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参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船舶满载时。船身中部吃水线到甲板最上缘的垂直距离。称之为干舷。所以航母甲板到水平面的高度。也就是干舷高度。
作为海上巨舰。航母搭载着大量飞机、燃油、人员和各种武器装备。需要巨大的储备浮力。干舷越高。储备浮力越高。
海上风浪大。巨浪涌上甲板。干舷高。甲板上浪就少。适航性更好。所以航母干舷都很高。越大的航母干舷越高。
二战时满载排水量2.2万吨的日本“云龙”级快速航母。舰艏干舷高9米。
二战后。苏联“基辅”号航母干舷高13米;6万多吨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干舷高16米。
美国第一代超级航母。8万吨的“福莱斯特”级干舷高18米;10万吨的“尼米兹”级航母干舷高19.1米;最新的“福特”级航母干舷高20米左右。相当于七、八层楼房。
▲“尼米兹”级航母
从那么高的地方落水。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水的密度很大。在表面张力影响下。入水瞬间来不及排开。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若人体平躺着入水。巨大冲击力能将内脏骨骼震碎。和摔在水泥地上没什么区别。所以高处跳水要以手或脚尖入水。以化解冲击力。
美国水兵都有高处跳水训练。垂直下落脚尖入水。以便在战斗中逃生。即便这样。水面也会拍的人体生疼。所以没人愿意从航母甲板上掉下去。
航母编队以20多节高速航行。一会就会跑出去很远。有人落水。会派出直升机和救生艇救援。若未能及时发现。人很快就会死掉。不淹死也会被尾随的鱼群们干掉。
航母有有很多安全措施。比如甲板边缘的红外报警装置。若人体太靠近会报警提醒。甲板边缘还有护栏。平时竖起来防护。战斗时放下。护栏下还有向上倾斜的防护网。防止人员落水。所以在三层防护下。一般人员落水的概率并不大。除非航母受攻击。或碰撞倾斜导致落水。
▲护栏+防护网
但航母上总有人落水。事故频率还不低。过去十几年间。美海军发生了120多起落水事件。有8人丧生。这就不单单是意外事故了。而是有人主动跳海或恶作剧。
航母水兵们非常辛苦。出航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强度大。得不到良好休息。精神高度紧张。常常会感到孤单疲惫。有些人情绪崩溃。就会产出一些不可思议想法和举动。
为提升安全。航母甲板四周安排岗哨。两人一班(防止一人落水无人发现)。既观察周边海域。防止敌人偷袭。也观察有无人员落水。
有些人情绪崩溃。会搞恶作剧发泄。趁夜间将大包垃圾丢下去。或将救生衣上爆闪灯扔下去。让岗哨误以为有人落水。
因为不知道是真有人落水。还是一场虚惊。所以怀疑人员落水。岗哨就大喊Man overboard!(有人落水)。每一个听到警报的人都要大声重复。使警报快速扩散。舰上的广播也会迅速播报。一方面搜救人员快速准备。12分钟内准备好直升机、救生艇。一方面全体人员集合点名。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睡觉还是在洗澡。都要在5分钟内向上级报到。以证明你在舰上。否则。上级会认为你落水。那就麻烦了。航母上5000人。要在15分钟内完成点名确认。
一旦确认。搜救直升机就迅速起飞。展开营救。水兵身上都穿着救生背心。遇水自动充气膨胀。还有哨子、发烟剂、染色剂、GPS定位器等设备。
但能否生还。还要看运气。从那么高掉下去。若入水角度不对。人有可能当场昏厥甚至死亡。若海况不好搜救不到。就只能列入失踪名单了。
所以。航母上任何事情都要有完备预案。平时训练中。每一个细节都要一丝不苟。才能确保战时准确无误。
美国航母历年人员落水事故很多。大部分都能救回来。搜救成功率达93%。2015年。“罗斯福”号航母晚上9点多发出人员落水警报。点名后确认1人失踪。于是展开搜救。23分钟后营救成功。而规定时间为白天31分钟。可以看出训练水平很高。
综上。航母甲板很高。人员落水很危险。能不能生还看运气。只有平时严格训练。才能在战时有条不紊。立于不败之地!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162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航母,甲板,人员,岗哨,就会,也会,水兵,很高,万吨,战时
没想到大家都对航母甲板有多高,从上面落入水中会怎样?能活命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参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其他观点:其他观点:船舶满载时。船身中部吃水线到甲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