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以江东六郡为根基,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
原创

东吴以江东六郡为根基,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

好文

热门回答:

三国时。小霸王孙策在其父孙坚死后。率领其父的旧部过江袭取江东。击败刘繇、王朗、严白虎等人。兼并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建立霸业。甚至曹操在听说孙策的骁勇后。称赞“狮儿难与争锋”。在孙策死后。孙权上位。年纪轻轻的小将军成了一方霸主。在周瑜、张昭等人的辅助下。安定了内部。又接连取得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的胜利。击败了当时的头号枭雄曹操与刘备。进而保住了江东之地。于公元229年开国称帝。把父兄的霸业变为了帝业。

在三国中孙权一般被称为“江东孙权”。当然孙权是以江东六郡作为根基。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就帝业。三分天下有其一。

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

历史上的“江东”与现在的“江东”有所不同。现在的江东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江西九江以下。江南地区的东部(也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部分江北地区)被称为江东。可以说现在的江东是中国的富饶之地。基本上各个GDP在全国名列前茅。

但三国时的江东和现在江东有所不同。孙权坐镇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在古时指的是哪里呢?由于自江西九江至南京。长江向东北方向斜流。因此。此段以东地区称为江东。至于江东六郡。自然是属于这一区域。也即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至于江东六郡。分别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后移至安徽省潜山市)。

下面为大家分析这六郡。为什么说孙权得此六郡便可称霸一方。

其一。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主要包含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可以称之为吴越之地了。也即为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的所在地。而江东猛虎孙坚就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因此。对于吴郡来说。可以说是孙权家族的起家之地。东汉末年。孙坚乘乱而起决战天下的时候。他的弟弟孙静就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跟随孙坚。孙氏宗族在孙策平定江东时也立功不少。孙静为孙策鞍前马后。征伐镇守。而江东的武将中。也有不少出自吴郡。比如凌操、凌统父子就是吴郡馀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

其二。会稽郡。会稽郡是一个始于秦朝的郡。在设立之初。会稽郡的疆域非常辽阔。北至江苏省。南到福建省。不过。在汉末三国时期。会稽郡的范围明显缩小。会稽郡的治所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领十五县。其疆域范围主要集中在今浙江省一带。

其三。丹阳郡。汉末三国时期。丹阳郡的郡治在今南京市。而孙权称帝之后。也定都于此地。丹阳郡主要包含了江苏省的中部和安徽省的南部等地。而闻名天下的“丹阳兵”也出自于此。袁术曾经以“此地精兵辈出而闻名”来评价丹阳。而作为江东都城的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为六朝古都的开始。

其四。豫章郡(郡治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主要包含今江西省南昌市及其周边的市县。在汉末三国时期。豫章郡和吴郡、庐陵郡、会稽郡一样。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也即这几个郡都处在东吴势力的后方。在此基础上。这几个郡为东吴贡献了大量的人才和钱粮。支撑东吴和曹魏、蜀汉三分天下。

其五。庐陵郡。公元200年。孙策分豫章郡设立庐陵郡。治所西昌县(在今江西省泰和城西北15千米处)。在汉末三国时期。庐陵郡、豫章郡这两个郡。包含了今江西省一带的大部分地区。

其六。庐江郡。西汉高祖十年(前196)年七月。庐江郡设立。境内设舒县(治今庐江县城)。不过。在汉末三国时期。庐江郡移治移至皖城(安徽省潜山市)。彼时。如同曹魏和东吴分别设立扬州一样。二者也分别设立了庐江郡。对于庐江郡来说。主要包含了今安徽省中部一带。也即合肥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上。庐江郡因为处在东吴和曹魏的交界地带。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比如石亭之战、合肥之战等战役。就爆发于该地区。因此。庐江郡和丹阳郡一样。聚集了东吴的重兵。以此抵抗强大的曹魏。

