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2011年我从乡镇调到市直机关的时候。我们时任局长就是军转干部。他在集团军机关干过副处长。在作战部队当过团级政治委员。干了5年的正团后转业。担任我们市政府办公室担任副主任(正处级)。后来调任我们市局局长。由于之前我一直没有和过军转干部共过事。也没有和军转干部打过交道。这位军转局长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与其他领导干部截然不同。最大的印象就是“政治非常过硬、做事有板有眼、管理很有一套”。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政治上非常过硬
军转局长在会上经常跟我们讲。我们政府机关是党领导下的机关。你可以不是党员。但必须拥护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必须执行党的政策。绝对不能说党的半句坏话、牢骚话。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非常鲜明。立场非常坚定。这一点绝对不能含糊。
军转局长非常注重局机关政治教育。每年都要求办公室拟制下发政治教育学习方案。每半个月集中利用半天时间组织政治教育和学习。无论是党员和非党员都必须参加。随机抽取每个科室派出代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然后张贴悬挂在显眼处。快到集中学习日之时。大家都比较紧张。很多提前一两天就开始撰写交流发言。一开始大家还很是不理解。认为没有必要集中学习。自学就可以了。军转局长说。集中学习既是一种相互交流。也是一种鞭策比拼。还是一种自我突破。只要将这种形式固定下来。大家理论水平将会有质的提升。时间一长了。大家都习惯了。觉得这种集中教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后来。我们局机关的集中组织政治教育的经验做法得到市委组织部的积极肯定。并转发到全市市直机关单位。很多局都到我们局观摩学习。
第二点:管理上非常严格
该军转局长在管理上还是坚持部队那一套。只是相对比较灵活。比如。考勤制度。要求人事科每天检查人员上班情况。只要迟到20分钟以上的。必须记录在案。然后每个月对抽查情况进行公布。对当月有5次以上迟到的。必须向分管副局长说明情况;当月有10次以上的。由纪检组长约谈;半年有20次以上的。在中层以上干部会议是哪个做检讨;全年有30次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
还比如。办公室卫生检查制度。由分管副局长带队。对每间办公室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在局局域网上通报。表扬好的人员。鞭策卫生情况很差的人员。
一开始很多人也是不理解。认为吃多了撑着。管天管地管空气。有一次。市委一把手到我们局机关调研。军转局长带他转了一圈。市委一把手对我们局的办公室卫生秩序、管理制度非常叹为观止。大家赞赏。在一次市视频会议上。该市委一把手对我们局的日常管理提出了表扬。
第三点:作风上非常过硬
几乎所有军转干部的身上都继承了部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只要有任务。军转干部就会发挥他们超强的执行力和超强的战斗作风。把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这一点。我们军转局长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次。市主要领导要求我局10天内对全市70多家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并写出专题检查报告。这在以前。检查70多家企业。至少也要20天时间。10天时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军转局长也深知任务非常坚决。但是他二话不说。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军转局长迅速作出部署。要求全局除了必要人员。其余40多号人全部参与检查。并利用半天时间组织检查业务培训。最后6个局领导。带6个检查组。全部下沉到县区企业。周末也不休息。仅用8天时间就检查完毕。最后利用2天时间撰写报告。军转局长。无论是带队检查。还是撰写报告。全程部署、全程参与、全程协调。任务完成得比较好。市主要领导在报告上写了“工作抓得深入实在。报告写得好明白透彻”。
第四点:下属困难非常关心
我们军转局长当过团政委。非常注重做好下属思想工作。非常注重为下属解决实际困难。比如。无论什么级别的公务员。个人有什么想法和建议的。都可以向办公室预约。找他谈心或者汇报。曾经有个科员。与副科长关系处得不好。想调离科室。找到军转局长。后来军转局长亲自到科室与科长、副科长、科员谈心交流。对副科长委婉提出了批评。解除了双方之间的误会。科员也不再要求调离科室。
还比如。职工小孩每年上小学的有好几个。但是我们局机关所处位置对应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是很好。为此。局长多次亲自带队到市教育局协调。最终答应连续5年每年为我们局解决5个市实验小学、育才小学的学位作为过渡。局里很多认为都认为。军转局长对下属很关心。遇到困难有担当。
还比如。我们局里一位普通科员的父亲得了重病。在市人民医院医治了很久都治不好。也花去了很多钱。科员已经无能为力。军转局长得知后。亲自找到科员谈心谈话。了解情况。随后向其在省会的战友请求帮忙。为科员父亲联系了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和床位。这还不说。军转局长还动员全局干部职工为科员捐款。自己也捐了2000元。同时年底为该科员解决大病困难补助20000元。大半年后。科员父亲的病基本稳定。科员感激不已。
第五点:处事上比较公平
当局长。最大的公平就是用人上的公平。这一点。也是大家评价一个领导最先想到的。这位军转局长。提拔用人的方式比较特殊。第一步是。发挥科室作用。让各科室推荐提拔人员;第二步是。人事科结合平时考察。提出拟提拔人员;第三步是。对两份推荐名单。召开中层以上会议。进行实名推荐;第四步是。党组研究实名推荐人员名单。按照20%的差额。确定拟提拔人员;第五步是。人事科组织对拟提拔人员进行民主考察、民主测评、工作述职等;第六步是。党组根据考察情况。确定最终晋升人员。在评先评优方面。流程方法也相差不多。体现了相对的公平性。
军转局长经常在大会上说。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党组提拔干部。要用务实肯干的干部。让有本事、踏踏实实干事的干部成长起来。让那些精神懈怠混日子的干部、吹牛皮说大话玩花活的干部、做表面文章搞面子工程的干部没有市场。确实也是这样。我们单位好几个提拔了几个年龄不到35岁年轻的科长。都是政治意识较强。能力非常出众、业务非常扎实。工作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大家评价不错。群众基础不错的年轻人。我敢说。至少70%的人对军转局长用人方面评价是不错的。
