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娱乐至死?
原创

如何理解娱乐至死?

好文

热门回答:

地铁车厢内满是低头玩手机的人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你荒废了多少时间

时下大多数人感到无聊时会掏出手机玩。而刷得最多的莫过于微博、朋友圈、抖音、斗鱼。或者《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第五人格》等充满娱乐性、趣味性的APP;相较于时政新闻、社会热点。时下年轻人关注的新闻动态越来越离不开偶像明星。各类捕风捉影的明星绯闻长期霸占热搜榜。他们的情感生活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喜闻乐见”;短视频的崛起更令人们将大把大把的时间和青春放在了片刻的欢愉当中……娱乐本应作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小部分生活状态。是劳碌过后的一种放松。但当这种娱乐霸占了人们大部分时间时。它侵蚀了人们多少青春和生命?

人们娱乐“热情”高涨

近两年。随着国外综艺节目的流入及国产节目制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人们对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去年可谓国产网络综艺节目的崛起。自暑期《中国有嘻哈》播出后大热开始。带红了一批网络综艺节目。如《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甚至引发了范丞丞480万付费照片事件。足见。在中国粉丝经济带动下的娱乐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中。

根据网络数据统计。自播出以来。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偶像练习生》总播放量达30亿次。单期播放量2.5亿次;《偶像练习生》同名微博话题阅读量破140亿。相关微博话题盘踞微博热搜榜高达652次。

手机APP也不逞多让。根据QuestMobile在7月中旬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显示:以《绝地求生》为首的射击类游戏的月活跃用户数量高达3亿。同比增长超6倍;网易新推的《第五人格》日活跃用户数量高达304万。位列2018上半年复合增长率第三位;而大众所熟知的爆红短视频APP抖音自产品上线后日活跃用户数量持续走高。仅用了2个月时间日活跃用户数量就达到了4000万。

从这些大数据不难看出。大众对娱乐的追求和喜爱正与日俱增。抖音产品负责人曾公开表示:“85%的抖音用户在24岁以下。主力达人和用户基本都是95后。甚至00后。”过去。人们在青春年少时奋力学习;如今。娱乐正一步步改写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媒介催生“全民娱乐”时代

无论你是50后还是00后。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当下都能找到一种能让你乐此不疲的娱乐方式。从早前的QQ、微博、微信。再到现在的短视频、网综。流行的事物持续不断地出现。传播媒介也从早期的报纸、杂志、电视再到互联网、手机。娱乐的方式和选择越来越多。正因如此。助推“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

近日。记者在广州地铁站看到有趣的一幕:时值下班高峰期。列车到站后大批白领蜂拥而出。当他们有序地搭上扶手电梯后纷纷不约而同地从口袋掏出手机低头玩。从两鬓斑白的中年人到穿着校服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两层楼高的扶手电梯上站满了全是低头看手机的人。场面十分壮观。

记者凑上前观察。发现大部分人的手机里都播放着各类短视频。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还被视频逗笑发出“哈哈”笑声。却也没有惊动身旁的人。因为旁边的人也都认真地看手机。他们的手机各自发出不同的视频音乐声。此起彼伏。交汇回荡。

随后。记者来到一家茶饮料店。大老远就看到一群年轻人在排队点单。队伍里除了排在前面的几位年轻人是在认真看菜单外。排在后面的人大多也是在玩手机。而店里至少一半以上的人都在低头认真玩手机。他们的手机里传出各种枪声、游戏人物叫声。桌前的饮料则久久未动。

不要过分沉溺娱乐

曾在1995年美国旧金山的一次会议中。一群当时的美国商业精英探讨如何应对全球化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有人称:“要想解决贫困人群的不满。只能往他们嘴里塞只“奶嘴”。安慰他们。让他们至少不会造成严重的问题。”这种“奶嘴”产业正如当今流行的娱乐节目、短视频APP等。不少人沉溺其中。自得其乐。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曾在其代表作《娱乐至死》中论述过这样的观点: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政治、宗教、体育、文化、商业和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终将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文化应带给人们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娱乐只应为人们排遣生活工作苦闷和疲倦。理应理性对待。不能过分沉溺其中。

文/图 番禺日报记者 黎梓清

其他观点:

1985年。尼尔·波兹曼写出著名的《娱乐至死》一书。以美国为例。提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以至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以讲评书的方式向我们叙说他自己的观点。《娱乐至死》以散金碎玉的语言方式娓娓道来。读起来没有生硬的说教感。作者认为形式决定内容。以此为出发点。向我们介绍媒介的不同形式对文化的绝对影响作用。

