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朗诵诗歌才能打动别人?
原创

怎么样朗诵诗歌才能打动别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朗诵诗歌想打动别人的前提是你要从内心喜欢、真正能逐字逐句地分析透、一句话一句话地揣摩清楚、能合适地运用朗诵方法、用心诠释出作品的内涵、能让听众愿意和你的声音一起进行艺术再创造而且脑海中能浮现符合作品的画面。

想朗诵出好听的作品需要的条件:

(1)选择适合自己朗诵的作品(并不是每个作品都适合朗诵的。也不是每个作品都适合自己朗诵的)。

(2)从标题开始要逐字逐句地分析清楚、揣摩透。每一句话表情达意的需要都要把握准。

(3)能用心诠释作品的内涵。朗诵作品时脑海中能浮现符合作品、符合生活的画面。

(4)能合适地运用朗诵的方法朗诵出大家喜欢听的感觉(朗诵方法有很多。常用的都有16种。怎样合适地运用16种常用的朗诵方法是想朗诵出好听作品的朗诵者必须掌握的。

(5)在能朗诵出作者原意的前提下。运用语言艺术的方法呈现高于文字内容的有声语言的魅力。使听众听了感觉是一种享受。

想朗诵出好听的作品。很多时候还要联系生活。

很多文字作品是作者用文学手法根据从生活中提炼的东西创作的。而朗诵者要用有魅力的声音把文字作品还原到生活中去。

朗诵作品时。联系生活也是一种容易找到感觉的方式。

想朗诵出好听的作品。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要不断提高鉴赏力。

好的声音重要。好的鉴赏力也很重要。

我们不仅要能听出别人朗诵的作品好在哪儿(这样才能学习借鉴)。也能要听出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我们在听别人朗诵的作品时。最好是在分析透作品的前提下、带着以下5个问题去听:

他(她)运用了常用的16种朗诵方法中的哪些方法?

他(她)为什么这样处理?

如果是我。我会如何朗诵?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我从中 学到了什么?

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再听朗诵的好作品。就会比“为听而听”能学到东西。

想朗诵出好听的作品。还应该知道朗诵与其他艺术类型的区别。

播音、主持、朗诵、说书、讲故事、播小说、有声读物播讲、语言表达……这些是不同的语言艺术类型。尽管有一些可以相互借鉴之处。但也有很多特有的方法。

学过播音主持的人。普通话是很标准、声音是不错。可是我们在听一些学过播音主持的人“朗诵”的作品时并不觉得很好。感觉是在“读书、念字”。基本是一个模式、都差不多。因为他们习惯了四平八稳的保险调。就是通常说的“播音腔”。他们太在意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了。以致于朗诵作品时在吸引人的感觉方面可能还不如没有学过播音主持、没有形成不好模式的人朗诵得好。甚至听到他们有一些语言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停连运用得不合适;尽管学过播音主持的人一般都学过停连。可是很容易在停连方面出现问题)。听朗诵作品听的最主要的是吸引人的感觉。而不只是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做得多到位。我们不是在听新闻、也不是在听专题。

所以。我们在朗诵作品时。只要发音正确。就不要太在意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是否都做到位了。更不要想什么鼻腔共鸣、胸腔共鸣、头腔共鸣、五腔共鸣、咬字归音……这些播音主持方面的问题。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是否真正分析清楚、揣摩透了内容。能不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朗诵出大家喜欢听的感觉。是不是可以用心诠释作品的内涵。

我们在听一些学过话剧表演、影视表演的人“朗诵”作品时。会发现在角色塑造、对话部分很有特点。可是在非对话部分、朗诵陈述的内容时就不一定很到位了;因为朗诵不是演话剧、演电影。听朗诵的作品也不是听话剧、不是听影视剧。而是听你在朗诵什么。

我们还需要知道一点:话剧表演、影视表演、影视配音、动漫配音属于表演艺术。不论是台前还是幕后。都侧重于表演。和真正的朗诵有很大的区别。朗诵属于语言艺术。

要想朗诵出好听的作品。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朗诵”。

现在。我们听到的大多数的“朗诵作品”并不是真正的朗诵作品。因为多年来。很多人被误导了(不夸张地说。80%以上的人被误导了);可以说。我们听到的、学的大多不是真正的“朗诵”艺术。

常见的朗诵误区有:表演式的朗诵、拉调调式的朗诵、吼喊式的朗诵、播音式的朗诵、动作夸张式的朗诵、过于追求配乐式的朗诵、拿腔捏调式的朗诵……

如果不能选择适合自己朗诵的内容、不能真正揣摩透每一句话、不能用心诠释作品的内涵、不能合适地运用朗诵的方法、也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朗诵艺术。只是靠字正腔圆、大气洪亮的声音“背”或者刻意的表演是很难朗诵出好听的作品的。

其他观点:

汉语是最适合朗读、朗诵、吟诵的文字了。中国人天生就适合朗声诵读的!只要你是在汉语环境中成长。有一定的汉语阅读基础。真想以诵读滋养此心。就没有问题。古人读书。往往低声吟哦或高声赞诵。都与汉语方言有关。楚辞与诗经。其字音考证历来都是一门艰深的学问。完全无误地\"拟楚人。作楚声\"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学习研究后略有所得。引為一快!数千年来。汉语方言主导经典诵读。而官话因时而异。以吴侬软语。大秦之腔。客家话等等诵读经疏诗文。典雅蕴藉。不失风骨!所以。普通话是否标准。不是朗诵的必备条件。乃至音色如何等等。都非朗诵之必须!当然如果非要上升至舞台艺术的范畴。而脱离了朗诵根植于日常生活这一基调。我也无话可讲了!朗读、诵读实在是国人精神生活之必须。日常消遣之茶点。与读书同!爱读书人。自然诵之读之。读的时间渐久。风致自雅!声韵流香处。亦能浸润人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6:32

    作品,的人,是在,方法,汉语,学过,艺术,好听,感觉,句话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6:32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么样朗诵诗歌才能打动别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36:32

    朗诵诗歌想打动别人的前提是你要从内心喜欢、真正能逐字逐句地分析透、一句话一句话地揣摩清楚、能合适地运用朗诵方法、用心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