是追高买入。

另外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银行股的高分红率。其实是跌出来的。而不是银行股的业绩提高带来的。

因为业绩提高会让股价上涨。分红率并不会升高。

比如。这两年走势非常好的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按照招商银行目前50元的股价。10派12.5元的分红。实际分红率也就在2.5%。宁波银行。38块钱的股价。10派5元。分红率更是只有1.3%。分红都是极低的。

而分红率比较高的农业银行。股价不到3块钱。分红10派1.8元。超过6%的分红率。这两年的股价却从最高的4.8一路下跌。

看透这一点后。你就会发现。银行股想要依靠分红。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靠谱的事情。

银行股分红和填权

银行股之所以并不太受到大资金待见。尤其是从分红角度去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除权。

对于资金来说。享受到银行的分红。但市值会等权的下降。

如果持仓周期短。分红甚至还要扣税。等于是要贴税了。还不如分红结束后再进行买入。

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银行股的主要原因。总觉得自己的钱。分红给了自己。

所以。在这里必须纠正几点。

1、银行股分红是实实在在的分钱。

从分红的规则上来看。所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分红。都是真金白银的。

很多投资者不明白分红的规则。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没有赚到钱。账户的价值没有变化。甚至还变少。

账上多了一笔现金。但是账面市值降低了。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分红了。

但实际情况是。股票市值本身就是一个很“虚”的东西。而分红却是一个很实的东西。

分红的钱。并不是通过股票市值抛售而来。而是实实在在的从上市公司账面上划走的。

这就好像你家的房子。本来价值是500万。因为房子里有100万的现金。现如今你把100万的现金转走了。房子的价值变成了400万。

房子的价值需要通过交易来确定。并不代表一定就是500万或者400万。但100万现金是很实在的。

分红的底层也是如此。银行把钱给了投资者。银行的市值出现下降。但这个市值其实并不是准确的。本身也是可以浮动的。

所以呢。分红并不能完全说是一个很虚的东西。而是要把市值和分红分开理解。明白除权的意义所在。

当然。除权的设计本意。是杜绝资金套现。在分红前买入。分红后就套现走人。带来市场的剧烈波动。

2、分红除权决定了银行股投资主要不是靠分红。

但分红要除权这样的规则。直接限制了银行股的短期交易价值。

或者说。绝大多数资金。尤其是中短线资金。压根不会冲着分红这件事。去持有银行股。

分红前。分红后。市值的变化微乎其微。那么资金对于分红的概念。就很薄弱。

所以。资金介入银行股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股价会上涨。

背后的逻辑也就两条。第一条。银行的业绩会提升。第二条。银行的估值有修复的空间。

对于业绩提升的银行。诸如这两年的招行、兴业、平安等。股价走出了缓慢的牛市格局。

当然。四大行也并非不增长。只不过这增长的比例很低。保持在个位数。远低于预期。甚至出现过短暂的下滑。这让资金炒作的动能不足。

对于银行的估值修复。其实主要就是指下跌过后。高分红率的银行有上涨的需求。

当分红率超过5%。甚至部分银行达到了6-7%。那么资金就会觉得。银行股下跌周期临近尾声。有上涨的需求和反弹的空间了。

冲着估值修复去的资金也不少。助推了银行股能在一个较低的点位。发起一些行情。

3、短期的除权并不会影响长期的填权效应。

再说说银行股分红的填权效应。因为长期来看。填权是一个必然趋势。

你可以这么理解。还是一套房子。价值200万。今年你赚了50万。分红拿走了20万。剩下了30万。房子是不是该涨到230万了。

但由于房价的波动。导致了房价下跌了50万。那么你的房子。价值是150万。加上剩下的30万。就是180万。

但凡你每年赚50万。分红拿出20万。留下30万。那么房子里的钱。其实会越来越多的。倒逼着房子慢慢地上涨。

这就好像银行的净资产。正因为每年净利润的增加。分红后留存的金额增长。越来越值钱。

如果股价不涨。分红率势必会越来越高。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

就好像。3块钱的银行股。每年分红除权0.2元。它不可能过个15年。除权到只剩下0元的。

当股价跌到2块钱。分红率就成了10%。自然有资金会去投资。当股价跌到1块钱。分红率就涨到了20%。那更是会遭到疯抢。

之所以会存在填权效应。是因为分红本身没有影响银行继续赚钱。而不断地赚钱会让银行本身的价值越来越高。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分红的填权。不代表你在超高的价位买了股票。填权就能给你补上你的追高被套。

