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中国历史上最怂的人物是张学良。手握数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在战争面前却一怂再怂!
张学良因为发动了一次爱国的西安事变。就推崇为近代爱国将领。给予了他过多的赞誉。然实际上。张学良却存在不少误国误民之举的。可以说是功不抵过的。而且。张学良在危难面前。更是充分的体现了。何为“怂人”!
1、中东路事变;
这次事变的知名度虽不如之后的九一八事变。然而正是张学良在中东路事变的“怂”样。给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胆量。
1929年。在国民政府“革命外交”的氛围影响下。加上当时的东北边防军司令张学良。以为苏联内部空虚。便产生了东北军能击败苏军的错觉。于是。张学良便“硬”起来了。决定以武力手段。强行收回当时被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管理权。
但是。人家苏联可是战斗民族。又怎么会怕张学良的东北军呢?于是。双方经过两个月的对峙后。终于在1929年9月爆发战争。结果。兵力占优。并且在主场作战的东北军。在挨了苏军一个多月的暴打后。就被击溃了。最后。张学良只好认怂了。跑去找苏联和谈。签订了《伯力协定》。
与此同时。全程旁观的日本也通过中东路事变。看出了张学良军事指挥水平和政治素养的孱弱。领略到东北军不堪的战力。于是。在事变后。石原莞尔便起草了《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狂妄的宣称:“对付张学良。都不需要用到真剑。只需用竹刀挥舞下。就能把他击退了”。
2、九一八事变;
而事实上。张学良之后的表现。确实不出石原莞尔所料。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又怂了一把。直接把整个东北都给丢没了!
要知道。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当时的东北军在东北尚近二十万大军。仅驻扎在奉天省内的兵力就有九万之多。并且。东北军还装备一水的先进装备。而反观日军方面。当时能调动的正规军总共也才1.5万人。即便加上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撑死也不超过3万人。结果。就因为张学良认怂的不抵抗命令。让日军一举侵占了富饶的东北。
过去。我们的书本上。对于“九一八事变”这个耻辱。普遍认为是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下达的“不抵抗命令”。才将东北拱手让给了日本。
然而。蒋介石从头到尾都没给张学良下过这样的命令。虽然。在事变之前。一直忙于内战的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对日外交上确实很消极。但所谓的“不抵抗政策”是不存在的。
再说。东北可是张学良的大本营。是他爹老帅张作霖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的家底;而且。张学良与日本人还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因此。哪怕他真的接到老蒋这样的命令。他也完全没必要服从。更不应该执行!
可结果是。面对日本的进攻。张学良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连下达作战指令的胆量都没有。他在九一八事变的表现。“怂”出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老爹张作霖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其他观点:
童话大王致郁系的一生——糟糕的童年
1805年4月2日。丹麦奥登斯出生了一个婴儿。初为人父的汉斯把自己的名字给了唯一的孩子。为他取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后来的中国人比较习惯叫他安徒生。他写的童话几乎每个孩子都听过。他用文字创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然而其实安徒生的生活一点都不美丽。甚至有那么几分悲情。
安徒生11岁时深爱他的父亲去世。那个为朗读故事入眠的男人在他的生命里彻底消失。再没回来。当洗衣工的母亲是个文盲。又被沉重的生活压迫。小安徒生非但没有了睡前故事。反而需要去当裁缝学徒来补贴家用。
童话大王致郁系的一生——破碎的梦想
1818年安徒生13岁的时候。母亲实在无法独立抚养他。于是再婚。安徒生成为新家庭的累赘。他被送去贫困儿童学校接受教育。还得打工养活自己。有一个道理是中西通用的。被家庭嫌弃的孩子。也会被同学嫌弃。安徒生的同学经常会用恶作剧欺负他。他本来就怂。在反复的羞辱中变的更怂了。
到了丹麦的安徒生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出色的天赋被丹麦皇家剧院发现。直接雇佣他当歌剧演员。貌似这不是一个苦情故事。而是典型的废柴流爽文。可惜现实比小说残酷。刚进剧院不就。安徒生因为伙食太好开始发育了。他进入变声期了....
