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没有心结?
原创

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没有心结?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问题: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没有心结?

导读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金瓶梅》。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据考证这部名著成书于明隆庆至万历年间。

我们通常所说的“明清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然而就《金瓶梅》而言。她与其他三部文学名著相比地位显得有些尴尬与落寞。孤芳自赏。褒贬不一。甚至有点千古奇冤。也特有点坊间所说的“憋屈”。

在常人眼中。从古到今《金瓶梅》就被视作低俗小说。也有人认为。同时她也是一部被人忽视了的古典文学巨著。

客观地说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完成的鸿篇巨制。堪称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开山鼻祖”。

该书借用《水浒传》中的一个小故事: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爱欲纠葛。再由两人的关系铺陈开来。最终引发“武松斗杀西门庆”、“武二郎杀嫂”的惊人事件。

小说以独特的切入点。借发生在宋代的人物故事。展示了明代中后叶社会现实、市井百态的宏大风情画卷。可谓文学小说中的“清明上河图”。

古今中外。特别是一些彪炳于世。千古流传的佳作。后人除了领略作品内容。还有就是作品出自谁的手笔?当然《金瓶梅》也不例外!在这一点特别引人注目。

有人说其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大儒。大学者——王世贞。

他出身官宦世家。他饱读诗书。不光官至显位。还是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文坛领袖。领军嘉、隆、万三朝文坛长达四十余年。他学养深厚。著述甚丰。

王世贞的父亲王忬珍藏了一幅稀世古画《清明上河图》。奸相严嵩之子严世藩闻听后一直想据为己有。迫于严家权势。王忬找高手伪造了一幅赝品敷衍世藩。不料被人识破。世藩恼羞成怒。找个由头将王忬杀害。

王世贞为报父仇。暗自发奋作《金瓶梅》以嘲讽严氏父子。并故意将内容写的淫秽不堪。并在每一页上浸进毒药。后寻机献与痴迷情色的世藩。严世藩读书时有以手指蘸唾沫翻页的习惯。遂被毒死。此说见于明人沈德符纂写的《野获编补遗•伪画致祸》。此书为私家笔记体。也就是常说的“野史”。

故事惊险传奇。步步杀机。但孰真孰假?已经难于考证。值得一提的是。王世贞是江苏太仓人。并不是山东人。

他们检索浩如烟海的明代史料。在各种蛛丝马迹间努力找寻真相。最后判定王世贞并非该书的作者。

王世贞是江南人。并非山东人。而且。从书中描述的生活场景看。也不符合王世贞较高的社会地位与优渥的生活环境。

也有学者坚定地认为。该书就是王世贞所作。而用化名则是为了躲避明代中后期愈演愈烈的文字狱迫害。

至于王世贞是江南人而非山东人。但江苏北部与山东南部山水相连。阅历深厚、博闻强记的他知道些山东方言。这都不是难事。

纵观原由。这些人虽然有的“居庙堂之高”。也有的“处江湖以远”。但都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都具有独立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且很多都是山东人。乍一看谁都像“兰陵笑笑生”。

细究起来又各有对不上号的地方。各种答案、考据似是而非。让人有雾里看花之感。而这个谜团的始作俑者“兰陵笑笑生”却躲在历史的时空隧道里。看着后人们众里寻她千百度。他却在冷眼旁观。或者偷偷发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各种看似有理的论证却无法达成共识。难以取得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争论至今仍众说纷纭。始终无法盖棺定论。

《金瓶梅》的真正作者究竟是谁?“兰陵笑笑生”到底是何方神圣?

