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东亚一个五个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朝鲜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均有中国文化的强烈印记。而蒙古。既是中国的邻国。又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中原王朝。却在它的文化中从来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中华文化的影子。真的是一点都没有。
关于这段故事。就要从历史说起了。
在中国历史上诸多的少数民族政权里。元朝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
特别在哪里呢?
我们算一算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维持比较长久的有北魏、辽国、金朝、元朝和清朝。
1:北魏是鲜卑族政权。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鲜卑族就开始全面的汉化。连北魏的皇族姓氏“拓拔”都被改成了“元”。北魏的贵族们全部换成汉姓。国家制度。民族风俗全部向汉族学习。
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鲜卑族作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民族。因为民族融合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2:辽国。契丹族政权。在辽国历史上搞“治汉人用汉制。治契丹用契丹制”。一千多年前就搞了一国两制制度。但随着时间推进。契丹族和汉族不断混居通婚。辽国灭亡后。契丹族也成为了历史。被融合进了其他民族。
3:金国。女真族的金国。在入主中原之后执行的是全面汉化的制度。很快变成了一个跟中原王朝一样的封建大帝国。蒙古崛起之后。金国连老家东北和关外草原都丢了。中原的女真贵族甚至不会骑马。最终。农耕化的女真政权被蒙古和宋朝消灭在了中原。女真族退化回了部落状态。
4:满清。满清吸取金国教训。倒是把老家东北封锁的死死的。生怕将来被打倒回不去老家。但满清自己的汉化政策也是执行的最彻底的。但清末。连皇帝溥仪都已经不会说满语。北京的八旗旗人绝大多数不会说满语。生活习俗一如汉人。到现在为止。满语已经成为死语。满语的民族存在吗……仅仅存在于户口本上。
发现了特别之处了吗?
在所有曾经统治过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中。只有蒙古。从来没有接受过汉化。从13世纪占领中原开始。八百多年后。蒙古族依然保持了民族的鲜明特色。文化、语言完全独立。
原因是什么呢?
从元朝开始。蒙古就对民族独立性非常重视。在民族层面拒绝汉化。
蒙古虽然在政治层面上向汉族做出很多妥协。比如从《易经》中取国号等。但蒙古贵族和平民。从来没有汉化的意思。元朝历史虽然不长。一百年不到。却拥有九个皇帝。而这九个皇帝中。除了元世祖忽必烈粗通汉语。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精通汉语之外。所有的皇帝都几乎不懂汉语。这与清朝皇帝精通汉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除此以外。所有的蒙古贵族也都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终元朝结束。蒙古贵族中主动学习汉文化的人也很少。公文往来都是蒙文一份。汉文一份。连那些皇帝的尊号。他们本人也更注重“蒙古大汉”的身份。而对什么“英宗”“文宗”完全不感冒。
之所以元朝如此拒绝汉化。因为他们从心里就没有敬仰过汉文化。
在元朝建立之时。蒙古已经横扫了半个地球。暴打了伊斯兰文明。活捉了哈里发。也暴打了基督教文明。围攻了维也纳。无论是东方的南宋。中亚的花拉子模。西亚的阿拉伯人还是欧洲的封建主。通通都是蒙古的手下败将。
而这些文明。先进程度都远超过蒙古。蒙古充分了解过汉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一句话讲——蒙古人是见过世面的。
所以。面对汉文化时。元朝不想北魏、辽、金、清一样好像进了城一样。蒙古觉得——也没啥了不起嘛!