童话大王致郁系的一生——珍贵的友情
其实无论这世界操蛋到什么地步。好人是永远存在的。丹麦音乐家维泽和西伯尼在剧院演出的时候发现了快饿死的安徒生。他们两人通过诗人古德伯格的关系安排安徒生留在剧院做舞蹈学徒。让他起码可以生存下去。
可惜安徒生辜负了这些好人的善心。梦想破碎的他陷入准失恋状态。简单说就是生无可恋、对一切都漫不经心。这种状态的人别说和人合作跳舞。连生活都一塌糊涂的。在加上这老兄怂的连话也不敢多说。渐渐连古德伯格都不再理会他。
乔纳森·柯林。丹麦皇家剧院主管。他偶然看到了安徒生的文字。惊为天人。他告诉安徒生。你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并非歌唱家。你真正的路应该在文学上。柯林不是光用嘴忽悠安徒生。他真的去找了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希六世。恳求他资助安徒生就读斯莱格思(Slagelse)文法学校。
童话大王致郁系的一生——惨不忍睹的爱情
毕业后的安徒生正式开始创作(其实他在学校时候就已经开始。只是当时学校老师不准他写作。所以他那时的文稿没有发表。2012年10月才在故纸堆里被发现)。在未来逐渐取得巨大的成功。他是为数不多在生前就成为国宝级作家的人。
可是无论多大的成功也改变不了这位老兄的怂人本色。他一生没有结婚。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怂。他根本不敢跟女孩接触太多。被姑娘们撩到不行了。就回家找右手解决问题(他日记里写的。可不是我黑他)。
他还喜欢过瑞典女高音歌唱家珍妮·林德。因为这份爱恋他写了那篇《夜莺》。因为林德的绰号就是瑞典夜莺。这次安徒生同志终于不再犯怂。在林德即将离开的时候他鼓起这辈子都没有的勇气写了一封求婚信。连求爱都跳过了。结果林德表示我一直拿你当兄弟。你居然想上我?安徒生完败.....
柯林处于完全懵逼的状态。我拿你当兄弟。你居然想上我女儿?这就太过分了吧?虽然很过分。但谁让你是我兄弟的。这段感情我咬咬牙就不反对了。然而感情这东西哪是能压抑住的。安徒生在给露易丝的信中隐隐暗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露易丝表示我拿你当兄弟。你居然想上我老爸?什么都别说了!绝交!
童话大王致郁系的一生——不朽
1872年春。安徒生从床上摔成重伤。随后一直没能痊愈(这床得多高啊)。1875年8月4日。这位丹麦国宝级作家病逝于哥本哈根附近一所名为平静的房子里。享年70岁。他一直都很怂。无论作为饱受欺压的丧父少年还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王。但他坚守住善良与美好。没有因为操蛋的世界变成一个操蛋的人。
其他观点:
第一怂人当然是918前后给张学良下不抵抗命令的蒋蚣蚣了。
本来不抵抗源泉正是蒋蚣蚣本人。但是一些五纵拼命哀嚎哭诉。企图抹黑张学良。但他们还没洗白完蒋。棺材又被泼红油漆。五纵还来不及反思。当年918前后给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甚至整个局部抗战时期蒋给其他人不抵抗的电报命令又全被对岸公开。真可谓自打自脸。现在大家看看这些电报。来。大家好好收藏!!
1、济南惨案后蒋向日方福田彦助求饶:
“自本月三日之不幸事件发生。本以和平为重。严令所属撤离贵军所强占设防地域。现在各军已先后离济。仅留相当部队借维秩序。本亦于本日出发。用特通知贵师团长查照。并盼贵军借固两国固有之睦谊。而惟东亚和平之大局。不胜盼切之至。”
2、918事变第二天蒋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
“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日以我军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应力闭(避)之。近情盼时刻电告。”
3、918事变第三天蒋向所有部下通知。消灭请愿抗战活动:
“沈阳日军与我冲突。我正严重交涉中。各地方切不可有激烈及报复暴举。免人更有所藉口。使外交益陷困难。应力持镇静。严守秩序。请兄负责维持为要。”
4、还是918事变第三天。蒋要求张学良撤到长城以南的塘沽:
“瀛眷及尊府家属想均已安全离沈。遥深系念。请代慰问。再青岛海军。鄙意可迅予集合塘沽。因在青或恐与日舰发生万一意外。集合塘沽。则在各国军舰监视之下。较为安全。请即酌行。”
5、蒋通知驻防烟台的刘珍年。如果遇到日本进攻。先划出一地逃跑:
“日军侵鲁。已提出国际联盟。此时我国应上下一致。严守纪律。确定步骤。勿为日人借口。勿作轨外行动。以待国际之公理与国内之团结。须为有计划之举动。如果其海军登岸。则我方划出一地。严阵固守。以待命令。此时须忍耐坚定。静镇谨守之。
6、1931年10月7日。蒋要求叶楚伧帮助日舰买菜运货上船:
“日海军又来镇江。增加一艘。请注意。如其水兵上岸买菜等事。最好分与其交涉。由当地警局为其代买送船。以免纠纷。”
7、1933年4月6日。蒋告知:如再有侈言抗日、不知廉耻者。立斩无赦。希各懔遵。
8、蒋命令何应钦放弃北平准备交给日寇:
“北平附近之部队应即全部星夜徒步撤离。仍须防止借口挑衅。力避冲突。”
9、蒋因日方要求向张学良告知准备把于学忠撤职。张学良不肯。但蒋最终逼于撤职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719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安徒生,事变,丹麦,东北军,命令,苏联,日本,大王,塘沽,九一八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有哪些“怂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中国历史上最怂的人物是张学良。手握数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在战争面前却一怂再怂!张学良因为发动了一次爱国的西安事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