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的婆婆和她的亲姐姐嫁到同一个村里。两家的距离。步行十分钟就到。姨妈先嫁。当初她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走出大山。嫁到外面的平原居住。
因为从小到大。外婆让她从很高的深山里砍柴。一担一担挑回来。那样的苦日子她再也不想过了。
正如她所愿。她从山里嫁到了镇上。姨父早年是个司机。在那个年代家里还有辆拖拉机。可拉风了。而且婚后三年抱两。一儿一女。人生圆满。
婆婆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村的公公。两人一见钟情。组成了家庭。公公早年是个木匠。经常去别人家上门打沙发。靠着这门手艺养活着家人。婚后也是三年抱两。生了两个儿子。
公公的生意越做越好。在镇上买下了几个门面。又开了一个家具沙发厂。还在小镇的十字街路口新建了一栋四层的楼房。
姨父这边。事业似乎没有多大的起色。一直靠着那台拖拉机跑运输。给别人砖厂拉砖。工钱微薄。勉强糊口。
有一天。姨妈跑来找婆婆借钱。说是姨父的那台拖拉机坏了。想买台新的。婆婆二话不说。就把家里的存折拿来给了姨妈。
等到公公晚上从店里回家。婆婆告诉了公公这件事。公公气得说婆婆。“你呀你。亲兄弟还明算账。你竟然把家里存折就直接给别人了。”
“你说话咋这么难听?那不是别人。那是我姐。我亲姐!”婆婆面对公公的指责。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婆婆是一个心直口快。大大咧咧。没有任何心计的女人。她觉得她们两是亲亲的姐妹。姨妈怎么也不会骗她的。可是公公让她立马去把存折拿回来。
那时候是没有电话的。婆婆趁着月色去了姨妈家。敲了姨妈家的门。“姐姐。是我。小妹。”不一会儿。姨妈就来开了门。婆婆没有进门。拉着姨妈走到了房子的边边上。
她轻声地跟姨妈说:“姐姐。白天给你的存折你去取了没?我屋里人说要我拿回家。你借3000是吧。我让他帮你取。他才取得到。”
姨妈看着婆婆一脸焦急的样子。“你等等。我去拿。我还没取。”婆婆想着公公刚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心里舒了一口气。想着:还好。还没取。不然回家估计又要挨骂。
姨妈拿出那个存折还给了婆婆。婆婆跟她说:“我回去让屋里人取。你明天看什么时候来拿。”“好!”
第二天晚上。公公和婆婆刚洗漱完。准备睡觉。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姨父和姨妈。因为和公公已经说好了。会借3000块钱给姐姐。所以等姨妈他们一进门。婆婆就喊公公去把压在床底的钱拿来。
公公把钱给了婆婆。婆婆又把钱递给了姨妈。姨父则一把接过手里。开始点钱。“3000不够。我买台新的车最起码要借5000。”
姨妈用手肘碰了一下姨父。姨父还是直接说了。“再借2000。凑齐5000吧。这三千不够。”
公婆面面相觑。明明姨妈说的借3000啊?怎么又突然变卦了?“我手里也没这么多活钱。都压在仓库的货上面了。”公公面露难色地说。
“那你喊我来拿钱?拿什么钱?不够拿什么钱?”姨父对着姨妈就是一阵咆哮。“走!阳沟里插篾片。总有翻身之日。这钱咱不借了。走!”姨父拉起姨妈就气冲冲地出门了。
公婆一脸懵地站在那里。反应过来的婆婆开始责怪公公。“你手上明明还能拿出来2000。你怎么不借。这是我姐。她都来了。你看这事闹得!”
