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其实如果按照法律算的话。肯定是判三缓三要重。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
判三缓三的实际意思为:你已经被判了有期徒刑3年。但因为一些因素可以不必立即执行这3年有期徒刑。而是缓期3年后再执行;但法律也同样规定。如果在3年缓刑考察其中。如果不再犯罪且表现良好。3年考察期结束后。可不必再执行有期徒刑。
综合。判1年和判3年相比。肯定是判3年的要重。
其次:
缓刑虽然在考察期内相比实刑不必在监狱服刑受苦。但缓刑并不代表着你拥有完全的自由。你的自由只是相对的。
1。在这3年内。你需要格外的老实。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你随时都有被解除缓刑执行3年有期徒刑的可能。如果是犯新罪。还需要和3年有期徒刑合并执行。也就是说。3年的缓刑考验期。并不会减少你3年的有期徒刑。只要你不老实。随时有翻车坐牢的可能。
2。判有期徒刑的缓刑和判有期徒刑的实刑。在性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触犯了法律。都是刑事犯罪。都会有刑事案底。都会影响3代。而且从本质来说。大多时候判3缓3和有期徒刑1年相对。判3缓3相对触犯刑法的程度要重很多。
3。从受苦程度来说。虽然实刑1年需要在看守所或者监狱度过。但一般服刑期间。顶多在头2个月的时候。会不适应会很难受。但习惯后。其实也没什么。如果是事先就被羁押在看守所。判下来后一般余刑也就7个月左右了。7个月左右也不长。而且有了盼头。也并没有什么太难受了。顶多算修身养性了。
而判3缓3。虽然不用关押服刑。但3年内需要老老实实。严格服从和执行缓刑考察期间的各项制度。随叫随到。按时报道。也相对限制了你的自由。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上。其实都并不便利。
因此。有期徒刑1年。只是眼睛一闭一睁的事情。受苦来的直接痛快;而缓刑属于慢性的折磨。整天背着一个随时都可能搞进去服刑3年的压力。真要以现实的角度评价哪个更重。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其他观点:
要想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实刑一年”和“判三缓三”的确切含义。
实刑一年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在看守所和监狱里吃上一年的牢饭。由于刑期较短。一般不会获得减刑的机会。要实打实地蹲上365天的大牢。
“判三缓三”是什么意思呢?有一种说法是: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不立即执行三年刑期。等三年期满后再执行。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背离了缓刑设置的意义。
正确的理解是:被告人被人民法院判了有期徒刑三年的刑罚。同时为被告人设置了三年的考验期。在三年的考验期内。罪犯如果能遵纪守法。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三年的考验期满后。已经判决的三年徒刑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综上。有期徒刑一年是实打实地坐上一年的牢。“判三缓三”是一天牢也不用坐。但前提是要经受住三年的考验期。三年内没有违法犯罪。就是彻底的自由人了。
如果你没有经受住三年的考验。三年内有严重违法行为。或者重新犯罪行为。对不起。你就要被收监执行。而且不是一年。是三年。
第二、“实刑一年”和“判三缓三”的轻重比较。
“实刑一年”的代价是完全失去人身自由365天。一般情况下。这一年的时间前期是在看守所。后期是在监狱。或者一直在看守所度过一年的时光。
同样是限制人身自由。看守所和监狱又有所不同。看守所的日子更不好过。为什么呢?因为看守所主要是羁押“犯罪嫌疑人”的地方。条件远不如监狱好。看守所的各个班房里都是“大通铺”。一般一个班房有30人左右。睡觉的时候是人挤人。人挨人。靠门的位置是公共厕所。厕所的另一侧是简易的厨架。上面摆放着塑料盆碗。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位置。不可以乱摆放。一天的吃喝拉撒全部在班房里完成。里面的气味可想而知。老看守所条件更差。新建得还能好一些。监狱的条件就好得多了。(跑题了。有机会我们可以展开说一说。)
“判三缓三”的三年缓刑考验期内。并不是完全的自由人。缓刑犯罪分子要接受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机构是司法局的一个内设机构。社区矫正机构在每个乡镇、社区设置一个司法所。这个司法所就是具体负责犯罪分子社区矫正工作的。
