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字经》和《弟子规》所倡导的传统美德,当下该如何传承?
原创

国学《三字经》和《弟子规》所倡导的传统美德,当下该如何传承?

好文

热门回答:

谢谢这个问题。

传统文化要有选择地去学。刚才看了几个回复。鉴别力就不很一样。有人是全盘接受。认为老祖宗的东西都是好的。要娃娃抓起。一块木头放几年还有霉菌呢。文化也是要发展地看。就题目中的三字经与弟子规。两本书的内容的文化背景及传统意义就有所不同。三字经有学问。可背记。弟子规里糟粕。从娃娃抓起。娃娃是没有鉴别力的。怎么学的问题。还真的需要教育部门把把关才行。

传统文化当然要传承。究竟应该怎么传?还是要与时俱进的好。即要保留老祖宗的财富。又要扬弃其中的糟粕。有选择。有取舍。有传承。有扬弃。有鉴别。有吸收。有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

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其他观点:

把孔孟之道、论语、三字经、弟子规说成是唯一的中华文化或国学。是最无耻的谎言。从1949到2019年出生的人都没有读过论语、三字经、弟子规。是不是。全都没有教养、没有道德、没有思想的人渣。现在必须用孔孟之道來拯救。

其他观点:

邀请了。就答一下。说的对与不对。仅供参考。

国学(姑且这么称之)有精华。有糟粕。我自己的体会是时代越早的。精华多些。时代越晚的。糟粕多些。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大体不错。

单就这俩本书来说。《三字经》有可观处。《弟子规》则是糟粕。我的建议是孩子读读《三字经》可以。《弟子规》就算了。

原因如下:

先说弟子规。清朝。李毓秀编写。大概讲的就是做怎么做一个符合封建礼仪规范和道德的“好”孩子。

封建的土壤已经不在了。所以里面很多的规范。都应该抛弃。不然完全照着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个“怪物”。弟子规基础是“父为子纲”。这样的基础和现代人的价值观是不相容的。你在家执行这一套--如果你和你的孩子都觉得好。那当然没问题。可是把它带到社会上。行不通啊。

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个意思就是做父母的干啥都对。孩子只有听的份。你自己觉得合适吗?

再比如。亲憎我。孝方贤。号泣随。挞无怨。之类的。完全不讲道理吗?

不一一的举了。总之父权那一套就算了吧。现代人有现代的行为规范。价值准则。做父母的叫孩子背弟子规。永远不如身教。你对自己的父母啥样。孩子自然会跟着学。

《三字经》不同。三字经里有很多文化常识。历史典故。比如背一背。大概中国的历史朝代能记住大半。又比如它说: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和你讲道理。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你看它虽然也讲封建道德。但是他说的父子纲是什么?是亲!

再比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你看看。都是中国文化常识。

总之总结下就是《三字经》适合给小孩子学。背背有好处。

《弟子规》是一本坏书。不要给小孩子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风华三生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0:30

    三字,弟子规,糟粕,父母,孩子,自己的,都是,鉴别力,论语,孔孟之道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0:30

    没想到大家都对国学《三字经》和《弟子规》所倡导的传统美德,当下该如何传承?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0:30

    谢谢这个问题。传统文化要有选择地去学。刚才看了几个回复。鉴别力就不很一样。有人是全盘接受。认为老祖宗的东西都是好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