“是我不借吗?是他们自己不要。”公公也挺生气。因为给姨妈家借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因为借钱这事。婆婆以为和她的亲姐可能闹掰了。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姨妈又来敲了门。“小妹。那3000你先借给我吧。别的地方咱也去问了。没人给咱们借。”
婆婆听姨妈这么说。跑去公公店里。把抽屉里的货款拿了2000。一起5000给了姨妈。
婆婆说虽然这件事最后被公公说道了很久。但是她觉得这是她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因为她的出手相助。姨父买了新的车。跑的业务多起来了。姨妈家里的日子慢慢地过得好起来了。
在婆婆38岁这年。有一天。她突然感觉肚子剧烈的疼痛。又和以前一样。会干呕。反酸。特别是到了晚上。整夜整夜地睡不了觉。连苦胆水都吐出来了。她感觉疼痛比以前加剧了。最疼的时候。她躺在地上滚来滚去。
公公看着她和以前的疼确实不一样。催她上医院去检查看看。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就来到了县城的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是胆结石。还挺严重。必须割掉胆囊。
公公那时候正好在家具厂赶货。一大批订单在等着交货。虽然带了一个徒弟。但是徒弟还没出师。两个孩子都还在上高中。做手术都没有人可以帮忙照顾一下她。
婆婆说做完手术推出来。麻药劲一过。看着旁边的病床围满了家属。嘘寒问暖。自己的病床旁却一个人都没有。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正在她倍感失落的时候。姨妈出现在了病房门口。
“小妹。你受这么大的罪。咋不跟我说?不是听人说都还不知道。”姨妈非常急切又关心地问着婆婆。“我看你自己家里事也多。突然疼。走得急。就谁都没说。”
在婆婆住院的这段时间。一直是姨妈忙前忙后的照顾。给婆婆擦洗。洗衣做饭。煲清淡的汤。(因为切完了胆囊。不能沾荤油)精心护理着她。
婆婆内心非常感激。她觉得有个姐姐在身边真好。不至于自己在医院怎么样都无人问津。
前年。姨妈的腿不小心摔断了。在医院做接骨手术。也是婆婆去贴身照顾。婆婆说看着姨妈的腿肿得很大很大。疼得直哼哼。自己又不能帮她疼。只能急地偷偷抹眼泪。
好在姨妈做完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现在能放开拐杖自己走了。只是有点轻微地跛脚。影响不大。
去年。姨妈家建新房子。婆婆也是第一时间买了肉菜那些送过去。还给了姨妈一些钱。
她说:“多少是份心意。家里有建房子的工人。怎么能少得了吃的?再说姐妹情只今生没来世的。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她就是这个世界上和我还有着血缘关系的人。血缘这东西是很奇妙的。任何情感都替代不了。”我当时听着很感动!
现在姨妈家和婆婆家都越来越好了!姨妈经常会做一些好吃的给我们送过来(昨天还给我们送来了一大袋粽子)也会带一些自己种的菜。鸡蛋那些。在赶集的日子送到公婆的店里。婆婆也会回送一些吃的用的给姨妈。
我嫁进来这个家八年。看着婆婆和姨妈的关系。觉得她们两姐妹处得可好了。都是相互帮衬。共同分享。
谁家有困难就帮一把。谁家做了好吃的就分享给对方。过年过节的。两姐妹约着一起回娘家去看看。虽然外公外婆不在世了。但是她们几姊妹都还是经常来往。
所以我觉得。就题主所问:两个亲姐妹嫁到同一个村。好吗?
我觉得挺好的。两姐妹可以相互帮衬。看多了因为借钱而疏离的亲戚关系。觉得这种彼此信任。关键时刻拉你一把的亲情太难能可贵了!
而且因为嫁的距离很近。心里有个不舒坦的地方。也可以有个倾诉的对象。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娘家人。总比举目无亲的好。
引用我婆婆的一句话:姐妹情只有今生没有来世。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能够在成年后。还经常见面。像儿时一样那般真诚自在友好的相处。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一定要珍惜!