那么。缓刑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都有哪些义务呢?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内容:每天要报告自己的行程轨迹。一般是微信报告即可。每个月要书写思想报告。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要向司法所请假。经过允许才能离开。不定时的要到司法所参加集体学习。参加义务劳动等。
如果缓刑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受到社矫机构两次以上的警告处罚。或者被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将会被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此时。就触动了原来法院判决的三年刑。缓刑的犯罪分子要到监狱蹲上三年的大牢。
通过上述比较可知。你是愿意完全失去人身自由进监狱蹲上一年呢?还是愿意失去部分人身自由在社会上接受三年的考验呢?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价值观不同。选择就不同。这里没有统一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对你有利。你就选哪个。
第三、从司法实践来看。判三缓三要比一年实刑要轻。
我不想从纯法理上来探讨这个问题。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没啥实际意义。但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有多少人哭天抹泪的不就是为了争取个缓刑结果吗?如果有100个人。把“判三缓三”与“实刑一年”摆在他的面前。得有99个人会选择前者。谁不向往自由的人生呢?
而且。人一旦被关进去。是什么都干不了了。那是在白白的浪费人生。而缓刑犯罪分子。特别是一些有作为的人。除了在行动上受到一定限制外。什么事都不耽误。该工作工作。该挣钱挣钱。该发展发展。人生还是有无限可能的。
而且。在缓刑考验期内还能违法犯罪的人。他的心得有多大啊?实践中是少之又少的。只要不是自己故意去作。基本都能顺利通过考验期。
凡事有一般。就有例外。有一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司法实践中。很多犯罪嫌疑人是会被先行羁押的。这个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如果被告人在宣判时。已经被羁押了八九个月。若是判决有期徒刑一年。那么还有三四个月就能出来了。这个时候判缓刑的意义已经不大了。还不如在看守所里再呆上几个月。释放后就是彻底的自由人了。也不用再接受长达三年的社区矫正。
总之。实刑一年与“判三缓三”孰轻孰重。还是要结合具体案情做具体分析的。不可以一刀切。前提条件改变了。选择就要随之改变。
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讨论!
其他观点:
看守所工作八年的弟弟说:所有罪轻判处实刑的人。反而都羡慕罪重判处缓刑的人。只因为自由是人的天性。
看守所。拘留所通常会在释放当日的早上八点半左右。但是你能理解有人为了能够在刑满释放当日八点就开始办理出所手续。特意托人找关系!
目的很简单:就为了能够早那么一会出去!
没有经历的人会在法律处罚上比较实刑一年与缓刑三年。有经历的人只知道缓刑的一点。那就是缓刑判决后立即释放!
你从来没有听过的感受:
1、你听过在家睡觉必须开灯才能睡着的人么?
你肯定会觉得这是很搞笑的事情。而且觉得这不正常。对。这就是正常人的感受。但是有一类人是恰恰相反!
看守所晚上是开灯睡觉的。而且不准蒙头睡觉。这是规定!没有商量的余地。久而久之是个人都习惯了开灯睡觉。所以才会有释放回家后不开灯睡不着的人。
2、你听过天天期盼着自己被戴手铐的人么?
你肯定会觉得这人大脑不正常。被加戴手铐是个人都知道意味着可能违法犯罪了。那可是要受打击处理了。不管自己有没有违法犯罪。第一印象就是抵触!
看守所提押犯罪嫌疑人外出提讯、律师会见、开庭是需要戴手铐的。这是规定!同样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被戴手铐出去。戴手铐出去了。有可能就是案件有了进一步的进展。是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漫长又无聊的单调生活让人更加沮丧几十倍......
3、你听过“讨论一只麻雀的公母”的话题。被一群人讨论一天一夜的故事么?
