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即使在精于谋略的将领。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提前预料到。而预备队。就是对战场上各种突发事件的保障。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预备队的重要性。
一南麻战役
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将国民党胡琏的整编第11师围困在南麻。准备歼灭这支悍旅。整编第11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师长胡琏是一个颇有心计的指挥官。而且不久前张灵甫74师的覆灭。给了他很大震撼。所以。一路上他都非常小心谨慎。到达南麻后。他不是急于推进。而是花了20多天构筑工事。力求保全自己。
华野经过分兵后。粟裕手上只有四个纵队。既要吃掉胡琏。又要阻击南边来援之敌。兵力显得捉襟见肘。于是。粟裕没有选择留预备队。而是全部派出去。以华野二、六、九纵包围南麻。七纵在南边负责阻援。
7月18日晨。第九纵队第26师率先发起了攻击。但是。土木系出身的胡琏。在这半个多月里。督促部队构建了几百个“子母堡”。各种明堡暗堡交替射击。华野每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伤亡。攻击颇为艰难。经18日整天战斗。除了少数几个外围阵地后。胡琏部队大都被压缩进主阵地。解放军三个攻击纵队在外围阵地会和后。对主阵地发起了猛攻。
胡琏在刚开始受到攻击后。就向国民党徐州指挥部发出了求援。国民党急召25师、64师。出动4个旅。向南麻增援。19日。援军到达七纵阻击线。同七纵交火。国民党25师指挥官是黄百韬。在之前的孟良崮战役中。由于指挥不力遭到蒋介石批评。所以这次。他急于戴罪立功。7纵的阻击战打得很是艰难。
21日上午。黄百韬的25师突破七纵60团的750高地。七纵转入二线阵地防御。而东面李弥的第8师也由昌乐、潍县地区进犯临朐。威胁华东野战军后方。考虑到困守南麻地区之敌难以在短时间内全歼。而几个纵队的伤亡也非常大。为争取主动。粟裕当即决定撤出战斗。各纵队分别转移至临朐西南及以南地区整顿。
华野撤出战斗后。胡琏也松了一大口。在解放军攻击最猛烈的时候。胡琏几近绝望。竟然率领司令部全体人员焚香跪拜。乞求老天爷保佑。在这场战役。如果粟裕手中还有预备队。就可以投入攻击部队。给胡琏最后一击。或者支援阻击部队。挡住国民党援军。为攻击部队部队赢得时间。但是。也不能说粟裕欠考虑。而是粟裕手中兵力实力太少。在加上攻击最后一天。天降暴雨。解放军的火药受潮。进攻部队也因此迟滞。不得不将胡琏放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二 锦州战役
相比于粟裕的“神仙仗”。林彪打仗就要谨慎得多。他一定是留够后手。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攻击。林彪使用五个纵队攻城。另外以两个纵队外加两个独立师在塔山阻击侯镜如的“东进兵团”支援锦州。此时。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只有11个师。不足10万人马。而东野两个打援纵队加上两个独立师也有9万多人。和侯镜如兵力相比半斤八两。而且是处于防守一方。按理说应该没有后顾之忧。
但是林彪仍不放心。将东北野战军最强大的第1纵队作为“总预备队”。布署在阻击部队身后。既可以在攻城出现困难时施以援手。也可以在塔山危急时及时顶上。林彪用兵之谨慎可见一斑。尽管攻城和打援都顺利完成任务。第1纵队始终没有投入战斗。但预备队的作用还是非常关键的。它会使攻城和塔山部队都有信心和底气。
所以。预备队不仅可以处置突发事件。而且增加士兵的信心和底气。正所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而对敌人来说。就是一个威慑。因为你知道对手还有一张底牌没亮出来。在行动时就会束手束脚。处处被动。对指挥员来说。有预备队保持机动。则一旦复杂的战场上出现异常情况。指挥员不致无兵可调。
其他观点:
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作战失利的“南麻战役”中。解放军既想吃掉据守鲁中南麻地区的胡琏整编第11师。还要阻击外线可能进行增援的邱清泉整5师和黄百韬整25师。粟裕苦于兵力不足(华野之前分兵)。走了一招险棋。没有留出战役预备队就发起了攻击。
岂料胡琏是有备而守。半个月内督促部队构建了几百个“子母堡”。华野每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伤亡。攻击颇为艰难;而鉴于两个月前“孟良崮战役”的教训。蒋介石严令邱清泉和黄百韬不得逤巡不前。两部在范汉杰的统一指挥下拼死增援。至7月21日。胡琏最为困难的时刻。黄百韬所部突破了华野阻击线。
如果此时粟裕手中掌握一定的预备队。填上去再堵住黄百韬一天。土木系发家部队整编11师将在劫难逃。可惜粟裕没有撒豆成兵的本事。又天降大雨。华野攻坚所用的炸药包都湿透了。闻知援兵即将到达的胡琏搜集仅存弹药。居然发起了反冲锋。彻底打乱了华野的布署。为避免腹背受敌的被动。粟裕下令撤出战斗。
范汉杰又调集李弥整编第8师等部队。全力合围华野西兵团。解放军折损颇重。陶勇回忆突围战斗“困难程度比长征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战役布署的军事专业中。对编成内的兵力、兵器进行任务分配时。必须预留出一定的机动力量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战役“预备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作战。在最危急的时刻预备队都将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因此预备队不仅要留。还不能轻易使用。非常考验指挥员的时机掌握能力。
粟裕是一位善于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的名将。一个月后华野再战沙土集。不仅打援兵力超过主攻部队数量。还足足留出了一个纵队的战役预备队。经四天激战。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57师。俘敌师长以下8000余人。而外围的邱清泉虽欲出手相救。却根本无可奈何。因为搞不好自己都得搭进去。华东野战军打了一个翻身仗。
在这一点上。东北野战军的林彪非常在意。大型战役一定要掌握足够的预备队。否则心里不踏实。
在1948年10月的攻克锦州战役中。林彪使用五个纵队攻城。以第4、第11两个纵队外加两个独立师在塔山阻击侯镜如的“东进兵团”援锦。黄埔一期的侯镜如手中只有11个师不足10万人马。而东野两个打援纵队和临时指挥的独立师也有90000多人。兵力上半斤八两。按理林彪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但是林彪仍不放心。将东北野战军最强大的第1纵队作为“总预备队”。布署在阻击部队身后。既可以在攻城出现困难时施以援手。也可以在塔山危急时及时顶上。林彪用兵之谨慎可见一斑。尽管攻城和打援都顺利完成任务。第1纵队始终没有投入战斗。但预备队的作用还是非常关键的。它会使攻城和塔山部队都有信心和底气。有预备队保持机动。则一旦复杂的战场上出现异常情况。指挥员不致无兵可调。
兵法上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许多人误以为这个奇字是出奇(qi)兵制胜的意思。其实谬也。此字读(ji)。就是预备队的意思。是统帅手中的底牌和绝杀力量。一个优秀的统帅。不仅会合理留出预备队。还会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向投入预备队。从而取得战场主动权直至胜利。
其他观点:
像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赵云就是属于预备队。在刘备战败的时候过来接应。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458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预备队,纵队,部队,野战军,战役,粟裕,国民党,两个,兵力,锦州
没想到大家都对战争中为什么要留预备队?不留的话会怎么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即使在精于谋略的将领。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提前预料到。而预备队。就是对战场上各种突发事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