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迟雾阴,早雾晴,半夜来雾雨不停”有,没有道理呢?
原创

农村俗语“迟雾阴,早雾晴,半夜来雾雨不停”有,没有道理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兄邀请。农村俗语“迟雾阴。早雾晴。半夜起雾雨不停”有没有道理?

俗语。它是农村农村民俗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是老辈人对农事生产、生活的经验传承。流传至今的好多老话、俗语、农谚还是很有道理的。

通俗地讲。雾就是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后。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其形成的三要素为:冷却、加湿、凝结核。主要的类型:辐射雾、平流雾。

准确的看雾知天。主要依据辐射雾和平流雾去判断的。

① 辐射雾。它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是因天气受冷。水气凝结而成。白天温度升高就“烟消云散”。天气晴好;但“雾不散就是雨”。雾若到白天还不散。第二天就可能是阴雨天。这就是所谓的“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② 平流雾。它大多是因。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碰到较冷的陆地面。下层空气变冷。水气就凝结成雾。这样的雾多出现在春夏季节。

海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的干冷空气相遇。自然就阴雨绵绵了。所以。春夏的雾多预示着天气阴雨。

回到开始。俗语“迟雾阴。早雾晴;半夜起雾雨不停”是有一定道理的!

① 迟雾。白天起的雾迟迟不散。肯定预示着将会有阴雨天气的;

② 清早起雾。晚上起雾。这是生活在大山里、大河边的村庄常见的天气现象。它预示着这一天可能是晴天。

前半句“迟雾阴。早雾晴”可能在秋冬季节比较准确。后半句“半夜起雾雨不停”。可能在春夏比较准确。

聚焦“三农”。关注【乡鉴】。更多精彩等你拿!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这句谚语是古人对天气变化的总结。非常有道理。

一。在我国古代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勤劳智慧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看云识天气\"的朴素办法。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也是气象谚语。我验证了很多年。基本与实际相吻合。

二。过去劳动人民预测天气好坏。主要以风、云和动植物的变化为参考对象。为了让大家对气象谚语有更多的了解。我现在再例举一些。供朋友们验证。比如通过野喜鹊的叫声来预测天气的:早叫晴。晚叫阴。半夜三更叫连雨;通过云的变化预测天气的:云向南。黑龙潭。云向西。湿涔涔。云向东。干崩崩;还有通过云霞预测天气的:早晨起大雾。中午晒晕兔。朝霞遭雨淋。晚霞热死人……

三。我们现在要在收听收看中央气象台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古人的谚语。精准掌控风云变化。做一个先知先觉的人。因为我们所在的地球上地形地貌复杂。大天气中也有小气候。风雨雷电瞬息万变。吸取古人金玉良言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岂不是一件幸事?



其他观点:

“迟雾阴。早雾晴。半夜来雾雨不停”这些通俗易懂的老话就是以前精准的天气预报。是老祖宗们长期的生活经验。老农们都深信不疑。确实非常准确。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家说:早上下雾 。今天就是晴天 ;晚上下雾。明天是阴天。这些话流传到现在。

那么作为我们是一个普通者说。又不是气象专家。更不是气象研究者。我只能说古代人观天象是有科学依据的。流传至今。说明古代人的智慧是超越了现代人的智慧。现在基本上都用科学预则。也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变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1:51

    天气,平流,谚语,俗语,阴雨,半夜,天气现象,春夏,准确,不散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1:51

    没想到大家都对农村俗语“迟雾阴,早雾晴,半夜来雾雨不停”有,没有道理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1:51

    谢谢兄邀请。农村俗语“迟雾阴。早雾晴。半夜起雾雨不停”有没有道理?俗语。它是农村农村民俗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是老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