你听到这个的时候。下意识地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恶作剧。亦或者是有人故意拍段子之类的。但是它是真实的事情。
当你失去自由。你会羡慕麻雀的自由自在。即便是麻雀有时候会饿肚子。
号房门口飞来一只麻雀。啄食着地上散落的饭米粒。号子里的人小心翼翼地接近门口。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这是公的还是母的?一场有关麻雀公母的话题就被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有人从麻雀的健壮程度上分辨。有人说麻雀公母是通过嘴巴。有人说是靠眼睛分辨。有人说是靠羽毛分辨......
一天一夜了。麻雀的公母还是没有定论。但是有一个定论是分辨总结出来了。那就是麻雀比他们好。因为麻雀自由自在......一番唏嘘后。话题渐渐接近尾声。有人发誓出去后学会分分辨麻雀公母的方法!
弟弟说。他从来就没有瞧不起他们。因为换做是弟弟自己。也会热烈地额参与进去讨论。这就是失去自由的人对于拥有自由的麻雀打心底的羡慕......
如果正在这个时候。有个缓刑摆在面前。那就是一扇通向自由的大门对着你开着。这时候两者已经没有可比性了。有的只是赶紧抓住。出去再说。
虽然缓刑会有后期许多限制。但是知足常乐的心态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任何比较。都有一个标准与参照物。这是比较的意义所在:
我们普通人将实刑一年与缓刑三年比较的时候。出发点与标准基本上就是用法律来做参考。这也是正常的思维与考虑方式。因为我们拥有完全自由的身心。我们是站在局外的角度上思考分析这个问题。
但是对于失去自由的人来说。最大的奢求就是自由。这时候比较的标准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那就是自由。只要能够尽快获得自由。那么这个就是最好的。最轻的。
缓刑后立即释放。立即释放这四个字能够直戳在押人员的内心心底!没有什么能够与其相对比。
法理意义上的对比:
实刑一年:
刑法上实刑一年对应的罪名太多了。普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量刑很轻的处罚了。相比较那些动辄大几年、几十年的罪行来说。已经是很轻微的一类犯罪行为了。
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我们分开来看。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有期徒刑三年类比有期徒刑一年。孰轻孰重就不再多费口舌了。但是一旦有期徒刑三年附上缓刑三年这四个字。虽然执行方式变了。但是基本的犯罪事实并没有发生变化。毫无疑问的。对罪行来说。还是有期徒刑三年要重一些。
我们详细罗列不能判处缓刑的几种情况。其余的理论上来说都可以了:
1、刑法修正案八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对象为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会危害社会的;
4、累犯不适用缓刑。
以上就是缓刑不能适用的条件。看似不多。其实已经排除很多很多的罪名了。比如八大类暴力犯罪、罪行较重的一类等等。
即便是符合缓刑的条件。也不是说就一定能够判处缓刑。因为法律没有规定哪些情况必须判处缓刑。只有可以。到底可不可以呢?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其余的就不多说了。
写在最后:
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一种惩罚措施叫终身监禁。以此替代取消死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孤独、被关押一辈子。在一定程度上远比死刑来的更毒辣!
一了百了有时候反而是对有些极端犯罪分子的解脱。造成严重后果后。一死了之。虽然解一时心头之愤。但是却让施暴者少了更多的身心惩罚!
不管是哪种刑罚。目的都是惩罚与教育。都是希望犯错的人通过接受惩罚达到改正的目的。但是一旦正在被关押。或者被关押过。相信所有人的第一选择是缓刑。犯什么罪。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源自自由本能的选择。您赞同么?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一起学法守法用法。保护我们以及身边人。
谢谢您阅读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314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有期徒刑,的人,看守所,麻雀,自由,犯罪分子,都是,这是,监狱,期内
没想到大家都对实刑一年和判三缓三哪个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谢邀请!其实如果按照法律算的话。肯定是判三缓三要重。这个是毋庸置疑的。首先:判三缓三的实际意思为:你已经被判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