婆婆和姨妈的姐妹情让我羡慕。希望她们俩。七老八十的还能在一起拉着手唠唠家常!细数这一生两姐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一个用心记录的人。您身边有两姐妹嫁到一个村子里的吗?她们有着怎样的故事?欢迎评论分享。谢谢
其他观点:
两个亲姐妹嫁同一村子。从事实效果上来看。不太好!因为各家庭环境不同。贫富有差距。人性也不一致。易在枝叶枺节的小事上犯口角。久之就会出现矛盾。老死不相往来的也有。
我们村子有六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二千多人。亲姐妹嫁过来的。我熟悉的就有六对亲姐妹。其中有一亲姐妹俩人嫁给一亲弟兄俩人。姐姐嫁给哥哥。妹妹嫁给了弟弟。还是姐姐保媒。并且住在一个院子里。同吃一锅饭。姐姐住正房三间瓦房。妹妹住偏房二间瓦房。
先说一说这姊妹俩人。公爹死的早。大集体那个时候。胃痛病死的。婆婆键在。现在将近九十岁了。身体还硬朗。妹妹有了小孩姐妹二人便分了家。哥哥依然住正房。妹妹仍然住偏房。姐妹二人情谊如初。亲如姐妹。随着各自的孩子逐渐长大。便从孩子身上发生了矛盾。姐姐儿子大。妹妹儿子小。姐姐的儿子时常打哭妹妹的儿子。妹妹一怒之下打了姐姐的儿子。姐姐不愿意了。亲姐妹狠狠的吵了一架。有趣的是她们都不骂娘。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入。姐妹俩人随着各自的丈夫南下务工去了。那座院子人去屋空。后来就倒塌了。2015年秋老大回来在原址盖起了一座漂亮的二层小楼。听说妹妹在市里买了房子。现在都是有孙子的人了。姐妹如今关系怎样。我就不清楚了。
其余那几个亲姐妹。关系都不怎么好。细节问题就不再叙述了。
人都自私。相处久了都会流露弱点。矛盾自然越来越多。不在一个村子。见面机会不多。偶尔走一下亲戚。新鲜感十足。显得更亲一些。老表们也觉得很亲。距离太近天天见面。一没有新鲜感。二是彼此十分了解优缺点。人都易把缺点记得牢牢的。而把优点忘在了脑后。这样缺点在增多。优点被洇没了。二者关系淡了。淡得甚至还不如和邻居关系正常。
所以农村有句俗语:‘’远亲。远亲。亲戚距离远一点更亲一些。‘’
其他观点:
我妈妈和我大姨就是嫁到了同一个村子。我们家和大姨家。如果步行的话。十分钟就到了。
我大姨夫当时是村干部。大姨嫁过去以后。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姑娘两个儿子。
家庭条件本来就好。而且在农村能生俩儿子是很有面子的事儿。
而我们家。我爸那时候是乡村教师。待遇非常低。而且中学离我们家很远。爸爸需要住校。每个星期只回来一天。(那时候还是单休)
我妈妈生了三个女儿。最好才生了儿子。那时候在农村生不出儿子连头都抬不起来。
我妈很多年因为生不出儿子被人瞧不起。直到生了我弟弟之后。我妈妈腰杆才慢慢直了起来。
再加上我爸不经常在家。我妈一个人种十几亩地。还要照顾孩子。所以我妈看上去要比我大姨显老。
家庭条件差异大。所以即便我们两家离得近。其实除了逢年过节。必要的礼尚往来。平常我们两家并不怎么走动。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大门口和小伙伴玩游戏。看到大姨从远处匆匆赶过来。
当时我以为大姨是要到我家里来找我妈妈。便兴冲冲的喊。大姨。我妈妈在家呢!