综上。孙策留给孙权的江东六郡。主要包含了浙江、江西两省和上海市的全部地区。以及今江苏、安徽两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也可以说是长江下游一带了。无疑是东吴势力的核心地区。在江东六郡的基础上。孙权偷袭关羽攻占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让东吴的疆域扩大今湖北、湖南一带。又通过收服交州一带的士燮。从而使今广东、广西等地也成为东吴的疆域。所以说孙权因有江东六郡。进而有实力成就霸业。成为与曹操、刘备并列的霸主。

孙权自公元229年立国到280年东吴灭亡。前后共经历了52年。成为了三国中国祚最久的国家。也可看出江东确实兵精粮足。若不是当政者失德。绝非久居人下之地。

其他观点: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这些诗句里所提到的江东。是项羽发家致富的地方。那么它和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所占领的江东六郡是否是一个地方呢?

一个在汉初。一个在汉末。其实这里的江东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指的是同一个地区。那么具体是哪儿呢?

这里的江。指的自然是长江。我们现代人一直都称江南江北。这是根据长江南北划界限分的。其实在先秦、两汉时期。一直都是以江东、江西来划分区域的。

一、江东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江左。

现代不少人会左右不分。那是什么原因呢?除了自身原因以外。其实跟古人的传统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在古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边。所以我们这里提到的江东。指的就是江左。江左梅郎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江东地区姓梅的帅哥。

那么这里的江东或者说江左。是怎么划分区域的呢?我们去观察中国地图就能发现。长江在江西九江一直到江苏南京这一段。那是呈南北走向的。

至少这一段是一条由西南往东北走的趋势。而古代人可搞不那么精准。直接认为他们是南北走向的。因此这一段长江的东边。就是我们所俗称的江东。

江东地区包括了如今的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等地区。也就是说。项羽曾经是在这里招兵买马。逐渐壮大起来的。

这一地区。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项羽在起兵反秦的时候。回到自己的母国招兵买马。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后来项羽被刘邦和韩信围剿。一路退败到了乌江畔。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这里的江东指的也是这一地区。至于乌江。不是卖榨菜的那个地方。而是在安徽和县乌江镇境内。

此外还有一个鸿沟。估计大家也很感兴趣。鸿沟这个地方在如今的河南省荥阳市境内。当年项羽和刘邦在这里签订了和谈协议。打算罢兵言和。东西分治。

可惜后来刘邦一言不合就偷袭了项羽。结果导致项羽一路向东逃窜。只好逃到了乌江畔。他没有继续渡过乌江。前往江东。从而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二、东吴孙权的江东六郡。指的具体是哪些地区?

既然汉初的江东指的是长江以东的这些地区。那么到了汉朝末年。孙策带着一帮家将打天下的时候。打下了江东六郡。

这里也就成为了孙权后来建立东吴帝国的基础。那么这里的江东是否跟项羽时期的江东是一个地方呢?还真是一个地方。

古代文化更迭其实没有那么快。汉朝虽说有400年的历史。可是那是一脉相承的历史。没有经过外族的改造。也没有外国人输入新鲜血液。很多地理文化名词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孙权所占据的江东六郡指的分别是: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以及庐江郡。这六个郡都是有来头的。孙策拿下这些地盘其实还是相当顺手的。

公元195年。孙策击败吴郡太守许贡。攻占吴郡。公元196年。孙策赶走了会稽郡太守王朗。攻占会稽郡。自领会稽郡太守。后又从豫章郡中分出了庐陵郡。分别让孙贲和孙辅担任太守。赶走了扬州刘繇以后。孙策又占领了庐江郡、丹阳郡。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

孙策打下了这些地盘虽然很顺手。但是存在安全隐患。因为这地方是士族土豪聚集地。大小家族在这里享受惯了。根本受不了外来户的统治。

于是在吴郡太守许贡被杀以后不久。许贡的门人便找了个机会。将孙策给刺杀了。一代青年枭雄孙策。就这么没了。年仅26岁。

三、那么这六个郡。是现在什么地方呢?