典型的例子是——元朝把儒生。当成跟和尚道士一类的存在。蒙古人认为儒生有自己的圣经、古兰经(四书五经)。有自己的神(孔子)。有自己的庙(孔庙。古代全国都是。现在很少见了)。这不就是宗教嘛!元朝尊重宗教。你们自己去找地方念经吧。我们不干涉。
所以。和清朝的文字狱截然相反。元朝的文化相当自由。像元曲《窦娥冤》的唱词“老天爷。你塌了罢!你塌了罢!”。拿到清朝只怕又是一场屠杀。
整个元朝。一百年间只开了三次科举。三十多年才开一次。而且录取人数还极少。所以元朝根本就没有一个文官统治阶级。完全是蒙古式的贵族统治。因此他维持不了一百年的统治也是意料之中。
元朝之后。蒙古迅速恢复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还跟明朝打了好些年的仗。清朝崛起之后。吞并了蒙古。然后清朝对蒙古进行了长时间的分化瓦解。
清朝的统治者认为。汉人对满族威胁不大。真正能威胁满族政权的。是蒙古这样的游牧民族。所以清朝对于蒙古贵族。极力拉拢。对于蒙古平民。则通过喇嘛教和划分旗区等方式进行迫害打压。而对于中原的先进文化。清朝则始终拒绝向蒙古渗透。尤其漠北蒙古(外蒙古)。几乎完全受不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清朝灭亡之后。外蒙事实上独立。内蒙归入中国。对于蒙古族来说。蒙文和蒙语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是个奇迹。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中。蒙语是少数几个还被广泛的认同和使用。内蒙有蒙语的电视台、广播等。除了蒙语、藏语、维语之外没有几个少数民族语言有这种待遇。
外蒙古受苏联的宣传。对待中国始终保持敌视态度。接受俄国文化远远多于中国文化。以至于中国商店在外蒙连汉字招牌都不敢打。更不要说向人家传输文化了。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相当尴尬。
今天的我国。虽然领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领土大国。但我国却有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因为这块心病。我国始终无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因为这块心病。我国国土安全始终无法得到真正保证。
是的。他不是孤悬东南的台岛。而是横亘在北方的蒙古。
作为我国曾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在历史上和中原王朝山水相连。中原王朝和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冲突。更是持续了数千年时间。
然而这块距离我国腹地咫尺之遥的蒙古。这不属于中华文化圈。其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的程度。远远不如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更不如东南亚的缅甸和越南。
1、内外蒙古从来泾渭分明
明朝末年。雄踞蒙古高原的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两部。这就是今日内蒙古和蒙古的全身。
而在历史上。因为蒙古高原中部大漠的存在。漠南和漠北始终泾渭分明。
漠南地区。即今天的内蒙古地区。这一区域北临大漠。南接长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自东向西横穿这一区域。因此这一区域也是我国传统农牧文明的过渡区。
由于这一地区纬度较低。距离海洋更近。所以成为蒙古高原气候最为适宜的地区。
漠北地区。即今天的蒙古。这一区域相比于内蒙古而言。距离海洋更远。纬度和海拔更高。因此气候条件更为恶劣。
漠南相比于漠北而言。气候更为适宜。也更适合放牧。因此在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内部争斗中。只有强悍的游牧民族部落才有资格占领这里。而实力较弱的部落只能在气候更恶劣的漠北地区生活。
由于漠南和中原王朝仅隔一道长城。因此这里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这使得强悍的游牧民族部落可以通过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例如南下抢劫获得更多的资源。实力得到更大增强。进而开始轰轰烈烈的封建化进程。
而漠北和中原王朝距离遥远。在无法得到大量资源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以原始的分散状态生存下来。像成吉思汗这样统一漠北。进而横扫欧亚大陆的情况实属罕见。
即使1691年康熙皇帝举行多伦会盟。将漠北蒙古纳入清朝版图。但清朝作为少数民族王朝。且出于防范蒙古的需要。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并未向漠北蒙古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曾经防范游牧民族进犯的长城。成为清朝实行民族隔离的高墙。这使得漠北蒙古始终游离在中华文化圈之外。
2、苏联强行作为战略缓冲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远离中原王朝的漠北游牧民族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即使元朝和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将其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其靠天吃饭的性质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而当西伯利亚被沙俄占领后。漠北游牧民族连自生自灭的资格都没有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沙俄煽动蒙古库伦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分立。建立大蒙古国。震动海内外。
所谓的大蒙古国建立后。开始疯狂地向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扩张。意图统一整个蒙古区域。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迫于海内外压力出兵蒙古。经过三年战争。收复内蒙古全境。
沙俄意图吞并蒙古的行径引起各国列强的激烈反应。于是沙俄改变策略。1915年在沙俄的怂恿下。蒙古取消分立。改为自治。但实际仍为沙俄控制。
