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与诗词的区别是什么?
原创

元曲与诗词的区别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元曲也叫散曲。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它和词不同的地方。首先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每句都要押韵;而且平、上、去三声互叶。不象诗词一般平仄韵不能通押。其次是没有双调或三叠、四叠调。第三是可以在本调之外加衬字。

套数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而且一韵到底。

元曲的著名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等。特别是马致远的《天净沙》影响深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人的傍徨愁苦。催人泪下。

其他观点:

元曲与诗词是不同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元曲通俗易懂。接近于口语化。流传于市井民巷。贴近于百姓生活。风格诙谐。

诗词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用字精炼。格高意美。得到了各朝各代很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元曲与诗词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用韵不同。

①元曲用的是中原音韵

②唐诗依平水韵

③宋词依词林正韵。

2、诗有诗谱、词有词谱、曲有曲谱。但各不相同

①元曲有“五宫四调”

(五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四调: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有小令。有套曲。

②唐诗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四种格式。

③宋词词牌有一千多种。各不相同

①元曲对仗形式比较丰富。除偶句外。三句四句皆可对。还有隔句对、鼎足对、联珠对等。

②唐诗在五律七律中需要对仗的是颔联和颈联。绝句不必对仗。但也有许多著名的绝句都用了对仗的艺术手法来增加诗的艺术效果。

③词的对仗相对律诗自由得多:可对可不对、扇面对、三句对、同字对、领字对、平仄不拘对。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在写律绝或者填词的人居多。写曲的人少。据说总人数不过几千人。从我自己来讲。感觉写曲比写诗词难。就是写出来也没有曲味。但是人少更有机会。在中华诗词论坛上。专门设置了一个曲坛。有作品的可以投一下试试。

附上我的一首作品

【仙吕宫-三番玉楼人】忆儿时民间说书艺人

夜夜拉弹唱。句句韵悠长。一把二胡走四方。心在说书上。望西窗。又星光。泪湿裳。无言向故乡。思儿想娘。踮足远望。眼底几(多)悲凉。

其他观点:

谢邀。

元曲与诗词的区别是什么?

元曲和宋词的区别

因为二者的根源都来自古体诗。又长相类似。所以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至于古体诗和词的渊源。另有文章阐述。就不在这里多说。

首先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音乐不同。词附着于词牌。曲附着于曲牌。但是到了今天。我们虽然知道这么个理。却无法得到切身感受。举个不大得体的例子。这大概就类似于古风音乐下的歌词和流行音乐下的歌词吧。

第二点就是押韵不同。在中国汉字音韵变迁史上来看。元朝是发音转变最重要的时代。这当然是因为战争迁移和政权改变。元代北方官话里面已经没有了入声韵。也就是说元朝官话和我们今天的说话可能就差不了多少了。这和平水韵的唐音宋调可以说差别巨大。而兴盛于元朝的元曲必然是使用大多数人能听懂、习惯的北方话作为韵脚——这就类似于今天很多人用新韵写旧体诗一样。虽然体制是旧的。但是要现代人听懂。用新韵是最简单的事情。

元曲的写作者们就使用北方话作为韵脚。这也是后来的“十三辙”的来源。同时元曲放宽押韵规则。原本在诗词中不能使用的“平仄通押”。到了元曲中就是可以的了。比如“张”和“掌”。在诗词中押韵就犯忌。而在曲中没有问题。

是不是想到了现代歌词?

第三点。就更加像现代歌词了。曲的韵脚稠密。甚至有的句句都押韵。看当下的流行歌曲。特别是句式较长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句句押韵。而词因为是严格的格律体。断句必然有平仄变换。绝对不会出现句句押韵的格式。

另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词牌格式虽然有变体。但在每个体式中。限定都是死的。字数不能改变的。曲就可以。可以加很多衬字、虚字。显得句式更长。也更灵活一些。

总的来说。怎么舒服怎么来。从宋词到元曲的解放。简直就像小脚女人的放足。又可以看做是中国古诗从格律到白话诗的大跃进。

内容上的区别。就是于元曲的自身特色。元曲的艺术特色。带着很强的时代因素。

元曲就是当时代的白话作品。很少用典。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看懂。看戏曲的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而高层统治者也是文化素质不高。你写得高深了。别人看不懂。看不懂就没有打赏。所以元曲实际上是市场倒逼的产物。

戏文最注重的就是讲故事。所以叙事能力在元曲的创作中非常重要。这种戏曲中的作风同样影响到了散曲。

另外文字白话。那么是不是表达可以曲折呢?就好像咱们今天很多朋友写的作品。文字浅白、内容却晦涩艰深。也不行。元曲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不但文字浅白。内容也必须直白——还是一个原因。写复杂了人家看不懂。

而这种文字和内容都浅白。加上高层对意识形态没有监管意识(不懂。或者没放在眼里)。导致元曲呈现出一种既俗气又泼辣的特色。

如无名氏的《醉太平·堂堂大元》: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这就是指着统治者鼻子在骂了。元曲散曲的泼辣劲可见一斑。

除了这种批判社会的作品。更多的是流俗。类似于前些年的东北二人转。在社会底层打着色情的擦边球。

有生命力。但是不雅致。

这是无法调和的事情。当元曲在高级文人手中逐渐雅致起来。因为诗词横亘在前。散曲反而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地位——所以我们今天谈到“唐诗宋词元曲”的时候。用戏曲来占住这个坑。

前期的散曲和艳诗、曲子词一样上不了台面。而后期的散曲和词牌、律古又着实有些重合。在普通人的意识中模糊。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也就比较尴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9:10

    元曲,散曲,押韵,诗词,词牌,平仄,的是,区别,韵脚,浅白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9:10

    没想到大家都对元曲与诗词的区别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9:10

    元曲也叫散曲。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它和词不同的地方。首先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每句都要押韵;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