全书共两篇。作者在第一编中从媒介、印刷、电视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篇分为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关于媒介的介绍。分别为第一章媒介即隐喻。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隐喻是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比较。揭示事物实质的方法。也就是说要理解一事物必须引入另一事物。”我们的媒介就是隐喻。媒介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媒介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印刷术、电报、摄影、电视等几个阶段。作者认为口耳相传和印刷术时期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黄金时期。口耳相传注重阐释性和理性。作者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论说了印刷术的优越性。在第三章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演讲时代的人们注重逻辑性。有着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主观臆断。听众用沉默表示演讲者的优秀。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评判力、理解力在听。而不是用激情与热情。第四章的标题是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作者如同推崇演讲盛行的时代一样。推崇印刷术时代的思想。作者以宗教话语、法律系统、广告业为例。说明印刷术具有种种优点。它导致文化气质严肃。有逻辑性。在印刷术的时代里。推崇客观性、逻辑性、严肃性与明确性。不自我矛盾。在印刷术近400年的统治地位中。利大于弊。作者怀念印刷术盛行的年代。否定图像和音乐风行的现在。第五章的标题是躲躲猫的世界。“躲躲猫”是儿童的一种游戏。孩子们相互隐藏。作者用儿童游戏作为切入点。向我们叙说了电视如同儿童游戏。和我们捉迷藏。作者介绍了电视的发展历程:电、电报、报纸、照片、电视。在逐步娱乐化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们文字的逻辑性越来越低。图画越来越多。无聊庸俗占据了电视屏幕。

第二篇为我们介绍了电视的弊端。电视把我们引入了娱乐时代。但是我们却不是完全的受益者。第六章——娱乐业时代。电视需要掌声。需要收视率支撑。为了让人们没有任何负担地收看电视。电视将一切都变成了娱乐。这本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可是我们却迷恋电视美丽的图像、优美的音乐、无需多想的情节。电视却成为我们的文化。人们在支离破碎中无动于衷的地看电视。许多毫无用处的信息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行动比。“电视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接下来的七至十章讲述了正式严谨的领域都变为电视的附庸。这些领域包括新闻业、教育、宗教等。电视对话助长了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电视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的广阔舞台。政治、教育、宗教。一切严肃的都变为娱乐的。图片与音乐占据了了我们的视觉。大脑不必去思考。人们将知道许多东西引以为豪。而不是将理解和阐释作为目的。娱乐时代取代了阐释时代。第七章的标题是“好……现在”。它叙说了新闻业的娱乐表现。新闻中的事件都是娱乐的叙述。主持人会用“好……现在”的语言方式告诉观众一切都不必当真。我们不必为其兴奋或忧伤。如果我们还有不能脱离电视新闻节目的情绪。还有精心制作的广告让我们迅速走出新闻的语境。第八章——走向伯利恒向我们说明了宗教仪式只能在教堂举行。那些电视中的宗教节目只是方便想要偷懒的教徒。也许他们不是真正的教徒。因为电视不具有约束教徒严格执行仪式的能力。即使有这样的能力。电视也会放弃。因为电视是使人轻松快乐的。而不是使人紧张拘谨。危险在于。电视成为了宗教的内容。圣洁的宗教沾染了浓重娱乐的气息。这会让教徒无所适从。第九章——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讲述了电视为我们创造了伪语境。将危机四伏的政治选举变成了家庭生活经验的检验。第十章——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讲述了在学习的外衣下。电视将娱乐灌输给孩子们。电视教学没有前提条件。不令听者困惑。避开阐述。这些本应是学习的要求。电视却将它们摒除。结果观众学到了自己不需要的可怜的知识。记住了几幅生动的画面。第十一章——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认为。“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站在了工业文明的对立面。对批量生产的让人们放弃思考的娱乐业进行了批判。他的认识精当。讲解严谨而生动。用当代电视产业的不断发达。并且电视和娱乐天生是一对的论述。印证了赫胥黎的观点。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已经深深地依赖它度过闲暇时光。但是我们对于电视的反思少之又少。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过度沉溺于媒介的神秘感。要回归理性与逻辑性。

其他观点:

什么是娱乐至死?首先。我们要分清什么属于娱乐。什么不属于娱乐。

比如打游戏。看视频。蹦迪这一类的就属于娱乐。但是如果你靠这一类娱乐去赚钱。去生活。那么它就又不算娱乐了。

所以。我对娱乐的理解就是。无关紧要的。但又能使你快乐。却并没有什么价值的事情。这就叫娱乐。

那么。什么叫娱乐至死呢?就是天天看视频。玩游戏。蹦迪。找乐子。不干正事。也不去做一些能改变人生或者能使自己成长的事。这就叫娱乐至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孤飘的蒲公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8:38

    电视,媒介,印刷术,的人,作者,时代,赫胥黎,手机,逻辑性,文化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8:38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理解娱乐至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8:38

    地铁车厢内满是低头玩手机的人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你荒废了多少时间时下大多数人感到无聊时会掏出手机玩。而刷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