1914年一战爆发后。沙俄迅速溃败。并在1917年走向灭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国政府趁机出兵。皖系军阀徐树铮于1919年收复蒙古全境。
不过这一局面很快因为军阀混战而转瞬即逝。而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苏俄政府重拾沙俄时期的扩张政策。
在苏联的控制下。为将蒙古作为和我国之间的缓冲。对蒙古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其中:
文化上废除传统的回鹘蒙古文。改用斯拉夫特色的西里尔蒙古文。蒙古文化传承被彻底打断;
思想上禁止民众崇拜成吉思汗。强行改变蒙古民众的宗教信仰;
政治上不断掀起肃反运动。大量宗教喇嘛和封建王公遭到屠杀;
经济上将蒙古纳入苏联整体的发展规划中。要求蒙古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经济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
血缘上要求蒙古高层和苏联人通婚。在以血缘关系牢牢控制蒙古的同时。不断改变蒙古的人种结构。
因此经过历史和现实的一系列变动。蒙古彻底排除在中华文化圈之外。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其他观点:
顾名思义。汉字文化圈国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都长期使用汉字。因为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使用汉字就意味着接受了汉文化。韩朝、日本、越南都曾使用汉字长达上千年。日本到今天仍旧还在使用汉字。如果一个国家在历史从未使用过汉字。那么这个国家肯定不属于汉字文化圈。而蒙古国则没有使用过汉字。
蒙古作为一个国家。它的出现是非常突然的。在南宋以前。历史上从来没有蒙古这个政权。也没有蒙古这个民族。蒙古仅仅是一个位于斡难河附近一些部落名称。
在历史上对蒙古高原影响最大的文明自然还是来自中原的汉文明。毕竟双方距离很近。有影响也是合理的。蒙古高原诸部在统一之前也都是臣服于金国。而金国的汉化程度是很高的。蒙古自然也受到汉文明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并不高。当时金国称呼蒙古部为“生鞑靼”。意思就是尚未开化的鞑靼人。
后来成吉思汗的统一蒙古高原。蒙古国和蒙古民族正式形成。随后蒙古帝国开始了强劲的扩张。蒙古人相继征服了中亚、西亚、东欧和东亚。在此期间蒙古人也接触到了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基督教文明和汉文明。
平心而论。当时的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都非常的先进。西亚地区在历法、化学、冶金机械等领域都非常领先。例如我们今天所喝的蒸馏酒技术就是从西亚传入的。在此之前中国白酒的度数比今天的啤酒高不到哪去。武松十八碗不醉你也可以做到。
因此对于蒙古人而言这些文明都非常灿烂。没有什么高低之分。蒙古人也不会特别重视汉文明。
在蒙哥汗死去之后。蒙古帝国不可避免的走向分裂。此后蒙古帝国分裂成大元帝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五个国家。其中元帝国建都北京。版图以中国为统治中心并据有蒙古本土。是这五个国家中最大的。
并且由于元朝与西亚的伊利汗国关系紧密。因此在元代大量来自西亚的色目人近进入中国。色目人在元代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这些色目人带来的西亚文明同样被元政府所重视。纵观又元一代。元朝政府的治国理念是以蒙古文根本。辅以汉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从来没有出现过独尊汉法的情况。而元朝蒙古贵族对于汉学的掌握也不是很好。元朝所有皇帝从来都没有汉名。都是蒙古名的音译。
后来元朝在被明军赶出中原。北逃的蒙古贵族渐渐地放弃了繁琐的八思巴蒙古文。但放弃使用八思巴蒙古文并不意味着蒙古人会使用汉字。其实在八思巴蒙古文诞生之前。成吉思汗曾命人发明过一种蒙古文字。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部之时。乃蛮部的掌印官塔塔统阿虽然遭逮捕。但他依然守卫国家的印信。成吉思汗非常嘉许塔塔统阿的忠诚。遂命令他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之后在成吉思汗的要求下。塔塔统阿以回鹘文为基础创建了“回鹘式蒙古文”。
回鹘文是在借鉴阿拉伯字母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回鹘式蒙古文看起来也非常像阿拉伯文。只不过受汉文化影响。蒙古的文字是竖着写的。
回鹘式蒙古文创立之后成为蒙古人的民族文字。虽然在元朝时八思巴蒙古文成为元朝官方的正式文字。但回鹘式蒙古文则继续在蒙古高原使用。
元朝贵族在逃回蒙古高原后。渐渐地被周围的同胞所同化。转而继续使用回鹘式蒙古文。此后回鹘蒙古文不断改进一直使用的清末。
到了近代蒙古国被苏联所控制。在苏联的同化下。蒙古国进行了文字改革。废除了回鹘式蒙古文。改用俄语的西里尔字母书写蒙古语。称“西里尔蒙古文”。
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也摆脱了莫斯科的控制。2011年蒙古政府宣布将于2020年彻底恢复回鹘式蒙古文。
所以从文化上来看蒙古国的文化一直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当然汉文化对于蒙古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绝对没有日本韩国那么深刻。日韩在历史上是写汉字、穿汉服。极度崇拜汉族文化的。这与蒙古国截然不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523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蒙古,元朝,蒙古文,中原,蒙古高原,沙俄,漠北,汉字,清朝,王朝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人说蒙古国不属于汉字文化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东亚一个五个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朝鲜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均有中国文化的强烈印记。而蒙古。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