以上是我对军转局长好的方面的印象。当然军转局长也有不足的地方:
第一点:经济发展思维有待加强。军转局长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太了解。也可以说是不太熟悉。导致很多经济工作方面的事务。提不出针对性见解和对策。这是一个短板。影响自身发展进步。
第二点:处理事务太过于公平化。就像提拔干部一样。军转局长认为他的做法较为公平。其实不然。这种方式在部队可能很好实施。但是在地方上可能不行。毕竟地方涉及到的事纷繁复杂。提拔一个干部可能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冷静对应。积极处理。这方面。军转局长确实遇到不少打招呼的事。时不时也在党组会议上向打招呼的人妥协过。
第三点:批评人太过于直接。军转局长只要见到看不惯的事。不听招呼的人。就会批评两句。而且不留情面。这种行事方式。让部分老同志下不了台。或者说接受不了。有一次。军转局长看到一位老副主任科员将烟头扔在楼道上。就当面批评了他。谁知这位老副主任科员不理他。直接跟他吵起来。幸好被旁边人劝开。
第四点:为人处事不够圆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也许就是这样。军人处事就是这样的是非曲直。很多事明显可以装不知道。但非要拿在台面上说。很多事情可以缓一缓。时间长了。自然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法。很多事我们左右不了。直接按照上级要求处理就行。但是军转局长似乎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军转局长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总的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领导。但正因为缺点明显。自己提拔空间和上线也不大。我们军转局长干了6年局长也没有得到提拔。53岁便退居二线到市人大。
其他观点:
我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主要领导是当过兵的。这种工作体验很不一般。
来到这个单位快一年了。主要领导也是刚到位。五十七、八岁。军队转业干部。回地方任领导二十多年。但担任单位一把手还是首次。
服从意识特别强。每当上级组织开了会、发了文件。或是上级领导安排了工作、发出了指令。我们单位是最早开会组织学习、传达精神。落实的速度也是同级单位中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我们也经常得到上级组织的通报表扬。评为先进单位。在单位内部。也形成了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听指挥、有令即行、有禁必止的作风。
加班的时候不多。军人的风格就是雷厉风行。最看不惯拖拖拉拉。他一上任就整顿拖拉作风。他要求必须有效用好8小时之内的每一分钟。该休息时就尽可能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不是临时接到的紧急任务不主张加班。因此。到我们单位来。上班时间看到的是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看不到闲聊的人。而下班后。其他办公室的灯亮着。而我们单位大多数时候安安静静的。
管理方式上抓大放小。他从20多岁时就开始做领导。经历比较丰富。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领导风格。不太爱去争权夺利。对副职比较信任。授权到位。放手让下属去干。自己只掌握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他自己当得很洒脱。不用过问具体小事;副职的积极性调动比较充分。尽心尽力地为他当助手。
为职工树立的榜样就是“我当年”。部队的生涯已经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且他在29岁时就当上了团职干部。但到地方这么多年还是个正处级。因而部队的成长经历是他最难忘的。也是他引以为骄傲的。经常对干部职工开展思想教育时。树立的榜样就是“我当年”。给我们讲他们在部队时是多么辛苦。是多么努力。是多么优秀。
组织生活多了一项内容“走军营”。他带领干部职工到军营去过党组织生活。感受战士的作息、工作、学习生活日常。学习部队的作风和机关文化建设。组织观看部队文艺演出。利用他的部队经历。实现了其他领导无法让职工实现的军旅梦。很受职工拥护。
工作协调方面少了很多障碍。有他在。需要其他单位支持配合的工作。似乎都不难。因为到处都有他的战友。他只要一个电话。把事情概况说一下。干部职工去办理时都会给予非常耐心的接待和指导。
其他观点:
我们上一任的县委书记就是当兵出身。他的工作风格就是四个字:雷厉风行
事件一:2015年某天晚上。他从市里开会回来。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十二点多了。他经过一个施工工地。看见工地没有围挡。当场就给住建局局长打电话:“为什么这个工地没有围挡?你不知道环保工作的有关要求吗?”住建局局长还在被窝里。被这么噼里啪啦地一通骂。睡意全无。赶紧爬起来。向县委办跟随人员打听。到底是哪个工地。
事件二:2016年。全县开展党员教育整顿活动。县委书记问当时的组织部组织科长:“全县有多少党员?”组织科长一下子懵了。这种具体的业务工作。部长都不一定问。县委书记还要亲自过问啊?还好他刚统计了一下。“12642人。”书记听了。没说什么。第三天。组织部交给书记一份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上面写着全县党员数是12639人。少了几个。县委书记当场就把组织科长叫过来问:“全县党员数到底是多少?怎么这个材料是10638?这才过了两天。就死了4个党员?”组织科长头上的汗都下来了:“这个。这个是。哦。这两天组织关系接转了4个人。”本以为可以过关了。没想到书记接着问:“这4个人是谁?”科长全身都湿透了。全县一万多党员。我怎么知道这4个人是谁啊?后来才弄清楚。是组织部门在统计的时候。工作人员数字统计错了。科长因此挨了个处分。
在这种工作作风影响下。全县很快形成了说了就办。立即就干的风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107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局长,军转,科员,工作,组织,科长,干部,单位,人员,部队
没想到大家都对单位主要领导当过兵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2011年我从乡镇调到市直机关的时候。我们时任局长就是军转干部。他在集团军机关干过副处长。在作战部队当过团级政治委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