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研究文字是专业人士的事。普通人只需搞懂常用字就行。生僻字就算你现在搞懂。不常用的话。也会遗忘。
其他观点:
不少朋友说得对。这的确是个非常艰巨的工程。恐怕非一人一生所能完成。也恐怕是难以摆脱的。
不过。在“苛求每个汉字的意思”工作之前。这里有几个问题首先搞清楚。之后再根据您的个人条件选择一个方向。恐怕才是上策。
一、汉字的数量是啥情况。这个问题我回答过几次。可以搜一搜。目前统计最完整的字典。是台湾教育部门编纂的《异体字字典》。据称收录超过10万个字。但是其中大部分是异体字。归并建立字际关系之后。大约为2.2万个字头(据《汉语大词典》字头数)。当然《辞源》全书收单字12890个。更少一些。至于《说文解字》。全书收录9353个字头。但有一部分后来不用。所以并不见于上面这两部书。
二、何谓“汉字的意思”。对于上面大部分字。都可以探讨本义、引申义、转义和假借义。本义。指一个汉字由最初书写的字形上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推演、发展出来的意义。如‘标’本义是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如‘治标’。当然。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两类;假借义。则是借用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叫假借义。如\"而\"原意为胡须。借用为连词义。\"来\"原意为小麦。借用为来去的\"来\"的意义。
所以。仅仅读《说文解字》肯定是不够的。
首先。《说文》只是东汉以前的训诂集成。无法反映之后汉字的意义发展;其次。《说文》的作者许慎接触到的不少材料。是有问题的。导致他解释出现偏差。好在后来出土材料出现。有的学者已经纠正了一些了。比如季旭昇的《说文新证》。
因此。如此鸿鹄之志。不妨化解为几个步骤。比如先立个小目标。把《王力古汉语字典》读一遍。对汉字字义的发展有个框架印象。当然。也可以先结合《说文新证》和“说文四大家”来了解东汉以前的字义情况。
其他观点:
周围很多书法家朋友都有买《说文解字》。但没看到一人能读下去的。能读过三天的。都算是有毅力的了
题主能把《说文解字》读到大半。如果只是汉字爱好者。也是让人佩服。
许慎《说文解字》非常的伟大。能完整的编成字典。是非常的不易。
许慎的《说文》将文字作了归类。并有了偏旁部首。这是《说文》对后人学习与研究汉字的最大好处。
仓颉作不黄帝的记事官-文字收集整理成最早的字典。许慎《说文解字》-完整字典。偏旁部首。从许慎《说文解字》开始。到《康熙字典》是收录最全的字典。
当然。许慎《说文解字》也有历史局限性。但不否定其伟大。所在历史年代。史料。出土文物。独体“文”的自然特性定性方向性有问题。直接导致由其生成的合体“字”解释不通。当其解释不通。笼统“形声”。后人造成误导。这就是许慎《说文解字》最大的局限。给以后两千多年来的部分文字研究带来方向性的误导。
现在研究文字研究主要分为两派。
1、学院派。文字学者。特别是学院训诂学派。非常固执的完全按《说文解字》。一点都不能质疑。
2、民间文字学者。则以全盘推翻《说文》为荣。其实这两种都走了极端。均不可取。
许慎的《说文》将文字作了归类。并有了偏旁部首。这是《说文》对后人学习与研究汉字的最大好处。这个好处对于后来人的文字研究同时也形成了最大局限与弊端。好比是“盲人摸象”。一巴掌摸下去只有巴掌大。巴掌外看不见。偏旁。归类。限制后来人的思维想象空间。
常常有人拿甲骨文来否定《说文》。好象许慎没见过甲骨文。就否定《说文》。其实是非常可笑的想法。不懂《说文》的人。去研究了甲骨文。可能是天书的天书。没《说文》这部翻译器。现代中国人可能根据无法读懂自己秦汉之前的经典。
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步步从具像到抽象的过程。
文字的产生。源于自然。源于劳动实践。把自然具像抽象出来发明了文字。象甲骨文、金文大篆、到小篆都具有与造字时的生活、自然图像相关。从篆到隶。也是一个漫长的隶变过程(从篆隶到完全的隶)。也是文字从圆到方的过程。篆之前的文字。更偏向图画。因而更接近文字产生时的原意。
篆书与隶书是文字的分水岭。隶书变方后。更抽象。更接近现代字体。同时也远离了文字产生时的原意。
篆书的地位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几乎可以浓缩从甲骨文到篆书这段文字精华。是古文字与现代文字的连接点、翻译器。
小篆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标准化
有里程牌的意义。这也是秦始皇的一大功绩。许慎所处的东汉。虽然用隶书多。但隶书自身也不断在发展变化。并不算是一种标准化的书写体系。这也可能是许慎不用隶书编撰的原因吧。汉字历史是真正算得上标准化的。一个是秦小篆。第二个是宋楷书。
综上。许慎用篆书来编撰《说文》是非常适合。也非常恰当。可能也只能用标准的小篆来编撰。同时也给后人研究文字带来便利。特别是偏旁部首。
为什么很多人读不了《说文》。
包括大学中文系或古汉语的教授。不会写字。也可能没读完《说文》。所谓研究汉字就会误入岐途
读不了。主要是方法和角度有问题。例如:
研究仅基于单个汉字的解释。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解释。你也可以扯一扯。出成书。比如:富字。下面的书作者。号称十多年潜心研究。看下这个富字。感觉是没看完《说文》的
富。房下一口田。表示富有。成功学等培训师喜欢戏说。
但这样解释。属于业余还是专业呢?
富。福中的 “一口田”是不可分的。是一器物。戏说成”一口田“。就偏离了文字的起源。
汉字本身就是考据
章太炎先生认为汉字本身就是历史:“上世草昧。中古帝王之行事。存于传记者已寡。惟文字、语言间留其痕迹。此与地中僵石为无形之二种大史。”
于省吾先生也曾说:“中国古文字的某些象形字和会意字。往往很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可见文字本身也是很珍贵的史料。”
.
.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K12全语文、海外汉语。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解字古诗文】欢迎关注!
汉字师认证课程。教授古汀说文解字系统核心原理。掌握其延伸出来的应用。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287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汉字,说文,文字,偏旁,字典,隶书,小篆,甲骨文,篆书,部首
没想到大家都对最近陷入文字海洋,苛求每个汉字的意思,说文解字苦读大半,如何摆脱?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研究文字是专业人士的事。普通人只需搞懂常用字就行。生僻字就算你现在搞懂。不常用的话。也会遗忘。其他观点:不少朋友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