除非有重大突破性证据发现。或者考古人员的实物发掘等等如山之铁证……。否则恐怕就是一个永远无解的千古之谜。抑或是万古之谜了!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读书本难。行文不易。头条有缘。文笔相见。若得认可。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

我是@兵法天下 。诚谢题主邀答。与文友分享这一话题。本文如有涉及头条所谓的“红线”。敬请读者作证监督。清者自清。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其他观点:

著名小说《金瓶梅》一百回。写于明代中叶。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关于书名鲁迅说:'因这书中的潘金莲丶李瓶儿丶春梅。都是重要人物。所以书名就叫《金瓶梅》。'小说以《水浒传》武松打虎寻兄做引子。借宋之名写明之实。反映明代的社会现实。它以官僚丶恶霸丶富商西门庆的罪恶家庭为中心。上联朝廷。官府。下结大户豪坤。地痞恶棍。通过艺术概括。'因一人写及一县'。'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较真实广泛地暴露了明代后期官场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世风的衰败。反映了没落时期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封建反动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的典型形象。以及出身劳动家庭。聪明而有姿色。在封建势力逼迫丶腐蚀下。安于奴才生活的堕落妇女潘金莲的形象。作者以赞美丶同情的笔调描写了武松丶武大。蒋竹山丶秋菊丶蕙莲丶来旺等下层人物的正义行为和悲残遭遇。所以鲁迅说:'至谓此书之作。专以写市井间淫夫荡妇。则与本文殊不符。缘西门庆故称世家。为晋绅。不惟交通权贵。即士类亦与周旋。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盖非独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笔伐而已'。说明了《金瓶梅》具有的现实主义艺术倾向。文学史家郑振铎认为《金瓶梅》'她不是一部传奇。实是一部名不愧实的最合于现代意义的小说。她不写神与魔的斗争。不写英雄的历险。。也不写武士的出身。象《西游》丶《水浒》丶《封神》诸作。她写的乃是在宋元话本里曾经略略的昙花一现的真实的民间社会的日常故事'。《金瓶梅》的写实成就。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曹雪芹丶脂砚斋都对《金瓶梅》作了精深研究。脂砚斋就说《红楼梦》的创作。'深得金瓶梅壶奥'。在借鉴《金瓶梅》艺术经验的基础上。使《红楼梦》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没有《金瓶梅》。《红楼梦》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当然。《金瓶梅》中赤裸裸地表现动物性本能的性行为的描写。固然是因社会颓风影响所致。且目的是为了暴露西门之恶。但在描写表达上的琐细而夸张。繁多而千篇一律。不能不说是糟粕。而必须加以扬弃和批判。如果删去这部分内容。并不影响我们了解《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和认识价值。反而会使它的地位更加突出。

其他观点:

《金瓶梅》的作者是有心结的。不显而已。所谓心结。就是一片慈悲心。东吴弄珠客说过这么段话。很好:余尝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金瓶梅》里。对每个人都平平道来。不在言辞中加褒贬。只让命运做选择。西门庆得意时如何欢笑淫乐。最后如何人死茶凉。潘金莲如何机关算尽。最后这么死法。李瓶儿如何小心翼翼。最后连孩子带自己都没了。宋蕙莲得势时如何猖狂。末了如何就这么没了。

从头看到尾的人。都会心生凄凉。仿佛《红楼梦》里看风月宝鉴。先是红颜。然后是白骨。小一点说。是谈论因果报应。纵欲亡身。大一点说。是谈论色身无常。中国文学里。是有这种精神的《红楼梦》所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桃花扇》所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都是这种繁华落尽。无晴无雨的意思。

反过来说。作者心结不显。是《金瓶梅》至高妙处。

我很喜欢把《金瓶梅》跟《包法利夫人》做比较。这两部小说。都有以下特质:作者不动声色。不亲自出来做褒贬。只是让故事发展。

他们的倾向。是流淌在对故事的选择。而不是亲自出来插话发表意见的。

甚至可以用一些很冷静的笔墨。描写许多凡人。自觉陷入唯美的感情——让旁观者只觉得悚然悲凉。

这种含蓄和冷静。有别于《金瓶梅》之前和之后绝大多数的劝世小说。以及福楼拜之前的欧洲小说——许多作者会怀着“读者看不懂怎么办。我再出来说几句吧”的心情。或者“我要讲道理。故事只是讲道理用的”。而《金瓶梅》没有。

我就是讲这个故事。其实我是有用意的。但我不强加于你。只是平平道来。你看了。自会有自己的判断。是极高的格调和风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3:27

    金瓶梅,红楼梦,明代,都是,作者,水浒传,小说,西门庆,山东人,心结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3:27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没有心结?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43:27

    问题: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没有心结?导读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金瓶梅》。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据考证这部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