分红的填权。只是享受股价在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区间。填权效应会把分红除权带来的缺口给弥补掉。回归银行股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市值财富。

普通投资者该做银行存款。还是买银行股?

其实这个问题。上文能完全看懂。心里就一定有数了。

银行股的投资。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简单。也根本和银行存款没法比。

之所以很多人在银行股的持有上赚到了钱。是因为2018之前的10年。都是银行的快速发展期。银行的成长性还不错。而现如今银行的成长性。已经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银行股最近几年的调整。也是基于整个银行行业的大环境。制约了银行的总体发展。

这种大背景下。普通投资者想要投资银行股。尤其是冲着分红去的。一定要注意几点。

1、投资周期的不确定性。

现如今你真想进入银行做投资。对于投资周期的耐心。少不了。

简单地说。投资周期可长可短。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如果单纯只想拿分红。那么3-5年的投资周期。是必须要熬得过去的。

如果是打着分红的旗号。指望股价上涨带来赚钱效应。那么就看如何踩点了。短则数月。长则可能也是3-5年。

熬不住资金周期的。尽量不要指着靠银行分红来赚钱。银行存款更实实在在。

2、选择相对高分红率时入场。

如果你就是冲着分红去的。那么就一定要选择高分红率的时候。

当然。高分红率并不代表每年都能保持。还是要注意一下银行的业绩。是否出现滑坡。

比如业绩滑坡。今年10派5块。明年只有10派4块了。那么股价下跌个20%。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净利润都下降20%了。

当然。这种情况在银行股上并不常发生。相对来说。银行的业绩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3、选择高成长性的银行股。

最后就是如果可以选择。依旧是选择高成长性的银行股。

还是拿招行来举例。可能现在50块钱的股价。10派12.5。分红比例只有2.5%。

但如果你把时间回拨5年。2017年公布的年报。10派7.4元。等于是分红增长了近70%。

如果按当时的股价买入来算。现如今的分红比例。就有4.25%了。

如果再回拨5年。2012年公布的年报。10派4.2元。如今的分红比例就高达12%了。

成长性。让银行股的分红。其实是在增加的。同时银行股的股价和市值也都在大幅度提升。

股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投资。不要以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分红。永远以动态的成长性为第一考虑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整个市场里。真正意义上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和结果。

其他观点:

我同事就是2014年2.5元买入中国银行股票长期持有。现在成本下降到一块钱了呗!他说再持有几年相当于银行股票都是白送的啦!每年分红收益都有几十万。拿着分红收益再低价买入中国银行股票呗!每年股票数量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多了呗!

其他观点:

银行存款收益是固定的。而把存款变成存银行股票。除了享有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收益。又因为现在的(2022年2月20日)银行股处于历史估值底部。买银行股打新股收益+估值修复收益+股息收益。每年总收益有10~15%。

如果你把100万把存款变成存银行股。如果每年收益达到10%。再把每年的分红的钱再追加买股票。100万元10年收益160万元。如果每年收益达到15%。再把每年的分红的钱再追加买股票。100万元10年收益300万元。而把100万存2个5年定期。存款利率按5%计算。总收益才56.25万元。少收入100万~245万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38:29

    银行,股价,收益,块钱,资金,不确定,股票,市值,银行存款,万元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38:29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把“银行存款”换成“银行股”拿分红,会有什么结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38:29

    可别再听信谣言。说银行存款不如买银行股拿分红了。血淋淋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炒股是炒股。银行存款就是银行存款。两者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