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最有感触的孔子名言是什么?
原创

你读过最有感触的孔子名言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吾师。


其他观点:

谢邀应答!

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又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经》)

显然。孔子是在指作为中庸、大中至正之道思想核心的“中”无疑!

今天我们读孔子“至高无上。至深无下”的“中用”(形而上、阴、精神虚在)、“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用中”(形而下、阳、物质实在)思想。其实就在于真正恢复“中”的本来面目。从而变“民鲜久矣”、“百姓日用而不知”为一一

百姓知“中”道“和”。日用而久矣!

希望与广大网友深入探讨!

其他观点:

题主好。孔子传世名言很多。我最有有感触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论语》中。孔子两次明确的提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足见孔子对此的重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不是仁。但这是成仁的重要方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篇》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这也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只要人还是人。忠恕之道就是有价值的。

“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单理解就是:你想升官发财。想过好日子。别人也是一样的。你吃肉的时候也想着能不能给别人喝点汤。看起来并不难的事情。但真的要如此来行事的话。很多人是做不到的。这是因为人性的自私所造成的。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力行。重视真刀真枪的践行。不是空头的理论阐述。孔子志在《春秋》。就是要建立一个有序的大同世界。但他行在《孝经》。是从具体的。可行的的事情入手。其操作性很强。

仁是作人的最高境界。人人都达到了仁的境界。天下也就大同了。如何达到仁的境界?孔子的方法就是“克己”。也就是“修身”。修掉人性中自私利己的一面。把自己和别人放在一起考虑。把自己和天下放在一起立论。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样会消除人际关系的矛盾。有利社会和谐。这是大同世界实现的基础。从修身做起。有社会责任心。最终到“平天下”。大济苍生。古代的读书人几乎也都是如此来作人处世的。差别只是在程度和结果的不同上。出发点和思想是一致的。没有谁说我读书就是为了扰乱天下。危害苍生吧。

孔子忠恕之道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一种思想、制度的操作性和可行性问题。我们现在政策、制度在运行的时候常流于形式。常做样子。严重的是很多人。很多时候造假和应付成为了一种习惯和成为了一种态度。

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努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顽疾不治怕是不行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8:26

    孔子,论语,勿施于人,己所不欲,之道,思想,这是,大同世界,忠恕,苍生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8:26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读过最有感触的孔子名言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8:26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吾师。其他观点:谢邀应答!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