吴郡我们很熟悉。是根据古代吴国所在地设立的。具体在苏州一带。包括浙江北部。以苏州为治所。吴郡本来属于会稽郡的吴县。在东汉时期分出来单独设立一个郡。

会稽郡指的是浙江大部分地区。除了分给吴郡的以外。浙江大部都属于会稽郡。这里也是古代吴越故地。

丹阳郡。占据了现在安徽东南地区。外加江苏南京、镇江、常州部分地区。又称之为丹杨郡。治所在安徽宣城。那时候是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

豫章郡在现在的江西省。治所是南昌。所以王勃的《滕王阁序》里。会写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里的豫章郡治所和洪都指的都是南昌。

庐陵郡是从豫章郡里分出来的。我们也就能知道了。这地方在现在的江西以南地区。治所在西昌县。

庐江郡指的是安徽西南地区外加江西北部地区。包括了现在的安徽铜陵、池州市。江西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等地区。治所在安徽庐江县附近。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看得很明白了。三国东吴时期的江东六郡。指的其实就是长江以东的地区。只不过这里的长江。指的是从江西九江到江苏南京这一段的长江。

总结:江东子弟从汉朝灭了以后。就开始没那么好斗了。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汉武帝一出手。打得匈奴温顺多了。从此载歌载舞地迎接汉朝使团。其实江东子弟何尝不是呢?

在先秦时期。包括楚汉相争时期。江东子弟的战斗力都是相当强悍的。可是汉朝灭亡以后。江东子弟的战斗力就逐渐下降了。

为啥?因为不断被打压。除了江东缺少马匹以外。江东子弟的那股子战争精神。其实已经被消磨掉了。

三国东吴时期是这样。两晋东晋也是这样。南北朝时期还是这样。尤其是到了隋唐宋时期。这里更是成了温顺的代名词。

到了元明清时期。江东成了文人辈出的摇篮。也成了经济文化发祥地。至于战争精神。似乎跟这个地区的子弟们。没什么多大关系了。

参考资料:《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其他观点:

万里长江。自九江到扬州。呈东北走向。

其中。芜湖到南京一截。其长江南岸部分。在古代被称为江东。

东汉时(孙策渡江前)。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江东包括了丹阳、吴、会稽、豫章四郡。

后来。孙策击败刘勋。夺取了西面的庐江郡大部。又从豫章郡中分出庐陵郡。

因此。丹阳、吴、会稽、豫章、庐江、庐陵被称为江东六郡。

尽管后来孙吴将此六郡中的一些郡又作了分置。但江东六郡的说法一直保留了下来。

那么。江东六郡。究竟是今天的哪些地方。为何会成为东吴三足鼎立的根基呢?

1、丹阳郡。

丹阳郡。包括了今天江苏南京、常州、无锡。以及今浙江杭州、湖州。安徽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宣城、黄山市(只作大概位置示意。并不与今天各市行政区域完全吻合)。

其郡治汉时在今安徽宣城。后来孙权将其郡治迁移到了建业(南京)东部。

此处陪辅金陵。阻山控江。形势便利。据险而守。择利而东。可以纵横大江南北。

自上游来攻的敌人。有梁山可以阻之;横江来渡者。又有采石扼其咽喉。

而且。丹阳。当时更是天下精兵所出。曹操、刘备、孙策。都曾在此招募精兵。

2、吴郡。

吴郡。在今苏州、昆山、余杭、丹阳、嘉兴一带。

其郡治在今苏州。

尽管东吴都城后来在建业一带。但吴郡枕江倚湖。通海盐之利。拥土膏之利。是江东最富庶的地区。

3、会稽郡。

会稽郡是一个老牌郡。早在秦始皇分三十六郡时。会稽郡就囊括了春秋时吴、越两国江南故地。

东汉时。将会稽郡西部分出了吴郡。

因此。孙吴时期的会稽郡。包括了今天的绍兴、金华、衢州等地及福建部分地区。(后孙吴又将此地分置三郡)

