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人性的本能出发阐述东西方文明主流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原创

如何从人性的本能出发阐述东西方文明主流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好文

热门回答:

人性与人性的本能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两码事。人性既有与动物一样的属性。即心理属性。又有动物所不具有的本质心理属性。即仁义礼智信。孟子所说的“几希”即知耻。人性的本能就是动物性。而非本质性。

西方文明主流的标志就是顺应人的动物性。只要自己喜欢。在所谓的不危害它人的前提下。怎么来都行。比如。生活上的性开放。动物自叹不如的同性恋。娘炮。伪娘等;政治上的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经济上的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巧取豪夺人类共同财富。等等。都披上了漂亮的人性外衣。因而。西方文明所到之处。就是竞争、斗争、纵欲、混乱、不公、冷漠、绝望。

而中国文明则是以人的本质文明为标志。格除动物性。保持“几希”性。强调克己、礼仪、忠孝、敦睦、正直、奉公、大同。等等。因而。中国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知耻、谦让、和谐。让世界充满爱!

至于各自的科学内涵。不仅应理上圆满。更重要的是要有真实的利益。这样评价。才不会有误。

现在世界上。西方的普世价值。占居主导地位。吹得玄乎其玄。拥戴者众。非常强势。

西方文明核心价值观并没有什么科学内涵。因为它是建立在自我、自私之上。尽管他们能把自私自我性说成合理、具科学性。实际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拋开那些虚假的理论。人只要立足于自私自利。其思想、言行无不是为了私利。竞争是必然;为赢得竞争。不择手段是必然;竞争获胜者。只有权贵、金融寡头是必然;为巧取豪夺。公器私用是必然。什么公平竞争。那是天方夜谭。

竞争就是血淋淋的。只要不罔顾事实。而只有倡导克己奉公。忠恕仁爱。才能正能量满满。

现在量子科学已经证明。宇宙世界并没有什么物质。就是心理意识。一个念头。一个举动。都是能量。都会产生相应的果报。并不凭空消失。

中国的古圣先贤。深明这一道理。倡导五伦五常。这是社会祥和。来生不失人身之事理。违逆五伦五常。必带来种种凶祸。世界动荡不安。死后直堕三途。

两种文明。各各送给世界的及奉行者身后之去处了然。孰优孰劣。何须评判!

其他观点:

人的生命机制中物质性是精神性的本体。精神性依存在物质性之中而共同的存在。人的生命机制中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称为人性或本性。那么。人性中具有本能的精神性。

人道中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会构成一个思想整体。进而就会形成人的人生境界。而且人生境界也就决定了人的世界观或价值观。人生境界存在以下三个层次的境界:

1、遵从现象现实的人。其境界是人的功利境界。

2、遵从人道伦理的人。其境界是人的伦理境界。

3、遵从天道德行的人。其境界是人的天地境界。

人的功利境界和伦理境界相统一。就是人的自然境界。

而人的自然境界是随历史时空。人对自身的伦理行为原则有不同的认知(如。不同的宗教、意识形态、丛林法则)。所以。人的自然境界具有相对性。不具有普世性。

那么。人的自然境界和天地境界相统一。就是人的最终最高境界。即具有最为普世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註:天道之德或道之德。就是自然的价值取向行为原则。宇宙万物都遵循服从于自然的价值取向行为原则(自然客观行为规律)。那么。天道之德。就是人类之上的、客观的、绝对的、最高最为普遍的道之德。而道之德的行为原则。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普遍原则。道之德之行。即为道德理性、道之善或自然的价值取向行为规律。

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德 ”或“道之德”是指“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或宇宙生化万物的行为原则。她不是西语中狭义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优点或美德 moral/morality/virtue”(我国学者错误的译成道德。也影响了后学)。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西方哲学或伦理学中的“ moral/morality/virtue”。其哲理概念范畴只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普世性。

我为什么这样说?其原因。西方哲学舍去了“上帝”与“上帝的行为原则”的追问与解答。其理论观点都不具有终极的性质。哲学家的结论只具有相对性。因此。西方哲学或伦理学是没有“道德观”的。所以他也就无法解释什么是“道德普遍原则”。

正因为。客观存在道德理性。这就为人类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提供了本体。所以。人类认识主体所认识的物理化学规律、生物生理规律、万物及人类伦理。都要遵从最高的道德理性。或者说。都要遵从最高、最为普世的自然价值取向客观的行为规律。

正因为“道之德”是最高的、无时间、绝对性的道德普遍原则。所以“道之德”之“和”的行为原则。就是全球人类伦理道德的本体。就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就是全球人类社会中不同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必须遵从的伦理道德底线。

道德普遍原则。必须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须普遍有效适用于一切场合和一切人。即适用于宇宙万物(不涉及具体的人、习俗、宗教、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针对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则能够作为人类相对行为标准次序的终极绝对标准来接受。

中国人主流核心价值观。是敬畏信仰“道”与“德”。而不会信仰西方主观的“上帝”和“丛林法则”。

摘自《论中国哲学辩证思维》南京出版社。2015;《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其他观点:

西方的价值观是唯物主义价值观:只要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概认从。不加伪装和掩饰。故它重逻辑而轻情感。重规则而轻说辞。承认人的私性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故更不会隐藏和忽略人的私性。让私性曝露于天下。天下就不会产生虚伪;没有忽略人的私性。才会有完善的法律和契约处处限制人的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的私性既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又“教”得诚实、守信。如。平等的市场规则。东方的价值观是唯心主义的。它重的是人的感情、关系和社会地位。办什么事都要靠关系。跟人讲道理不如讲感情。道理赢了。感情输了。人服情不服理。东方人认为:人的私性不是客观必要的东西。是客观不该具有的恶的东西。种种社会坏现象都是因于它。人类应该丢掉这种坏东西。因而提倡大公无私。用高尚、可耻……等等说辞来约束和绑架人的私性。因此。东方人喜欢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私性。喜观喊高大上。伪装的技巧成了上等功夫。总之。东方人信仰概念。善造概念而轻规则。带有唯心的价值观。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写相思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7:42

    境界,原则,道德,人类,之德,的人,客观,自然,伦理,价值观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7:42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从人性的本能出发阐述东西方文明主流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7:42

    人性与人性的本能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两码事。人性既有与动物一样的属性。即心理属性。又有动物所不具有的本质心理属性。即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