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是《三国演义》的经典章节。罗贯中用传神的笔法。不仅生动演义了曹孟德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仓惶溃逃。败走华容道的历史事件。更形象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关羽的忠义和曹操的奸诈。华容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泥泞小道。自此更是名闻天下。
史上对曹操所走的古华容道在哪有不同的争论。主要有四说。即监利华容、湖南华容、潜江华容、鄂州华容。那么曹操的华容道到底在哪呢。我觉得应该是监利华容比较靠谱。理由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地名考证。我国地名设置都是有史料可考的。据《资治通鉴》注释“从此道可至华容也”。说的是通往华容县的小道。象华容县城这样的地名。在历史上肯定有确切记载的。我们先看监利华容在春秋时为容城国。为楚国的附庸。汉置华容县。隶属南郡(今江陵)。湖南华容。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华容县。西汉时属孱陵县。隶属武陵郡。 西晋置南安县。属南平郡。后改为安南县。此为华容建县之始。隋代改安南县为华容县。移属巴陵郡。由此得名。潜江华容现已不见其名。《潜江县志》亦无相关记载。鄂州华容。唐以前没有行政地名。至唐时传唐太宗南征至此。取\"花容月貌\"之意赐名华容。据此推知。古华容县城在今监利县城以北约60里的周老嘴。而华容道则是曹操向华容县城的行军路线。其实我到觉得古华容县管辖范围应包括现在的监利、华容、石首等地。而华容道。宋沈括云:“华容即今之监利。非岳州之华容也。至今有章华故台在县郭中。”
二、路线考证。曹操屯兵的地方是乌林(今洪湖境)。曹操逃跑的目的地是南郡(治今荆州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华容城正好在这条直线上。曹操要逃回南郡江陵。走华容县城是最佳路线。而且曹操的儿子曹植当时在华容县城附近(位于周老嘴镇鲁桥村一带)修建有仓库垸。便于提供粮草补给。当时由于沼泽湖泊阻隔。曹操从乌林到华容城无直路可走。乃沿江向西溃逃。进入华容县境内。再向西北折奔华容县城。这里所说的沼泽地带即今湖北监利汴河至毛市一带湖区小路。全长7.5公里。穿过今沙湖和白滟湖之间。《三国志》注引《山阳公记载》:搬“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三、史迹考证。监利县至今沿途尚有诸多传说遗迹。《监利县志》也收集了华容道的诸多传说。 比如。华容古道古碑。位于上车湾镇境内曹桥村。为监利县人民政府1982年立。此处的“华容道”南起汴河镇曹桥村。北止毛市镇毛家口长达10公里 ;曹鞭港。据监利县志记载。曹军退到这里。适逢大雨。人不能走。马不能行。曹操喝令人马从倒下的士兵身上走过去。死者不计其数。从此。得名“曹鞭港”。 位于毛家口的“放曹坡”为关羽义释曹操地。过了放曹坡便是去华容城的大道。
以上只是个人依据相关记载推测考证演义而已。提供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
其他观点:
先回答问题。曹操逃跑的华容道百分之百确定是现在湖北省监利的华容道。
赤壁之战时。曹操大败。但是史书并未记载曹操具体逃跑的路线。而是在《三国志 武帝纪》中裴松之引《山阳公载记》中说道: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嬴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这里说道曹操的船被刘备所烧。于是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还回。遇到道路泥泞。路不通又有大风天气。于是让虚弱的士兵背着草填在路上。骑兵才能通过。
由此我们才知道。曹操在赤壁大败后。逃亡过程中是经过一条叫华容道的地方。那么这个华容道是哪里?
首先了解一下赤壁之战在哪里发生的?
