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其他观点:
元代的文学评论家萧士赟。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中。有过这样一句评点:
太白之诗。其旨出于《国风》。往往寄兴深远。欲言时事。则借古喻今。此诗虽言汉武之事。而意则实在于明皇、王后也。
对于萧士赟的这个说法。小编是表示赞同的。《妾薄命》的主旨思想。就是要借汉武帝的事。来“攻击”杨贵妃。
分析
想要搞清楚一首诗。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读这首诗。所以。咱们先把《妾薄命》的原诗再重新读一读: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分析《妾薄命》
这是一首标准的“乐府诗”。抛开本诗的立意不谈。但就这首诗的艺术水平。并非是李太白的佳作。诗歌缺少了李白的洒脱与豪迈。多的是几分凄切与矫情。
咱们先看诗歌的第一句。“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关于这句话不必要太细致的解释。就是讲述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金屋藏娇”的故事。不过。我想说的是。那个重视阿娇的人不是汉武帝。而是幼年刘彻。“童言无忌”的少年心性而已。真正长大成人后的刘彻对阿娇始终没什么感觉。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这无非就是在说阿娇的地位高。身份尊贵。连她的“唾液”都能够变成玉珠。真心地说。这句话并不唯美。甚至让小编还感觉有些恶心。李白用了他一贯喜欢的夸张。但夸张里面的比喻实在是缺少美感。
接下来。李白开始写汉武帝和阿娇之间的婚变“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这两句的意思就是阿娇因为好妒忌而最终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就算是汉武帝到了长门宫门口。都不愿意去看看阿娇(这里的李白应该是用了长门买赋的典故)。
婚变继续往下走的话。那就是离婚了。“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这一句既没有夸张比喻。也没有用典故。就是把汉武帝和阿娇的结局说了出来——覆水难收。各奔东西。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一句是作者在比较阿娇的前后变化。昔日的她是美丽多姿。吸引人的。可如今却成了无依无靠。枯萎了的“断根草”。
最后一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是李白所要解释的一个主旨。他在告诉那些试图“以色事人”的美女。这么做是无法长久的。人终归有年老色衰的一天。凭借姿色是靠不住的。
李白在这首诗里写到了陈阿娇的遭遇。她的遭遇是不幸的。以色事人是靠不住的。但这只是表面的东西。李白是还有其他东西写在里面的。
李太白的深意
李白在《妾薄命》中。除了要写陈阿娇之外。还要借此来攻击“杨贵妃”。而诗中有些话。写得也并非是陈或者杨。而是写得他自己。
就拿“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这句话来说。李白很明显是在写自己的“不幸”。曾几何时。他李白也是唐玄宗的“贵客”。一时风头无两。
他当的是唐玄宗的供奉翰林。专门给皇帝写诗。那个时候的他。能叫高力士给他脱靴。杨贵妃给他研磨。也算得上是大唐文艺界的芙蓉花了。
可好景不长。他就遭到了放逐。因为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这些人常常在玄宗皇帝耳边说李白的不好。这就让李白彻底失去了唐玄宗对他的喜爱。变成了“断根草”。
其实。李白的诗要远比李白的人“高贵”得多。李白的诗歌把任侠、豪迈、不畏权贵、向往自由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他的人。对于权力的追求。对于进入政治核心的渴望是极其强烈的。甚至说。只要能够获得朝廷的赏识。李白会心甘情愿地给皇权当奴仆。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既瞧不起那些给皇权做奴仆的人。同时自己却期待着做皇权的奴仆。他在诗中不止一次地说自己对功名利禄看似浮云。可他的人生。却总是在为得到上层阶级的关注而苦心经营。
李白的做法是盛唐文人的一个常用手段。借不争而争。借无求而求。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尽快地得到统治阶级认可。希望可以一步登天。
所以说。一个苦心经营渴望一步登天的李白。他的人远不如他的诗高贵。
我们读《妾薄命》。能够看到有大量的篇幅都是在写陈阿娇荣宠之后的凄凉。与其说这是李白在同情陈阿娇。倒不如说李白是在舔舐自己的伤口。
人们在读《妾薄命》的时候。觉得这是李白对“弃妇”的同情。个人不敢苟同。且不说李白其人并非那种“悲天悯人”的个性。单就诗歌的整体口吻。也丝毫看不出来同情。
我并没有从诗歌中看到同情。不过我从诗歌里看到了伤感与诅咒。
伤感是李白写给自己的。诅咒是他写给杨贵妃的。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一下这首诗背后的意思。李白其实在说。
我李白曾经也很辉煌。结果却倒霉了。不被皇帝喜欢了。不过不要紧。那个害得我失宠的杨贵妃。你总有年老色衰的一天。到时候就该你倒霉了。
结语
《妾薄命》表面上是在写以色事人。尤其是大篇幅的都在进行“荣宠”与“凄凉”的对比。
简单看上去。这是在写汉武帝与陈阿娇的事。可如果仔细读下去就会看出来。这是在写唐明皇、杨贵妃、李白三个人之间的故事。
李白先是得到李隆基的赏识。后来又被弃之不用。在李白看来。李隆基这么对他。是杨贵妃的“枕边风”吹的。而他的不幸也像极了《妾薄命》中的陈阿娇。一朝荣宠如芙蓉花。一朝失意似断根草。
在诗的最后。李白也没有放过让他不幸的杨贵妃。还不忘调侃杨贵妃一句“能得几时好。”
其他观点:
赶紧生娃[灵光一闪][打脸]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983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白,阿娇,贵妃,薄命,的人,汉武帝,这是,太白,是在,一句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何说李白的《妾薄命》,将以色事人写到了极致?有何深刻内涵?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其他观点:元代的文学评论家萧士赟。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中。有过这样一句评点:太白之诗。其旨出于《国风》。往往寄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