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看了这个问题。马上想到了小时候奶奶的故事。
我们那里老人说故事叫“拉话儿”。小时候。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晚上睡觉前。缠着买买“拉话儿”。
从奶奶的故事里。我们知道了。汉朝。唐朝。明朝。朝代更替。社会进步。新旧不同。从奶奶的故事里。知道了秦琼买马。程咬金三板斧。王莽追刘秀。蝲蝲蛄为什么中间腰很细。孙大闹天空。猪八戒背媳妇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奶奶的故事里。我们知道了读书人能做秀才。能考进士。读书破万卷。才能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当然了拉话儿的最多的故事就是鬼神故事和神话传说。阎王。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往往都是故事里的主角。
那个时候。从奶奶的故事里。我们知道的阎王爷。都是扬善惩恶的法官。他处理和用刑的人都是一些做尽了坏事。或者不知道孝顺父母。不尊重老人。或者好吃懒做。偷摸成性的人。
玉皇大帝呢。他个王母娘娘一样。则是一个不让七仙女下凡。不让七仙女和董永幸福生活在一起。让这对有情人天地两分。只能每一年一度农历七月初七才能“鹊桥相会”。匆匆一面的神。
还有太上老君。黑白无常。水漫金山的老法海。美丽的白蛇。仗义的青蛇。还有专门捉鬼擒妖的道士等等。
这些“拉话儿”实际上就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也是民间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从本质说。也是不是一种自媒体呢?)。
在过去。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农村妇女一般没有文化。识字不多。这种“拉话儿”口口相传方式。就是最普遍的文化传承渠道之一。
在这些故事里。惩恶扬善启蒙教育。朴实义气的做人道理。劳动致富的简单道理。往往都是故事的深刻主题。而鬼故事呢。一般都是社会真实生活的反映。跟《聊斋志异》一样。虽然说的是鬼神。反映的却是人间善恶。也是对封建社会鞭挞和批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这些故事里。我们潜移默化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知道了孝顺父母。勤劳本分。长幼有序。读书才能鱼跃龙门。邻里和睦好。家和万事兴。劳动最光荣。耕读传世家。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奶奶早已离开我们了。但是这些民间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却令我们终生受益。终生难忘。从来都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们很怀念这些奶奶曾娓娓道来的故事。
其他观点:
我自幼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小时候感冒时。经常见她祈祷。从小到大。不知道听她讲过多少“鬼”故事。有过去的、现在的。有村里的、村外的。有荒诞的、离奇的。还有发生在身边的。
在他们那个年代。农村人大多都没文化。他们把平时难以解释的现象(比如磷火)。得不到正确的认识。自然就会往鬼神上面联想。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经过几次流传和放大。故事就会越传越离奇。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上至天文下地理。每天说点有用的。大家好。我是湘西自媒体人“九曲黄河万里沙”。江湖人称“九哥”。愿同九州朋友作哥们。
感谢邀请。题主的问题是:为什么农村老人似乎都特别能讲鬼故事?作为在农村出生。在农村长大的人。我来说说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一、认知的局限
特别能讲鬼故事的。为什么以农村老人居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信息闭塞。读书很少。没有文化。见的世面也很窄。缺乏自已的主观判断力。容易将一些道听途说、添盐加醋、甚至凭空捏造的事。当成事实来牢记和传播。还有就是。喜欢将一些自已和周围人看不明白或暂时解释不了现象。都习惯性用鬼神的力量来释疑。
二、闲扯的谈资
不少的农村老人。一辈子都守在穷山沟沟里。由于没有其它的娱乐项目。跟人交流时。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农村劳作常识。和张家长李家短的是非小话外。再也难有其他的话题。这种情况下。鬼神话题。便大行其道。说者。唾沫四溅;听者。聚精会神。
三、善良的体现
特别能讲鬼故事的农村老人。他们大都相信因果报应。相信前世今生。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警言。只要你好好品味。他们所口口相传的鬼故事里。大多暗含了劝人向善的为人处事哲学原理。在不断的鬼故事传播中。既提醒了自已。也教化了别人。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532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故事,都是,话儿,奶奶,鬼故事,的人,鬼神,农村,口口相传,老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农村老人似乎都特别能讲鬼故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看了这个问题。马上想到了小时候奶奶的故事。我们那里老人说故事叫“拉话儿”。小时候。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晚上睡觉前。缠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