赤壁之战是一场时间较短的遭遇战。曹操带领大军从江陵城(今湖北荆州)出发。沿长江东进。去攻打在夏口(今湖北武汉)的刘备。而刘备方面也没有等着曹操来打。而是与东吴的周瑜、程普所率的3万军队会合。沿着长江向西往江陵方向前进。
也就是说两方势力是相向而行。两面势力就在赤壁这个地方相遇。这个赤壁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蒲圻县西北。双方在这里相遇后打了一仗。曹军失利。于是曹操率领军队驻扎在长江的北岸一个叫乌林的地方。与此同时。孙刘联军则驻扎在长江的南岸。也就是赤壁。双方沿长江对峙。
接下来。就是周瑜采用黄盖的诈降计+火攻计。大破长江北岸的曹操军队。于是曹操就从长江北岸向着江陵城方向逃去。
于是我们就得到曹操逃亡的路线。就是从乌林沿陆路逃往江陵城。乌林就是今天湖北省洪湖市的东南。与长江南岸的赤壁隔江相望。
我们再来看今天的湖北省地图。乌林已经是今天洪湖市的东南了。今天的洪湖市是荆州这个地级市下辖的县级市。从乌林到江陵。一定得经过今天湖北省的监利县。江陵在乌林的西北方向。监利也在乌林的西北方向。从乌林到江陵必须得经过湖北省监利县。所以曹操逃跑的经过的华容道只能是湖北省监利县的华容道。
其实用排除法。也能排除另外两个。
鄂州的华容区在乌林的东边。和江陵是两个方向。况且当时的鄂州还是孙权的地盘。曹操再怎么逃不会往孙权的地盘逃吧。所以绝对不可能是 鄂州的华容区。
再说湖南省的华容县。这个华容县可在长江南岸。曹操是在长江北岸被孙刘联军击败的。怎么会逃到南岸去了。况且曹操的战船全部被烧毁了。是在长江北岸沿陆路返回江陵的。所以湖南省的华容县也被排除了。不可是这样。
无论是按史实分析。还是用排除法。曹操逃跑经过的华容道。都是今天湖北省监利县的华容道。
其他观点:
一、历史文献。首先。据宋代出版的《方舆胜览》中《岳州》一节记载。华容道在巴陵西。从巴陵的行政沿革来看。宋代巴陵县就在今天的岳阳市区。而岳阳市区的西边正好就是华容县。其次。据岳阳市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岳州府志》(出版于明弘治元年)记载。当年曹操从华容道逃向荆州。曾把马摔在了一处悬崖上。后人就把此悬崖称作“倒马崖”。
而这个倒马崖就位于今天华容县东北方向的桃花山。同时这个地点也与上面提到的“在巴陵西”相吻合。后来各个时期的《华容县志》也有记载“倒马崖”。
且据村子里的一些老人描述。在上个世纪70年代修路之前。此处一直都有那次故事遗留下来的痕迹。更具可信度的是。在倒马崖附近有着各式各样的三国遗址。像倒马崖山下的关帝庙、望夫山上的娘娘庙、鼎山上的刘备庙等。
三、曹军从赤壁撤退的路线。据《三国志》《括地志》等史书记载。由于曹军在巴丘染上了瘟疫。加上被孙权打败。所以曹操当即命令全军烧掉战船。乘马从华容县返回江陵。从对地理位置的分析来看。曹军从巴丘乘马返回江陵。必定会经过华容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华容道刚好位于巴丘到江陵的直线通道上。而且这一路低山丘陵比较多。便于掩护曹军的骑兵安全通过。最重要的是。走华容道就不必经过长江。
这个疑问提的很好。但它忽略了一个地理知识。因为如果走湖北监利县的话。就必须经过今天的荆江。但荆江自古便是一条冬竭夏流的季节性的河流。曹操撤退之时。正值冬季。荆江无水通航。所以曹操他又何必徒增麻烦。不走各方面条件都更好的华容道呢?
综上所述。华容道应该在今天湖南的华容县无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519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华容,华容道,江陵,监利,华容县,监利县,长江,赤壁,湖北省,鄂州
没想到大家都对曹操逃跑的华容道到底是现在的湖北监利还是鄂州华容区,还是湖南华容县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是《三国演义》的经典章节。罗贯中用传神的笔法。不仅生动演义了曹孟德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