会稽襟海带江。也是一富庶之地。春秋时。会稽(包括前面提到的吴郡)为吴越首府所在。

4、豫章郡。5、庐陵郡。

豫章郡。其原本辖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郡治在今南昌。

孙策后来将今吉泰盆地划出。另设庐陵郡。

这两郡大致为今天江西省。对于连接(或攻略)荆州起着咽喉作用。

6、庐江郡。

就地理意义而言。庐江郡并非江东。其大多数地区在大江以西的今安徽地区。

因此。孙吴政权从未全据庐江郡。魏、吴均设有庐江郡。

吴庐江郡。其郡治在今庐江县一带。

此地为争夺淮南的重地。也是魏吴攻守争夺的最频繁的区域。

被“忽略”的江东六郡

尽管春秋时吴越称雄一时。但江东地区。其战略价值长期为人所低估。

这是因为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中原地区。

在三国之前。历代统一战争。没有以江东为中心。抗拒中原者。

所以。汉末乱世之初。有野心的诸侯。都没有将目光投入江东。

曹操、陶谦等人。都曾来丹阳募兵。但募了兵就迅速离去。逐鹿中原。

即使是自称扬州牧(江东皆为扬州辖地)的袁术。虽近水楼台。但其一直将发展重点放在北方。对江东并没有特别重视。

孙策计划开拓江东时。对袁术所说的话。也表示出袁术对江东的战略意义毫无认识:开拓江东。可以募集兵马3万。帮助袁公匡济汉室。

因此。当时江东地区的长官。多是比较“纯粹”的地方官。

他们多只图保境安民。无四方之志。

比如。豫章太守华歆。“久在江表。常思北归”。而曲阿刘繇、会稽王朗。用诸葛亮《后出师表》的话说。“各据州郡。论安言治。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

可以说。当时的江东。似乎是一块被忽略的区域。

足以立国

孙家。历代在吴地为官。对江东的情况有深刻了解。

因此。孙策敏锐洞察到:江东足以为根基!

1、兵源精锐可用。

项羽争雄天下。起家时靠的就是江东子弟。

而丹阳。更是天下精兵所出。

曹操败于徐荣后。第一件事就是到丹阳募兵。

因此。招募丹阳兵。足以打造精锐。

所以。孙策在安葬父亲。前投袁术之前。就对张纮说。他将来要“就舅氏(吴景)于丹阳。收合流散(招募散落的丹阳兵源)。

2、经济发展水平虽低。但人口急剧增加、自然条件优越。

江东的自然条件非常不错。只是因历史原因。汉人不多。开发程度不高而已。

但是。自黄巾之乱以来。北方长期动乱。而江东比较安定。因此。不少北方人避难到了江东地区。

所以。张纮告诉孙策:如今世乱多难。如果你平定江东。“当与同好俱南济也”。徐州一带的世家大族都可能跟着去江东。江东的发展还有更大潜力!

而且。一旦“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而据长江。可以匡扶汉室。建立齐桓公、晋文公的伟业。何只是“外藩”?

3、造船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以长江立国变为可能。

尽管孙策、张纮讨论时。北方仍然出于分裂状态。所以不必讨论“划江而治”问题。但他们第一次提出了“据长江”的概念。

汉末之前的历次统一战争。从没出现过以水军立国的情况。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长江两岸开发程度很低。难以发展出抵抗北方的物质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造船技术不足。水师主要用于支援步兵渡江、运输等工作。未成为独立兵种。

汉代的造船技术迅速进步。使得水师成为战略力量。

因此。孙策死后。北方统一。“曹操不可争锋”之后。孙权、鲁肃等人提出“全据长江”。以长江立国的思想。为三国鼎立打下重要基础。

东吴。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江东立国。与中原鼎足而立的政权。

虽然鼎足而立。某种程度上延缓了天下一统的步伐。但就长远来看。刺激了南方经济开发。给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41:04

    豫章,庐江,丹阳,东吴,长江,地区,会稽,项羽,孙权,太守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41:04

    没想到大家都对东吴以江东六郡为根基,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41:04

    三国时。小霸王孙策在其父孙坚死后。率领其父的旧部过江袭取江东。击败刘繇、王朗、严白虎等人。兼并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建立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