谁知道。大姨都跟没听见一样。从我面前走过去。向我们邻居家走去。
后来我回家跟我妈说。我看到我大姨了。我问我妈。大姨为什么不来我们家?我看到她去我们邻居家了。
我妈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对我说。你大姨是去咱们邻居家里办事儿。小孩子别打听大人的事儿。
听了妈妈的话。我有点失落。但是我明显感觉到妈妈脸上挂满了不高兴。但又不知道为什么。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因为我那家邻居。男的也是村干部。而大姨和那家女的玩的很好。用现在的话说。可以称得上是闺蜜。
大姨每次去找她玩。都要从我家门前过。有时候为了避免尴尬。我大姨路过我家门口总是小跑过去。
而大姨和我们家。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来回走动。而且大姨从不来我们家。总是让年龄跟我差不多大的表哥送点礼物来。就表示串亲戚了。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我表姐该上中学。因为我爸爸是中学教师。大姨好像突然就跟我们走动多了起来。
原来。是表姐要上中学了。大姨想让我爸爸在学校里能够照顾一下表姐。
不管为什么。姐妹两个能够经常走动起来。感情热络了毕竟不是什么坏事儿。
我以为我妈和大姨的感情会慢慢好起来。可是这一切都在我爸爸患病以后。戛然而止。
94年。我爸开始身体不适。腰部浮肿。浑身没劲儿。去医院检查说是慢性肾炎。
虽说不是不治之症。但是拖得太久。周身已经开始浮肿。要是再拖。就可能是尿毒症。
当时我刚上中学。姐姐初中毕业之后就没再继续读书。因为那时义务教育还是自费。我家孩子又多。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大姐中学毕业后。就没再继续读书。
我妈带我爸住院治疗。我姐在家里带着我和妹妹弟弟守着家。我们白天上学。下午早早回家帮姐姐打理地里的庄稼。
十几岁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已经开始品尝生活带给我们的苦涩。
历时两年的治疗。我爸的病情反反复复。因为这种病不能劳累。可我爸天生就是劳碌命。一有好转。他就想干点啥。所以病情越反复。越严重。最终。人也没留住。
我爸走后。我妈一个人又是家里。又是地里。我们家当时还有三个学生。
农活靠的是一把力气和勤快。可三个孩子上学。生活费可是每个星期都要带的。
这时候。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已经变卖。之前为爸爸看病借的钱都还还不上。家里一贫如洗。
亲戚基本都不走动了。我妈和大姨虽然离得近。也跟商量好了似的。互不来往。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我妈说。人穷不攀亲。你们几个慢慢的都大了。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后来我们姊妹四个相继成家。弟弟弟妹在城里买了房。妈妈也一块儿搬到城里。跟着弟弟一起住。
我妈的日常就是接送孩子。跳跳广场舞。跟邻居老太太们。聊聊天。打打牌。
我大姨因为养了两个儿子。给大儿子带完孙子。给二儿子带。大姨夫挣点钱。都贴补给孩子们了。都这两个儿媳妇还都说大姨偏心。
大姨开始羡慕我妈的老年生活了。说我妈女儿多。有人疼。只养一个儿子。生活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事儿。
现在。大姨和我妈离得远了。反而比以前在老家走动还多一些。
我们姊妹几个小时候没有感受过亲戚之前的温情。对上一辈的亲戚感情都很淡。我们姊妹四人的感情却很好。
我们都理解不了我妈。为什么在自己最难的日子。自己的姐姐不闻不问。到了现在。日子好起来了。还能跟她坐在一起话家常。
妈妈说。过去的。都过去了。你混的不如人的时候。谁都怕你拖累他。
现在慢慢的日子好了。谁也不会拖累谁。彼此问候。互相关心。看似很虚伪。但人到老年。总是会对很多东西充满了牵挂。
回归到问题。“有没有两姐妹嫁到同一个村子。好吗?为什么?”
我觉得。嫁到同一个村。好不好不是由距离决定的。如果姐妹感情好。距离是割不断的。
如果感情不好。距离太近反而让彼此都觉得很别扭。
姐妹嫁的近。如果家庭条件相差很大。又不愿彼此受拖累。只想划清界限。那离得近反而尴尬。
我因为是远嫁。离姐姐和妹妹都很远。但是我从来没觉得距离让我跟她们的感情疏远。
现在网络发达。每隔两天我们就要视频聊天一次。
有时候遇到心情不好。大姐一天几个视频电话。开导我。
到了季节变换的时候。总是操心我和孩子。担心我厨艺不精。吃不好饭。孩子们的换季衣服。早早的都替我备好都给我寄过来了。
我们感情从小一直很好。即便嫁的远。也丝毫不影响我们互相关心和照顾。
妈妈和大姨的感情。没有因为距离而拉近。我跟姐姐妹妹。也没有被距离拉远。
决定感情的从来都不是距离。而是人。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我是@榆木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205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婆婆,姨妈,大姨,公公,我妈,姨父,姐姐,儿子,亲姐妹,姐妹
没想到大家都对两个亲姐妹嫁到同一个村,好吗?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的婆婆和她的亲姐姐嫁到同一个村里。两家的距离。步行十分钟就到。姨妈先嫁。当初她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走出大山。嫁到外面的平原